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德诚信”令老字号永葆青春



  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悠悠历史长河中,诞生了许许多多的百年老字号,可是能让我们记住的已为数不多,能经住历史变革和经济大潮考验的更是少之又少。但是提起“同仁堂”,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这是个拥有三百多年历史的老字号。是什么力量让同仁堂永葆青春,蓬勃发展呢?

  许多老字号有着非常好的事业基础,可是靠着吃老本或守着旧思想,最终消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让人痛惜。在市场竞争中,只有适者生存。而适应市场的企业必然有顽强的生命力,这个生命力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仁堂正是完好地继承了先祖留下“德、诚、信”思想,并结合时代的特点将其发展成企业独特的核心能力,使企业焕发勃勃生机。

  一、风雨三百年

  北京同仁堂的前身为乐家老铺,由祖籍浙江宁波、明代迁居北京的乐家第四代传人乐显扬创建于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乐显扬拟定堂名为“同仁”,同仁一词出自《易经》,意思是和同于人,宽广无私,无论亲疏远近一视同仁。

  雍正元年,钦定同仁堂供奉御药房,从此独办官药至清末将近200年。然而到了乾隆十八年(1753年),因乐家后人不善经营,加上天灾人祸,乐家无力经营同仁堂。不得不由乾隆批准,同仁堂交给乐家世交张世基继办,乐家获二股分息。但情况仍未改善,业务难以维持,又不得不按典让的方式合股经营。直到1831年(道光十一年),第十世子孙乐平泉继承同仁堂,他努力重振祖业,累积资本,排斥外股。终于在1843年,正式将同仁堂股份全部收回,使同仁堂得到了巩固的发展。

  其后,国内战争不断,乐家的书籍毁于1900年八国联军的大火之中,同仁堂的情形也日旷而下。直至1949年北京解放,中国共产党成立了同仁堂公会,乐家负责人乐松生出任同仁堂经理,同仁堂是当时北京最著名的私营企业。到1966年又正式改为全民国有制企业。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同仁堂的牌子取消、科研中断、文献被毁,直到1979年才恢复原名。为了保护这个老字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在1989年认定“同仁堂”为驰名商标,而且“同仁堂”商标还是中国第一个申请马德里国际注册的商标,大陆第一个在台湾申请注册的商标。

  从此,同仁堂迎来了新的发展。1991年,同仁堂制药厂晋升为国家一级企业。1992年,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组建成立,江泽民主席为同仁堂题词,“发扬同仁堂质量第一的优良传统,为人民保健事业服务”。1997年,国务院确定20家大型企业集团为现代化企业制度试点单位,同仁堂是其中唯一的中医药企业。同年,同仁堂股票在上证所上市,标志着同仁堂在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进程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2000年,成立了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麦尔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同仁堂和记(香港)药业发展有限公司,同年10月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实现了国内首家A股分拆成功上市。2001年6月,与崇文区卫生局合作,组建北京同仁堂崇文中医医院。2001年7月,由北京市政府授权的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揭牌,自此,同仁堂实现了规范化的公司制转变,也是体制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二、同仁堂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与提升

  同仁堂创建之初,其创建人乐显扬就认为“可以养生、可以济世者,惟医药为最”,这种高尚的择业思想指引着后人以济世救人为重。在命名时,乐显扬亦说“同仁二字可以命堂名,吾喜其公而雅,需志之”,对来者一视同仁。从一开始,同仁堂就重视创业的德、诚、信,通过长时期的培育,形成了同仁堂特有的牢固的企业文化,这是历史留下的财富,奠定了企业发展的基础。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立身之本,把向消费者提供的产品价值与文化价值相结合,企业文化才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企业文化又涵盖于企业经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它与科学技术一样,是企业重要的生产力,体现在市场之中,就是企业的竞争力。同仁堂的企业文化以高尚的道德情操从消费者角度出发,提供最好的品质、提供最体贴的服务,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用户价值。消费者的赞扬和认可是对企业的肯定,让企业得以在市场中处于稳固的地位,这也正是企业间竞争的主要内容,所以谁能提供更好的价值谁就有更强的竞争力。同仁堂已是有口皆碑的品牌,这就源于他长久以来以德诚信作为企业文化,形成了其它企业不可模仿的核心竞争力。

  1、德、诚、信理念支撑下的核心竞争力

  张维迎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成本优势、产品优势和品牌优势。成本优势的形成相对而言要容易一些,可以通过大规模生产实现;产品优势的形成要难一些,它需要企业的技术与对市场的了解为基础,其中核心技术的积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实力;品牌优势的形成最难,因为品牌价值是对企业信赖度的评价,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积累。同仁堂能有如此强的生命力,来自于他强大的品牌优势,而支撑这个品牌的正是德诚信思想。

  经历了三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同仁堂仍在人们的心中占据不可动摇的地位,因为时间证明了企业的德诚信,值得信赖。这是同仁堂最有力的竞争能力,这也是他吸引消费者的最大原因。在我国没有一个中医药企业可以与之相提并论,无论现在如何效仿,这种用时间累积证明的企业文化是不可复制的,所以作为同仁堂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中独树一帜。而且在高尚的情操指引下发展企业,最根本地增加了消费者的利益,这与现在很多正在发展的企业是不同的,更加显出了同仁堂在竞争中的优势。如今,“同仁堂”已成为企业德、诚、信的化身。

  养生济世的经营宗旨——德

  同仁堂刚开始创业,就崇尚“可以养生、可以济世者,惟医药为最”,历代继业者始终保持以“养生”、“济世”为己任,至今仍可看到北京大栅栏同仁堂药店的店堂里的一幅对联“同气同声福民济世,仁心仁术医国医人”,这正是他们养生济世的经营宗旨。

  这个经营宗旨一直未改,并与社会的发展同步,不断融入新的内容。如今又融入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提出“想病家患者所想,做病家患者所需”和“患者第一”的经营思想。

  同仁堂的“德”广传于天下,是中医药业的一块鲜明招牌,是同仁堂的市场竞争位势。位势有如战争中的地位和形势,竞争者所占据的位置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竞争力。德奠定的企业位势,是以消费者的健康为企业的追求,这是从道德观上拉近了与消费者的距离,获得消费市场的推崇。同仁堂的“德”,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价值性。

  曾经有一段时间,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城市流行甲肝,造成了特效板兰根冲剂的需求量大增。有些厂家趁机抬价,而同仁堂则按原价出售。到同仁堂来提板兰根的汽车排起了长队,只好动员职工放弃春节休假,昼夜生产,而且糖价趁机抬高,生产同样高质量的板兰根,要增加成本,按原价出厂是不划算的。但是同仁堂坚持认为治病救人是天职,不可乘机发民难财。为了及时将药送到,还专门组织了一个车队把药送到目的地。

  同仁堂一直尽可能地为顾客提供各种服务,以求更好地满足顾客的各种需要。来买药的一些人对药性不了解,难免有疑问。为此,同仁堂在店堂中设立了“问病服药处”,聘请有经验的退休老药工免费解答各种问题。虽然只有三尺柜台,却体现了同仁堂对顾客的关心与体贴。药店每年都收到许多感谢信,感谢药店服务台介绍的药方。

  在中药里,很多药是汤剂,需要熬制,但是熬汤药很费工费时。同仁堂却一直坚持为顾客熬制汤药,只收取极低的工本费。同时,他们还长期保留代客加工中成药的服务项目,加工丸、散、膏、丹等,许多人托人或专程到同仁堂配药。从1994年开始,同仁堂药店进行建设,药店场地受工程影响变小了,但考虑到这项传统的服务在北京、乃至在全国都已不多见,会给有这种需求的顾客带来极大的不便,同仁堂便在店外租用场地坚持代客加工。1994年一年同仁堂代客加工各种药品13600多付,为此亏了近10万元。

  代客邮寄药品业务也是赔本的业务,但出于养生济世的信念,同仁堂始终做到有信必答,有求必应。1994年他们为全国各地患者回信4000多封,邮寄药品1470多件,共计22万多元。

  同仁堂的便民服务项目还有代登记紧张药品、代向工厂机关的医务室送药、代收购药材、为顾客医治小病小伤、为残疾人送药上门等,同仁堂药店有七分之一的员工从事这些服务,而这些服务几乎都是赔钱的。

  同仁堂将这些利益让给顾客,让顾客得到了更多的消费者剩余。在市场竞争中,事实上对手间的竞争不是第一位的,企业与它的客户间的关系才是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决定因素。所以“消费者剩余”是企业竞争力最本质的内涵,让顾客来买药时得到合理的价格,在顾客需要时给予及时的帮助,药店提供给顾客更多的服务,就是将这些消费者剩余让给顾客,加强企业与客户的联系,形成互利的局面。

  为顾客提供优质的便民服务是同仁堂的一项重要工作,能为顾客提供尽可能的方便,而不计较自己的得失。同仁堂药店经理李广辉的话能很好地代表同仁堂服务思想,他说:“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是同仁堂养生济世的经济宗旨的体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就是要通过小善以臻大善。”德高于利的经营宗旨站在社会的角度经营,远远胜过只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行为,从表面看这与一个实质意义上的企业有偏差,但事实上,这种理念带给企业的利益远非眼前的小利可比的。同仁堂将德施于众,众人回报的是信任与称赞,这是企业最难得到的东西,一旦获得就可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利益。其它企业只能望其兴叹,因为这是企业竞争必胜的利器,谁获得了消费者的信任谁就占据了市场,而且能长久稳定的成为竞争中的强者。

  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诚

  1706年,创立大栅栏同仁堂药店的乐家第一代传人乐凤鸣在《乐氏世代祖传丸散膏丹下料配方》一书的序言中明确提出“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该训条一直作为历代同仁堂人的制药原则。

  同仁堂的“诚”体现在制药的过程之中,是对质量的追求。产品的质量是市场选择产品的基本要素,也是企业综合竞争力的物质表现形式。消费者受到各方面的影响最后选择某个产品,那是因为相关的信息告诉他——选这个品牌就是选择了优质的产品。如果消费者通过使用知道这是个优质产品的话,那是对产品最高的认可,产品的竞争力就不言而喻了。所以企业的竞争力表现在质量上,质量又显示企业的竞争力,企业和产品才会在市场上长久的生存和发展。同仁堂的“诚”,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长久的延续性。

  为了保证药的疗效,同仁堂对药料的选用十分讲究。如白芍用杭白芍,郁金用黄郁金,肉桂用甲级企边桂,陈皮用新会的,蜂蜜用河北兴隆的,十六头人参不能用三十二头小参顶替,僵蚕不能用僵蛹代替。“产非其地,采非其时”的药材坚决不用。对于收购不能保证质量的特殊药料,同仁堂就自己培育。像制作乌鸡白凤丸需要纯种乌鸡,公司就在北京市北郊无污染的龙山,用营养丰富的饲料和洁净的泉水喂养纯种乌鸡,如果发现其中羽毛骨肉稍有变种的,就立即淘汰,保证选用的乌鸡品种纯正。中药中有一些药料价格非常贵,像天然牛黄等比黄金价格还高,但是用料时决不偷工减料。

  中药的生产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同仁堂生产的中成药,从购进原料到包装出厂要有上百道工序,每道工序都严格把关,力求保证药的质量。无论是什么工序,都有严格的要求,如药料投放误差要控制在微克以下,天然牛黄、珍珠等要研成最细的粉末并灭菌。酒类则更复杂,要经过浸煮、过滤、圈缸等几十道工序,除尽苦味,溶解药质,严格控制每道工序才能保证药料中的有效成分均匀地溶于酒中。在生产现场有“修合(配制时)天人见,存心有天知”的标语,提醒同仁堂员工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作。

  同仁堂在严格按传统方式对质量进行管理的同时,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应现代发展要求的同仁堂质量管理制度,先后建立了三级质量管理网,建立了“质量否决权”制度。严格的质量管理措施,使同仁堂产品市场抽检合格率年年都达到百分之百。

  质量,是争夺市场最本质的竞争,即使是在竞争白热化的情形下,质量也永远是最基本的竞争能力。同仁堂人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是对质量更高层次的追求,力求在质量上更胜一筹。即使不是一眼能看到的竞争战,同仁堂也以平常心态对待,以诚心对待事业、以诚心对待顾客。企业的诚心,一旦被顾客获知识,将获得顾客对品牌的忠诚,这也无形地加强了同仁堂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童叟无欺的职业道德——信

  同仁堂讲求童叟无欺的职业道德,无论谁来药店,都公平公正地对待。

  同仁堂的“信”主要体现在销售第一线,与顾客直接接触的领域。顾客买药的过程,就是接受了企业的服务,这是产品的外延价值。在同仁堂买药,可以找到各种价位的药,可以得到货真价实的药,可以得到一视同仁的待遇,由而对企业产生由衷的信任,这就是产品的附加价值。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是难以形成也难以消退的,比起市场的变化莫测,这是企业不受外界影响而内在拥有的支持力,是企业面对市场变化的竞争力。商战是大海的波涛,消费者的信任就是企业的船,虽然海浪变化万千,但是船可在浪底渡船,也可把船托上浪尖,这只船就是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打造的。同仁堂的“信”,是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核心竞争力。

  来药店抓药,极少出现差错,如果出现,就会立即补救。例如有一次,一个顾客反映买到的“天王补心丹”中混装了一丸“地榆槐角丸”,虽然混服这两种药并没有危险,但同仁堂知道后立即把已经发售到各地的4万盒药品一盒盒追了回来。

  同仁堂经营不少高档药,同时廉价药品种也十分丰富,一元钱一张的狗皮膏、几角钱一支的眼药水也应有尽有。

  同仁堂做大生意,也不拒绝小买卖。1998年,一位广州顾客来电话要求买5公斤铁落花急用。这种药平时用量少,同仁堂没有这么多,马上与市内其他批发部联系,凑齐了5公斤后又立即告诉广州顾客。当那位顾客取药时,才知道只要10元钱,他激动地说:“我在南方问遍了大半个中国都没有找到5公斤铁落花,最后抱着一线希望找同仁堂。没想到你们真为我这10元钱的药花了这么多的精力。”还有一次,一位50多岁的山东老汉在同仁堂买药,价单上写着0.01元,老汉以为是弄错了,但是售货员认真地用戥子称药,包上,再由另一位师傅核对。老汉不由地问:“我这副药是一分钱吗?”同仁堂的师傅笑着解释,一克天仙腾只值一分钱,所以给他一克也只收一分钱。

  同仁堂不拒绝小买卖,是指即使顾客的需求再少也要满足,而不是指有点蝇头小利也不放过。许多商店搞柜台出租,有人找上门来,同仁堂都断然拒绝:“同仁堂永远自家卖药,而且永远卖好药,决不会为眼前利益丢弃养生济世的经营宗旨。”同仁堂在海外的影响也非常大,来这里买药的海外游客很多,许多导游借机向同仁堂索取回扣,同仁堂坚决抵制,宁可减少客源,也不助长歪风。正因为如此,慕名而来的游客反而络绎不绝。

  取信于顾客,必会得到顾客的信赖,企业与顾客能形成非常良好的关系,有利于企业巩固自己的市场,并且良好的口碑是最好的广告,会不断地扩大市场。在企业的竞争中,最为直观的表现,就是市场的争夺,用信来占有市场,是有效而长久的竞争手段。

  优秀的企业必然有可支持企业发展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而以企业文化作为核心能力的企业必然有独道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理念是企业文化不可缺少的要素,企业伦理、企业信用和企业商誉等,都是重要的理念组成。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跨国公司竞争力》课题组在研究世界500强时发现,这些企业树立的企业核心理念几乎很少与商业利润有关。那什么样的理念才是企业才久发展的价值观?其实,纵观沃尔玛的诚信服务、摩托罗拉的“诚信为本和公正”、爱立信的“以爱立信、以信致远”等大公司的核心理念,发现他们都把诚信放到了重要的位置。诚信是支持事业蓬勃发展的中坚力量,我国的同仁堂正是秉承这一理念的老字号。

  同仁堂一直贯彻德诚信的思想,其堂训为:同修仁德,亲和敬业,共献仁术,济世养生。同仁堂的企业文化能取得成功,与中国几千年来崇尚道义的思想有密切的联系,也正是因为扎根于这样的文化氛围之中,才造就了深得人心的品牌。以德诚信为企业文化,正是符合中国人道德观,顺应人心。同时,无论是在哪个社会,在企业的竞争中,德诚信依旧是最高层次的追求,它高于质量、价格等竞争,但又可以在这些竞争中体现。当一个企业真正做到德诚信时,他的质量一定是可靠的,他的设计一定是以顾客为本的,他的服务也一定是周道的,所以以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能带动企业的其它能力,共同增加企业的竞争优势。同仁堂深刻地认识到企业文化作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一直潜心打造企业文化,“德”是体现消费者价值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诚”是持续发展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信”是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2、以严格的生产管理武装核心竞争力

  在德诚信企业文化的倡导下,同仁堂极为重视维护和发扬企业精神,并从各方面积极地构建这个思想。作为老字号,保持三百多年的美誉,靠的是企业的德诚信,而过硬的产品质量是构建这套思想的重要内涵和基石。质量是产品的灵魂,是企业的生命,没有质量的产品没有产品竞争力,没有质量的企业没有企业竞争力。同仁堂的质量管理不只是控制产品的质量,而是自成一法的中西结合,传承中医药精华、汲取现代医药研究,继承高效的古法炮制、改进生产工艺,用严格而先进的方法管理,形成了同仁堂独特的质量管理,也形成了同仁堂独特的质量竞争力。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基础,质量竞争力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同仁堂能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下生存,证明以德诚信为企业文化可以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并且将传统艺与现代工艺相结合、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保证产品的品质,是企业核心能力最基本和最可靠支持力量。在产品严格的质量管理中,同仁堂又体现了他与众不同的一面。

  中国中医药的优势

  早在秦汉时代,中药就传到了朝鲜、日本、越南。汉代中药材大量远销欧洲。唐代已有不少国家派人到中国学习中医药。公元1至9世纪,中国炼丹术传入阿拉伯国家,7、8世纪再由阿拉伯传到欧洲。17世纪时,《本草纲目》被传到日本及欧洲,随后被选译成日、朝、拉丁、法、英、俄等文字,成为国际上的重要文献。

  中医药起源很早,发展至今已经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和知识,这是其它医药不可比拟的。中药在今天依然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香港约有60%的人使用中医药进行保健与治疗,大马每年进口价值约3千万美元的8千吨中药材,在日本约有70%的医生开汉方药,在美国也大约有6千万人服过中药。

  由于西药开发费用昂贵,副作用大,人们又把眼光投向中药,因为中药一般是天然药物,而且有着渊远的历史。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当前全球约有80%的人使用了天然医药。中药又迎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对于擅长中药的同仁堂来说,正是一个发展的机遇。他们按传统工艺、传统药方生产出的药,成为企业竞争中的一大特色。

  生物技术改进中药

  生物技术是一个先进的技术,将其用于中药研究中有着很好的作用,因为它能保持中药原料中有效成分的稳定和对有害物质的控制。例如公司将用分子生物技术,从矿物药物中找出真正发挥药效的成份,去除重金属,以消除重金属成份对药物的影响。

  同仁堂也积极地引入新的方法,现在的重要课题包括原料、酶酵研究等脂制体技术,这些生物制剂技术可望治疗口腔溃疡及其他过敏性病症。

  药物科研部也采用各种先进的仪器,包括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及薄层扫描仪等。这些仪器也被运用在原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的层层检验中,确保产品的稳定和成分符合标准。

  科学的发展,也要求企业改进生产配方和生产方法,被引入新领域的中药,会向科学化、精确化发展,这也是对企业传统优势的发扬和改进。

  古方炮制药效高

  同仁堂生产的水制丸药和蜜制丸药都依古法炮制,手续繁琐,如蒸、炒、煅、烫、炙、浸、水、飞、霜、冻等达四十多种过程。但是为了保证药的效力,同仁堂仍按照古法炮制,不敢有丝毫怠慢,不厌其烦的完成每道工序。在制成药后,一般都要存放一两年,除去燥气,存放时间越长,药味就越纯,药效就越好,在时间上,同仁堂也严格遵守,不急进功利。

  同仁堂生产的中成药,非常繁多,但仍能保持工序有条不稳,投料精确无欺。从购进原料到包装出厂,要有上百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严格的工艺要求。投料的数量也保持其误差在微克以下,无论是普通廉价的药料,还是珍贵稀有的药料,都一视同仁。

  在过去,北京同仁堂为了供奉御药,建立了严格选料用药的制作传统。至今,这个传统一直保持,并且引入新的标准,就是国家明确规定的上乘制药标准。

  在一些药的生产过程中坚持用古方炮制,是为了继承传统中药的精华,尽最大可能地提高药的效力。这种炮制方法现在以为数不多,其它对手大多放弃,而同仁堂仍坚持,就保持和形成了他竞争中独特的一面。

  改变手工生产方式

  虽然同仁堂仍保持着传统的炮制方式,但在科学技术飞速进步的今天,他们也积极地引进新的生产方式,潜代落后的手工生产方式。不然从技术上还是从生产成本上,都会造成企业劣势,限制企业的再发展。

  改造车间,安装流水线,增加设备,改革技术等一系列措施,改变了早年生产现场杂乱落后的面貌。比如同仁堂的药酒厂,引入新的生产模式,对生产过程实施危机管理,包括一系列的检验工作;在2000年引进德国的流水线作业,实现全面制度化管理。如今,药酒厂的制作过程变得更为简单,药酒生产的三个环节,即采购、加工及包装,都采用地下管道输送药酒,每段重要位置都安设质量表,这样在各个不同工段因用管道输送,减轻劳力需求,而且更好地将药酒的成分、纯度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公司总工程师李志猛自豪地说:“今天的同仁堂早已不再是粉尘铺天、药味刺鼻的手工作坊,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全部由电脑控制的生产过程。”改变生产方式,为企业节省了物力、财力、人力和时间,给同仁堂注入新的能源,增加了他与其它现代企业的竞争能力。

  严格质量管理

  在同仁堂的生产现场,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标语“质量即生命,责任重泰山”、“一百道工序,一百个放心”、“生产一流品质,同仁堂永恒的信条;创造国际名牌,同仁堂不懈的追求”、“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这些都体现了同仁堂人“质量第一”的宗旨。

  同仁堂保证药效和药质的背后,是对质量近于苛刻的管理。对于选料非常讲究,“产非其地,采非其时”的药材被拒之门外,即使不按时令采集的劣等药材再便宜也不要,对上品药材则不惜以高价收购,对于作附加料的选择也极为重视。对于制作过程的管理也非常考究,成品一般需经过一百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严格要求,比如粉级投料有不同的工艺标准,如天然牛黄、麝香、羚羊角、珍珠等,必须砚为很细的粉,并且要灭菌;细粉要经过箩筛,而箩筛孔数均有严格规定,筛后的细粉都达到一定的细度,颜色均匀,无花纹、花斑和杂质。对于质量的严格管理,正是对祖训“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遵从。

  如今,同仁堂重新建立4个种植基地,从最初阶段控制有害物质的生成。在制造过程中,建立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先进的质量检测系统,制定出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及标准操作程序,对药品的生产过程全面进行质量监控。在同仁堂之下的3大基地制药厂,包括科技发展股份的制药厂、北京股份公司的大兴制药厂和另一家制药酒厂,已获得中国卫生部和澳洲的国际药品生产质量水平证书(GMP),其生产线符合一定的国际质量管理标准。

  严格的质量管理源于古训,而适用于今日的国际标准,正是对企业文化最好的发扬。产品质量与企业竞争力是成正比的,顾客选择产品是为了获得产品的使用功能或其它特殊用途,但品质是挑选商品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竞争要取胜,质量要过硬”,没有过硬的质量,根本就无从谈起如何参加竞争,这是竞争的物质基础,也是竞争力的核心。

  一位台湾顾客专程到同仁堂买药,但他要的药其它地方也可买到,但他说:“我奶奶告诉我,一定要买同仁堂的药。”还有一位香港企业家,常来买人参,有时一买就是几十万,而且还委托同仁堂加工,当有人问他为何这样信任同仁堂时,他干净利落地回答:“因为这是同仁堂”。

  大众对同仁堂的信任,正是同仁堂德诚信企业文化产生的影响,而支持这个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质量的保证。顾客能毫不犹豫的选择某个品牌的产品,那就是企业最大的成功,形成了高度的品牌忠诚。品牌忠诚是一张最有力的网,能网住用户的心,也能挡住对手的争夺。同仁堂将传统与现代化相结合是一大特色,严格的质量管理是增加用户价值的保证,所以由此形成的核心能力,能让企业持续发展。

  3、运用现代管理模式延续核心竞争力

  老字号吸引人最重要的原因是——为什么这个企业可以长盛不衰。企业的消亡主要是因为经不起风浪或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其实归根结底是企业没有延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重要的一个特点是有延伸性,这就意味着企业不只现在有竞争力,还可以持续发展的在将来有竞争力。同仁堂能历经风霜傲立于现代企业之林,就是因为他深知如何不易本性而适应社会发展。在近期的发展中,同仁堂与其它老字号一样也面临着一次重大的变革,但是同仁堂显示了他不凡的气魄和顽强的生命力,使核心竞争力在经济浪潮中获得了更加强大的生命和力量。

  国内的大多数老字号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个难题,就是资金短缺。要想成为上规模的大企业,没有雄厚的资金支持是不可能的,而老字号一般是家族式企业发展而来,解决资金问题更是难上加难。资金的积累需要时间,可是市场却是瞬息万变,所以要想把传统企业做大,不借助外来资金几乎是不可能成功的。同仁堂面对来势汹汹的外来巨型企业,早有了准备,就是在发扬自身传统企业文化的同时,实行最具有时代气息的资本运营,并成功地成为我国第一家分拆上市的上市公司。

  明智选择上市方案

  在世界各地,同仁堂都极具名气,甚至有人将同仁堂等同于中药。虽然同仁堂在海外有多家大型药店的股份,但我国中药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还不到5%,被日本和韩国的“汉方药”排挤。

  我国的部分中药企业也相继开发了一些现代化的中药,虽取得一些成果,但仍然没有改变我国在中药现代化领域的被动局面,还没有显出竞争的优势。一是因为这些企业没有全球性的品牌;二是目前的中药现代化实践尚未成为国际医药发展的主流;三是没有雄厚的处方资源,难以推陈出新。要想改写形势,只有让企业从更高的角度进行战略规划,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而资金是发展的强力后盾。

  1999年,同仁堂独具慧眼,选择让同仁堂科技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因为香港通过建设中药港的规划,而且历来都是中药海外流通的集散地,再者为了支持同仁堂母公司进军中药现代化及生物制药领域的整体战略调整的需要,选择国际化和现代化的香港创业板,正符合其从国际资本市场上获得国际风险资金支持和国际规范运作经验的需要。

  此时的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已在国内A股市场上市两年,已获得了上市的一些经验,为了制定好这一步战略,同仁堂又咨询了多家国内外知名的投资银行。最终,同仁堂经过筛选,保留了三个方案:

  方案一,法国里昂证券提出——在同仁堂A股的基础上增发H股方案;

  方案二,中银国际提出——在同仁堂A股公司之上构筑一家控股公司去香港上市方案,类似于在香港上市的长城科技控股深科技、长城电脑模式;

  方案三,中证万融公司提出——同仁堂A股公司分拆部分高科技资产和业务设立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后者再上香港创业板。

  为了比较方案的优劣,同仁堂专门成立了四个项目小组,分别负责海外上市、中药现代化、生物制药和中药电子商务,对上述的方案进行多重比较和论证,最后选定了第三个方案。分拆上市可以带来企业多方面的优势,第三个方案主要有以下优点:

  拓宽融资渠道,分拆上市具有“一种资产、两次使用”的效果;

  实现资本增值,上市公司作为发起人将享有资本增值的溢价所得,上市公司投资收益可在超过10年的时间摊销;在经过一段时间后,上市公司还可变现其分拆的子公司股份,获得资本增值收益;

  分散投资风险,高科技产业是高风险、高收益的产业,但是巨大的风险对于传统型企业来讲是难以承受的,专门将这部分资产分拆出来上市,可以分散风险;

  实行股权激励,利用股权激励,可以留住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效果明显,而企业实际上付出的人力成本又很低。

  通过各方案的优劣比较,最后选择了分拆上市,而分拆上市在中国的证券是没有先例的,这无疑是同仁堂的一次挑战。但凭着同仁堂人的勇气与意志,1999年11月,同仁堂确定了分拆上市的方案。

  深入分析上市细节

  确定了大方案,而下面的细节就更加艰辛。分拆上市是一个冒险的复杂的资金动作,既要保障现有A股股东的利益,又要考虑分拆公司股东的要求,如果成功,必然会快速地增强企业实力;但如果失败,对企业现有的核心能力会是一次重大的打击,所以细节的分析也是对企业核心能力如何加强的分析。

  分拆后的关联交易不能太多,但也不能没有独立性,还要保证和国内母公司的协调成本低。因而在分拆公司的定位上、分拆的标准上都必须谨慎。同仁堂与财务顾问公司中证万融和主承销商中银国际的反复讨论后,确立了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定位原则:以科技为先导,实现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目标,在保持天然药物特色、保持中药特色的基础上,积极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果,不断开发出科技含量高、疗效作用强、预期效益好、有自主知识产权、符合国际标准的新产品,并积极介入生物工程药品等健康产业新领域;利用高新技术改进传统产品,提高质量水平、生产水平及经济效益;进行现代化的市场运作,拓展营销网络,并将持续致力于发展相关的电子商务,使同仁堂的产品及销售更具国际竞争能力。经过多次研究,确立了分拆的标准:以科技含量(科技贡献率)为标准,对A股公司及集团的所有产品或业务进行划分,将科技含量高的业务或产品划归新公司,新公司从科研、生产到销售尽可能自成体系。

  新公司的科研、生产、销售自成体系,可以与A股公司的同业竞争,尽量减少关联交易,同仁堂科技的收益具有独立性和稳定性。这样的业务结构对投资者有吸引力,也可降低日后的协调管理成本。

  分拆后的新公司,也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第一,同仁堂的企业经营管理方式比较传统,可以通过现代化企业的科学管理方法改造,提升企业的能力还有很大空间;

  第二,中药属于天然药,天然药是一个高成长的领域,中国的天然药已形成理论体系,还有几千年的临床经验,中国的天然药受到全球的重视,而同仁堂是中药第一品牌;

  第三,同仁堂拥有2000多种传统处方储备,现在生产的品种只是其300多年来积累的一小部分。分拆后,新公司将获得具有发展价值的275个品种,这是任何中药企业都没有的巨大财富和资源;

  第四,多年由于没能进入国际医药的发展主流,阻碍中药现代化的发展,而新公司登陆香港,正是进入国际主流的大好机会。

  2000年3月22日,同仁堂科技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注册。按照定位原则,同仁堂科技将以产品现代化、剂型多样化、质量国际化、工艺工程化、生产规范化、经营规模化为目标,致力于传统中药的现代化改造并进行高科技生物制品的开发及同仁堂中药电子商务项目的发展,推动现代中药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

  艰辛寻找战略伙伴

  2000年10月7日,同仁堂和记(香港)药业发展公司在香港正式成立,同仁堂和记总投资为2亿港元,注册资本为1500万港元,其中同仁堂科技占40%股份,和记中药占50%的股份,京泰实业集团占10%股份。这是历经两年谈判,最终实现的中药行业在海外最大的合作项目。同仁堂寻求优势互补的合作伙伴,是为了加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为提升核心能力打下基础。

  和记中药是著名港商李嘉诚旗下企业,和记黄埔专门致力于中药产品开发及国际市场拓展的全资附属公司。京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北京市在香港的对外公司。

  和记黄埔看中的是同仁堂在中药领域内的号召力和不可替代性,正如和记黄埔中国总经理杜志强所表示的,此次合资组建同仁堂和记,目的是利用北京同仁堂的品牌及多年从事中药生产的优势及和记中药熟悉的国际市场产品运作模式,在香港设立符合国际标准的新药研究、开发和营销中心,并按国际标准进行中药的生产加工。

  和记黄埔既出资与同仁堂科技成立同仁堂和记,又直接认购同仁堂科技股权,双重投资的目的就是获得双重收益,可见他们对同仁堂的信心。

  从同仁堂股份控股同仁堂科技,到同仁堂科技成为同仁堂和记的第二大股东,对同仁堂来讲,如何在国际市场上开发更适应潮流的中药产品是一个挑战,而通过分拆上市的方式达到目的,可能是成本最低、最便捷的方式。

  不凡的初次表现

 同仁堂:“德诚信”令老字号永葆青春

  在同仁堂科技在分拆上市之前,与和记黄埔联盟,无疑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使上市当天就有了不凡的表现。这次表现显示了公众对同仁堂的信心,是对同仁堂核心能力提升的肯定。

  2000年10月31日,是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一个重要的日子。

  由它控股的同仁堂科技公司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挂牌买卖,成为第3家在创业板上市的H股公司,同仁堂也因此成为内地上市公司中第一家成功完成分拆上市的公司。

  同仁堂科技发行价为3.28港元,当天最高时达到5.2港元,收盘时为4.3港元。涨幅高达31%,全天成交2771.5万股,总成交额约1.245亿港元。在香港股市,如果上市第一天的涨幅达到10%到20%之间的股票,就是相当成功的了,而同仁堂科技的表现,让业内人士无不称奇。特别此时正是香港股市创2000年新低的时候,大多数人持观望态度。但同仁堂科技的H股在开始国际配售的第一天,在香港就获得三至四倍的超额认购。这与同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两家国内高科技公司相比,前两者的超额认购为四倍左右,而同仁堂科技却达20倍之多。难怪业内人士对同仁堂科技的评价是“实属上乘乃至优秀”。

  同仁堂科技在香港上市后,同仁堂股份公司持有其扩大后股本54.7%的权益。同仁堂科技此次在香港创业板筹集到的2.14亿港元资金,将用于建立生产基地、研发中心、研制新药、建立销售网络和发展电子商贸五个方面的业务,利用新注入的资金,打造企业的竞争能力。

  作为数百年历史的传统企业,通过资本动作,成功地成为我国首家分拆上市的公司,是值得其它企业借鉴的。无论有多长的历史,但要想在今天的市场中立足,就要有足够的实力竞争。而绝大多数的老字号因为没有足够的奖金,总是迈不开把企业作强作大的步子,只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慢慢发展,在“快鱼吃慢鱼”的时代,终究会被淘汰。同仁堂则是利用自已的传统优势和品牌,与有丰富国际运作经验的和记黄埔联手,两者优势互补,成为正真的“梦幻组合”,加倍地增加了竞争力,为进军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核心竞争力走出发展路

  同仁堂走的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道路,严守先祖遗训,积极吸纳新的力量,为的是走得更远更宽,又提出连锁经营与海外扩张的战略。在以德诚信为基础的同时,将德诚信引入更广阔的空间,发挥核心能力的延伸作用。

  连锁经营

  由于同仁堂德诚信的美誉广为称赞,在国人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为同仁堂的连锁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是同仁堂参与更广泛竞争的基础。

  同仁堂的销售网络其实早已遍布全国,但以前主要是批发点。现在,为了适应形势的变化,这个老字号实施了“走出大栅栏、寻求新发展”的经营战略。在国内建立销售网点,主要是从中心城市向周边辐射的方式发展。北京现有30多家,先后在上海、广州、深圳开设分店,又在珠海、福州、重庆等地积极筹建,但每开设一家分店,同仁堂都是非常慎重的。

  连锁店必须保持与老店同样的风格,更重要的是要继承老店的文化。新开的连锁店都有统一的店名标识、统一的服务规范、统一的销售价格、统一的进货配送,而且身上还肩负着发扬德诚信理念的责任。

  例如,名医坐名堂的特色,就与同仁堂养生济世的思想紧密相连。1996年,同仁堂在大栅栏成立了同仁堂医馆,医馆的医生都是其他医院的老中医、名中医。医馆为顾客带来了方便,省去了在医院与药店间奔走的麻烦,而且聘请的都是有资历的中医,对顾客的健康负责。为了提供更全更好的服务,同仁堂通过资产置换形式完成了对崇文区中医院的收购,因为有了自己的医院,同仁堂获得了派医权,这样同仁堂医院的中医也可以到海外的同仁堂药店坐堂,辅导国外患者正确服用中药。

  同仁堂的连锁经营不只是简单的开设一家分店,而是把已有的成功经验和传统理念注入到新的成员中,为企业找到了新的发展点,也增加了企业的实力。凭借同仁堂核心竞争力的优势,打开发展局面,形成的连锁经营点,可构成一只实力更强大的舰队,又可将德诚信精神更为广泛的传播,最终的结果是使核心竞争力得到快速增强。

  海外扩张

  随着中国入世,国外实力雄厚的医药行业将对国内的中药行业形成威胁,坐等别人的进攻就把自己推到被动的位置,不如走出国门,向世界级的企业挑战。当然,这个前提是自己的企业足够大。而同仁堂在世界上的名气是非常大的,几乎华人都知道同仁堂,还有不少国际人士对同仁堂也早有耳闻,加上与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联手,现在的同仁堂有绝对的扩张实力。

  2000年同仁堂科技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开创中国A股分拆境外上市之先河,利用国际资本发展高科技业务,显示了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的决心和实力。紧接着,宣称将进军生物制药和“绿色药品”,实现中药现代化。2001年3月6日同仁堂斥资50万美元在泰国曼谷成立合资北京同仁堂(泰国)有限公司,开始加快向国际市场迈进的步伐。

  在向海外市场迈进过程中,同仁堂还充分利用品牌作为无形资产入股,与国外企业合资办公司。目前同仁堂已在香港、马来西亚、澳大利亚、英国、泰国开办了同仁堂合资公司。通过这种运作方式,同仁堂大大增加了产品在海外的注册数量及市场占有率。

  同仁堂还充分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在国外搞技术深加工,甚至以技术入股,拓宽了同仁堂全球战略的方式

  同仁堂海外扩展战略是:“站稳亚洲、迈进欧洲、渗透美洲、开辟大洋洲”的四环战略,如今同仁堂产品已经销售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中医药行业,同仁堂具有其它任何企业无法相比的品牌优势,他的品牌优势不可模仿,因为是历史原因造成的,而且已经形成了颇具中国特色的德诚信企业文化。这种优势不只体现在国内,加上中国中医药的悠久历史,同仁堂在国外仍然享有巨大的品牌效应,甚至国外的许多人将同仁堂三个字与中药等同。这是一笔财富,如何将它发挥最大的效力,其终最的选择必将是走出国门。优秀企业文化就是同仁堂在海外扩张的基石,为他提供了向更广阔的空间延伸的力量。

 三、永葆青春

  一个古老的行业,一个传统的企业,在人们惊诧的目光中,焕发出青春的活力。他曾经辉煌,也饱经沧桑,但历史没有磨去他的朝气和雄心,却给了他永葆青春的秘诀——德诚信。

  在众多老字号纷纷衰落的时候,同仁堂的成功引起了企业界的关注,为什么同仁堂可以在三百年后的今天仍勃勃发展。老字号的品牌无疑是最具竞争力的,如何保住老字号是品牌优势延续的关键,诚信是唯一可以使品牌长久发展的企业特性。世界第七强的安然能源公司股价从80多美元狂泻到0.26美元,如此一个世界级超霸公司说倒就倒,还不是因为企业的诚信出了问题。没有诚信的企业,是不可能有持久竞争力的。

  著名经济学家魏杰认为企业的诚信分三个层次,第一是信守契约的诚信,第二是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诚信,第三是为对方利益考虑的诚信。同仁堂百年锤炼,把诚信上升到了最高层,并且把“德、诚、信”作为企业文化,引领老字号在新路上发展。

  一代代同仁堂人不忘祖训,发扬中华民族文化,颂扬中华中药制作技术,打造了今日的德诚信企业精神。从先祖“可以养生、可以济世者,惟医药为最”的从业道德,到今日“弘扬中华医药文化,领导‘绿色医药’潮流,提高人类生命与生活质量”的企业使命,都是德诚信的精神体现。正是这种文化,让同仁堂在今天迎来了新的发展。

  这种文化是以救世济人为经营宗旨,是将顾客的健康放在第一位,提出“想病家患者所想,做病家患者所需”的经营思想。以顾客所需所想为企业的目的和方向,正是为顾客提供他所需要的价值。甚至在不赢利或是薄利的情况下,企业首先考虑的还是顾客的需要,这是他与其它企业以赢利为目标所不同之处。医药行业比较特殊,它与人的生命和健康紧密相联,所以在一些突发情况下,道德必须是第一时间的主导思想。同仁堂不忘自身使命,在无利和薄利的情形下满足顾客,使顾客得到更多的消费者剩余,这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最本质的内涵。

  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让同仁堂人炼就了精湛的制药技术,积累了大量可贵中药经验,更重要的是它保证了每一份售出药的质量。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只有质量合格的企业才有竞争的资格,同仁堂人视质量为生命,甚至到了苛刻的程度。最难能可贵的是,许多制药环节是外人看不到的,但他们一一严格执行,这更体现了同仁堂“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质量把关精神。数百年的品质保证,是同仁堂的招牌。严格的质量管理保证了药品的质量,在质量上取胜,是企业竞争的根本。

  童叟无欺的职业道德,更是让顾客放心。俗话说“店大欺人”,可是同仁堂给人的印象却是亲切的,他们店内有昂贵的人参,有廉价的眼药水;他们做大买卖,也做一分钱的小生意。在这体会到的是与所需相符的服务,在这得到的是货真价实的药品,难怪人们对同仁堂的药格外的放心,甚至不远千里来求购。取信于消费者,虽然得到的不是最直接的物质利益,但它可以产生源源不断的物质利益,所以它是企业间竞争的一种高级手段。

  这些精神共同构建了德诚信的文化,在给予顾客值得信赖的优质药品和服务的同时,得到了顾客的信任和赞扬,牢牢地系住了顾客的心,可以长期而持续地得到市场的青睐,而又有哪个对手能得到人们三百年的信赖?德诚信是同仁堂最为强劲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所有老字号和想成为老字号的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参考。

  在德诚信思想的引导下,同仁堂保证了几百年只出好药,注重品质、注重药效。在继承传统配方和制作工艺的同时,积极地吸纳新的技术和方法,不断改进和完善。特别是丰富的药方储备和古法炮制,在中医药行业独占鳌头,这是历史留下的财富,不是通过短短几年几十年学习和研究就可超越的。所以,同仁堂在此优势之上,再将其发扬光大,必在中医药行业成为遥遥领先的领头羊。

  虽然他的历史古老,但他的步伐时尚。在世界级的跨国企业面前,他深深地感到企业必须尽快扩大规模、增强竞争力的必要,而发展又是需要坚实的资金基础,然而这就是众多老字号面临的难题。强烈的企业使命感,驱使他迈出了勇敢的一步,开创了中国内地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先河,拓宽了资金渠道,增强了经济实力。同时与著名的李氏集团联手,利用互补优势,迅速地与现代化、国际化企业接轨,发生了飞跃性的改变。

  借助数百年的金字招牌,同仁堂走上了壮大发展的道路。连锁经营,增加发展渠道;海外扩张,增加发展空间。不断地扩大竞争领域,正是因为企业有自己强大的核心力,可以不断地延伸发展,并且形成规模效应,促进核心力的增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同仁堂正在打造巨型企业,以“三高一强”为企业的发展目标,即以高科技含量,高文化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绿色医药名牌产品为支柱,成为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医药产品集团。同仁堂以德诚信文化为扩展的平台,扩大了发展的空间,也增加了新的经营领域。

  同仁堂,以德诚信文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打造了雄厚的实力,树立了老字号品牌,这是所有竞争者都无法超越的优势。今日的同仁堂,在德诚信思想的指引下,迎来了他发展的春天,是老字号的骄傲,更是老字号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典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84400.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选用北京同仁堂中成药治疗疾病的方法 北京同仁堂

原文地址:选用北京同仁堂中成药治疗疾病的方法作者:养生之家第一节亚健康 痰湿内生:砂六君子丸, 心脾两虚:归脾丸, 肝郁气滞:逍遥丸 肝肾阴虚:滋补肝肾丸、六味地黄丸 气虚:永盛合阿胶 阴虚:六味地黄丸阳虚:参茸三鞭丸 强阳保肾丸第二节 上火

乡愿:德之贼也

乡愿:德之贼苏勇强(“论语堂”国学研究室 温州 325000)《论语》有载,子曰:“乡愿,德之贼也。”初识“乡愿”,一直坚信它是一个难得的好词汇。因为从字面上看,“乡愿”就是老百姓的愿望,当然是个好东东。然找到相关注释,才知道所谓“乡愿

北京同仁堂5年计划:门店翻番渠道整合

  中医药老字号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北京同仁堂”)正在布局其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扩张。      过去几年的快速扩张中,北京同仁堂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面临着10家子公司各自搭建销售网络所带来的渠道挑战和品牌困扰。在“

声明:《同仁堂:“德诚信”令老字号永葆青春》为网友迪吧里面我是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