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宏观调控应动用财税政策



自2003年底、2004年初本轮经济增长周期运行在阶段性高位,开始进行宏观调控以来,宏观经济一次又一次过热,投资反弹不断上演,好不容易压下来的增长,一次又一次地超标,至今第二论大规模的宏观调控仍在进行当中,效果正在有所体现,成效有多大则依然模糊。

纵观两轮宏观调控,宏观经济政策中的经济工具被搁在一边,由于手段相对有限,宏观调控变成了轻市场手段,大量地借助行政性干预和空泛的硬性指标调控,外加政治上的领导责任负责制。看看04年那一次宏调至今,这类行政手段已经大量使用,甚至完全取代市场手段,成为单一政策,但效果早已急剧衰减,每况愈下。可见,在中国当前的政治、经济体制下,行政手段作用大不如前,而副作用越来越强,被抵抗能力也越高了。终使2003年以来宏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调控总调不完。在目前,中央地方各有各目的、政策目标,各自发展角度、利益不一致的情况下,大量地方与中央政府利益博弈存在,使得许多政策往下不断变样,最终无疾而终。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宏观调控应动用财税政策

因此,目前的宏观调控模式一体现出巨大的局限性。以现在各上级部委利用红头文件,运用行政办法、行政命令来强制急刹经济的运行速度,是荒唐的无效行为,事实已经很明显,在市场经济开始主导的市场里,只有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让市场自己调节自己,而政府在宏观调控中应充分利用市场手段让市场自觉有序运行,引导市场。而可以起到这种作用的方法就是启动一再延误的财税制度改革,利用税收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要调控的不止是经济增长过快的问题。记得前些年当经济增长徘徊在7%~8%的水平上,内需严重不足,外贸又困难重重,形势不容乐观。当时的经济学家就有一个观点,我国经济发展潜力被低估了,增长没有被完全释放,潜在的经济增长率应在9%~10%之间,而近几年的经济增长的确在9%以上,甚至突破10%,今年二季度GDP增长达到11.3%,的确过快。但9.5%的增长率和10.3%的增长率,能一口断定哪个快了,那个正常吗?这0.8个百分点的差距可以说明经济过热与否吗?显然高速增长背后的决定因素才是影响国民经济的关键,也应该是我们要宏观调控的目标。经济增长过快,我们需要调控,让它运行在合理空间内;更需要调控的是高速增长背后的经济结构,我们的经济增长结构不合理。一是对外贸易顺差不断累计,并且是屡创新高,这已经引起国际间大国与我国之间的摩擦,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引发了人民币将大幅升值的预期下的热钱流入,使我国外汇储备连创新高,造成大量外汇占款,使国内货币供应剧增,形成流动性过剩,诱发一轮又一轮投资潮。同时,大规模无节制的出口贸易发展下去实际上是自己伤害自己,在外国大打价格战,变成了我们血泪出口,换来的是不断贬值的纸币,还要用这堆缩水的纸币去养活他国,支撑我国出口,一种不断恶化的恶性循环。二是固定资产投资不断高速增长,伴随的是对内无止境的能源、资源、环境的消耗。由于到处都是工业化的大建设,生产技术水平有没有根本性创新,长期发展高能耗、低附加值,高污染工业,经济增长的结果就是资源耗费严重,环境持续恶化,综合生活质量提高不多。虽然物质生活好了,但得不偿失。面对这样的经济结构,宏观调控是时候用税收乃至财税制度来改善经济增长结构和质量了。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着能源资源价格改革,它可以有效节约能源,促进国内资源合理配置,降低生产过剩的风险,同时它也是重估我国社会价格、发现外贸经济正常合理水平的重要步骤。财税改革和税收手段的登场,是对价格市场化改革的必要配合,由于我国部分资源、公共产品存在人为压低和行政管制,形成长期的资源价格低企,这些商品价格并不能有效反映当期市场的真实成本,是一个无效的非市场价格。在资源市场方面,我们需要开征有力度的资源税,制止对有限资源的掠夺性和破坏,让能源等价格回归正轨,拒绝在能源价格高企年代生产商的暴利行为。利用税收、财税制度对资源价格改革的作用,冲击我们现有的投资结构、生产结构、外贸结构和消费结构。提高能源行业的投资进入门槛,通过提高工业品生产成本减少出口资源性产品,起到对环境的合理开发。同时这会带来水、电、油等价格的大幅上涨,以此来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促进节约资源,使我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增长质量的提高,技术进步。

本轮经济增长周期伴随着外国资本大规模流入,和外贸持续大额顺差,导致外汇储备剧增,国内货币供应量流动性过剩,而本次投资膨胀和经济过热则是这一结果的产物,国际收支的双顺差的发展直接造成以上现象,推动国际收支平衡,减少贸易顺差,以降低币值的升值压力,解决国内流动性陷阱,成为宏观调控的另一目标。上述国内流动性过剩引起投资膨胀,造成国内生产过剩,制约国内消费,只能以对外贸易来消化过剩。而价格直接调节进出口贸易平衡,真实反映市场成本的市场化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恢复到正常水平,经济增长也达到可持续性。目前的这种非市场化价格无法有效作用于市场,只会放大经济的扭曲程度,恰恰在这里,现在实施中的以出口导向性的出口退税和发展贸易导向的招商引资税收优惠政策加剧了这种程度。因此,修订乃至废除部分出口退税政策,严格执行相关税收政策法规,改变外资的超国民待遇优惠,平等对待的内外资企业,是不二选择。通过以上税收政策、制度的改革作用,引导对外贸易,外国资本流入运行在均衡区间,让以外贸推动的经济增长转向内需型经济。由于我国的对外贸易大多以加工贸易为主,在出口中,一大部分份额是由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完成的,而这些企业由于享受各种税收优惠,有能力大打价格战,成为中国低价倾销的主力。外资在中国享受着超国民待遇,负担着比内资企业低得多的企业所得税,严重压抑着内资企业的生存环境和创新能力,不利于先进技术的使用。同时制造大量的真内资,扮成“假外资”在国内缴纳低税费。而外资不断流入国内,特别是没有先进技术、管理理念的烂外资。这种种都不利于经济的宏观调控,两税合并是应有之议。

此外,今年的房地产市场也是越调控涨得越厉害,房价大幅上涨,某些大城市过万元每平方米的房价,已经成为压抑社会消费的“一座大山”。由于土地政策使然,目前的发展商正享受着以前低价拿地、即期高价买楼的暴利过程。而真正买房者要承担者比自己年收入高十几倍的价格成为房奴,难堪重负。对房市,可以通过对房地产商征收暴利税,抑制高房价的不断蔓延,同时调整房地产行业的税负,改革土地供给中不合理的税负。另一方面,降低自住者的税负,降低其买房的成本,或许还能促进消费。要宏观调控,社会在进行再分配改革、缩小收入差距,而对交通行业,燃油税又是其中调整收入过高的一项利器。

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消费和劳动在国民收入中份额过低,社会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根本性上使宏观经济失衡,社会失衡。为改变这种失衡状况,国家推出一系列改革,包括宏观调控。在已有的措施中,行政手段调控经济,效果是每况愈下,而且并不符合市场经济的经济运行规律,需要减少使用。在对冲国际收支双顺差上,积极吸收多余流动性,抑制被动扩张性货币投放,压制信贷冲动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已多番使用,目前有待观察效果,且利率作为力度极强的双刃性工具,对经济冲击有多大应做好评估,而目前利率离中性利率区间也不远,可操作次数不多,在现行条件下,运用财政税收及制度改革,以改善经济的投资结构、增长方式、消费结构和外贸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解决宏观经济失衡状况。也许通过调整税收政策,配合价格改革,特别是在能源、公共产品上调整,会带来水、电、油、气等价格大幅上涨,增加人民负担,使物价面临上涨压力,但为了能让经济在长期中持持增长,优化消费结构,短期阵痛远比长期忍受宏观调控带来的混乱来得“健康”。

在税收改革方面可喜的是,近日已看到多方面的税收制度开始调整、改革。出口退税制度的调整,两税合并终于提上人大会议开始审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84209.html

更多阅读

近三年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2011-2013 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

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2011年10月18日,中共第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我们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

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宏观调控仍将适度宽松

 文/庄 健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今年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中,以GDP和工业增加值的实际同比增幅看,一季度中国经济延续了去年二季度以来的逐季走高、“V”字形复苏的良好态势。然而,面对接近12%的GDP增幅和日益升高的通货膨胀预期,也有

2016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2010年投资宏观调控政策展望

 尽管积极财政政策的总体基调不会改变,但很可能会发生一定的转变,即从主要依靠直接加大政府投资力度转向主要依靠减税来刺激企业投资增长  文/吴亚平  2010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为“十二五”时期发展奠定基

声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宏观调控应动用财税政策》为网友人走茶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