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很多经济学家仍沉浸在凯恩斯与哈耶克论战的氛围里,一味强调市场能否实现自我救赎,或者政府的调控能否治愈市场失灵,不可否认的是,两位经济学大师的观点都在一定范围内适用,他们在世界经济的沉浮起落中交替获胜。但世界还存在第三种情况,当政治与经济的勾结超过市场能够接受的临界点,市场和政府将同时失灵,经济理论无法用于解释由利益集团恶意操控的世界。 曾任克林顿政府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等一系列重要职务,全球最顶尖的经济学家之一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在《不平等的代价》一书中,讲述了由1%的少数人掌控了大部分政治、经济资源的美国社会,是如何利用一系列手段将政治与经济相勾结,合谋掠夺另外99%的人的财富,从而最终架空美国经济,令曾经的造梦国度,永失公平,美国乃至全球人口都在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作者分析了美国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始于教育资源的不公平,拉开了美国公民一生无法享有真正平等的序幕。层级板结,为利益群体更好地圈定自己的利益蛋糕创造了先决条件,政治为经济开路,经济为政治护航,政治团体和经济团体合二为一,使政策沦为了为富人阶层快速敛财的不二工具。美国上层社会利益蛋糕不断做大,中产阶级蛋糕开始减小,下层民众只能靠蛋糕渣度日,涓滴效应在富人实践中被明显证伪,整个社会蛋糕正愈变愈小。 大批的资源被政府以低于市场的价格让度,没有实际用处的军用物资被以高于市场的价格购进,政府为巨大财团的冒险行为背书,税收政策不断向富人群体倾斜,资本利得被减免征税。富者愈富、穷者越穷,公平缺失,贫穷和富有成为可以代际循环的遗传因素,貌似公平、自由的美国社会已在深层体制和社会现实中潜藏了巨大的不公,而这种不公同时也是养成美国泡沫经济、促成华尔街崩盘的重要推手。当政治与经济相勾结,诞下的是市场失灵的怪胎。 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读者会不自觉地对比衡量,当今的中国社会和美国社会有哪些异同,如果说美国的选举制度,在制度设计层面就为不公埋下了种子,那么中国现有体制是否促进了公平社会的发展?中国的教育、医疗、福利、公共服务以及各项经济政策是否为社会公平提供了保障?美国贫富差距的拉大有赖于政治为经济撑腰,那么中国一段时间之内广受诟病的“国进民退”、“官商勾结”是否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不平等?这种现象是否得到了有效遏制?
![世界经济与政治期刊 政治与经济勾结的怪胎](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0034564040266.jpeg)
这个时代,颂歌是多余的麻药,在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在世界的大变局之中,借鉴他国经验,不断查找自身问题、直视问题,为促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尽可能地消除不平等,塑造公平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是每一个有担当、求发展的国家应保有的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