上海证券交易所9日宣布,对在信息披露方面违规的三联商社股份有限公司及董事长张继升等进行公开谴责。经审核,三联商社股份有限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如下问题:三联商社股份有限公司及下属各家电分公司假借预付货款名义与关联方进行非经营性资金往来,通过控股股东下属三联家电配送中心有限公司为控股股东及其下属企业提供资金。
上证所重申:上市公司应当根据法律、法规和《股票上市规则》的规定,认真履行信息披露义务;董事应当履行诚信勤勉义务,监事应当履行监督职责;董事会全体成员应当保证重大信息的及时和公平披露,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就其保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侵占2.2亿张继升被公开谴责 涉嫌掏空三联商社, 郑百文变身三联商社后,仍然没有逃脱命运多艰的磨难,因大股东及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近2.2亿元未披露,有消息称,董事长张继升目前正在接受相关部门的调查。三联商社种种问题,与重组百文时的资产整合有很大关系。张继升在2003年接手“郑百文”后,仅把家电业务链中的销售环节整合进了上市公司,却把采购、物流等关键部分独立出来。上市公司要销售产品,不得不和独立出来的三联采购、三联物流发生关系。业内人士认为,张继升涉嫌掏空上市公司,故意通过关联交易把上市公司的现金转移到集团手中,然后向其他行业转移。
这样的新闻,对于公众和媒介来说,只要换个公司、高管、金额的名字就又是一条新闻,三九、宏远、深石化。。。。。。随便就可以列出一长串的名字,公众和媒介不禁要问,药品监管连连使“药品杀人”,证监会监管,一长串的谴责。
我们都要求政府的监管到位,怎么样才是到位呢?
众所周知,作为股票的价值,来源于企业的经营业绩,而我们的监管到位是如何来监督企业的经营业绩?对于经营者的经营水平,我们是怎么监管的?
在经济发展的背后,是微观经济____企业的经营结果,而这一点最重要的常识往往被忽略掉。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取决于管理者的经营管理水平,那么谁在经营中国企业呢?为什么是他在经营企业?为什么是“劣币驱除良币”。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股市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企业家问题,“企业家是经济增长王国里的国王”(熊彼特语),如果多的是“昏君”、“阿斗”、“贪君”、“暴君”、 “马谡”,企业经济增长几乎是一句空话,那么股市再造的“股票投资价值论”和“接轨论”的争辩几乎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在浙江有句土话“把虾头交给猫”,如果我们把巨大的上市资产交给这样的经营层,出问题是迟早的事情。
从产权理论的资产所有者权益来看:最终控制权就是选择经营者的权力。
在企业家的的选择和进出机制上,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二元结构:公有制职工、非公有制职工。同样,在企业家人才市场也存在这样的二元结构。二元结构使企业家要素的进出产生障碍。上市公司大多为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管理层的“官本位”,使中国企业出现种种怪事、荒唐事。国资委三年给国企领导“全球选秀”似乎也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目前我们对于上市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管理上,基本沿用干部评价标准,有的只是文凭这么一条标准;如何打破国有上市公司的“干部选拔方式”、民营上市公司的封建世袭习惯?我们对于上市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的选拔任用应该有更加智慧和科学的管理办法;
上市公司根本就是“企业家缺位“,经营者只是“国家的干部”;如果没有经营者选择机制的建立,实际上我们的上市公司经营者平均经营能力不会比总人口的平均能力高多少,我国国企亏损面达40%以上,除了其他因素外,经营者的选择不当是最大的问题,以国企的经营者为例,没有经营者的进出机制、淘汰机制,经营者队伍仍然维持在一种令人难以满意的水平。
在中国,“董事长不懂事”的尴尬事情常有发生,经营者的素质不尽如人意,以深圳国企为例——尽管深圳国企拥有全国国企第一的经济效益高、管理层知识结构高的双高特征,原深圳市市长李子彬在一次公开讲话中道出深圳国企老总一串令人忧虑的数字:52%对主要经济指标只知大概或根本不清楚;15%了解香港同行前十名主要经济指标变化;47%不知道反倾销和倾销基本定义;49%对国际互联网一无所知……面对“海外兵团”和“私营兵团”的平等竞争,国企经营者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不合理等弱点越发明显。企业家在知识结构上的缺陷可能会成为企业的致命伤,目前领导层中,管理类专业占0.6%,理工类占19%,文史哲类占0.5%,经济类占0.5%,其他类占53%,无专业的占12%……
在我国习惯上把坐在厂长经理位置上的人一律称为“企业家”,这样的称谓也表达了公众希望厂长经理们能够拥有更大的企业经营决策权,发挥更大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创造企业的真正价值,创造中国上市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出来。
公共选择理论告诉我们,如果企业失败,我们不应单纯从经营者是否正直上去寻找原因,而是应该检讨制约和选拔的程序和规则等制度层面及加强知识培训等素质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