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企业新产品上市之前都有一个过程,新产品市场开发——新产品的市场运作——新产品的市场销售,而新产品是否能在短期占有市场,成败的关键在于不断的开拓新的市场,录求新的空白市场;市场营销和企业环境的配置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同一个问题,现在很多企业最关心的问题是从自身实力及行业现状考虑如何给自己的企业重新定位,从而在市场上取得成功。如果在一个非常好的环境,企业是否能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寻求空白市场的发展和新产品市场的突破,通过对行业现状及市场冷静的分析,如何让我们的企业在逆境中独立生存发展。
自从中国加入WTO以来,外资企业纷纷进入中国抢占市场,国有企业的改革及网络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中国市场上呈现出了四种相对独立、同时又相互影响的市场环境:垄断型、战略型、创造型和前沿型。每一种环境都有其独特的状态,由此产生一种带有自身规则、要求、参与者和竞争方式的市场结构。刚进入中国市场的外企业对本土化的运作不了解仅凭自身的实力,就能马上识别这些不同的市场环境。
在激烈而又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大多数企业的产品和服务都是根据顾客的要求加以设计及创造。同样,成功的企业也必须根据自己想要参与竞争的市场要求加以组织。如果是围绕市场设计一套营销战略和产品推广方案是远远不够的,整个企业必须拥有符合市场系统和企业环境的架构、文化和一整套内部体系。一旦企业有了适合市场系统和企业环境的架构,就会出现协同效应,对企业发展战略及市场运作和企业环境的创新体系统一实施和管理。
所有企业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中,结果却让人感到十分惊讶!从四种不同的的市场环境中我们能明白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最重要的又是什么呢?垄断型、战略型、创造型、前沿型,我们属于哪种类型呢?市场环境的变化使企业在竞争中不断的完善。
垄断型市场的竞争和市场难度最小。在垄断型中成功经营一段时间的企业统领并牢牢把握了属于自己的市场业务。它们有幸生产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首先是满足自己的想法,然后才考虑顾客。在垄断型市场中,顾客对行业的产品和服务有明白无误的需要,实际上往往是供不应求。
这些企业凭借高利润带给它们充足的资源来统领市场,通常可以战胜新来的竞争对手。大规模广告攻势、专利诉讼、短期迅速降价和其它昂贵但非常奏效的战术,会将任何试图染指市场的对手挤走,目前垄断型市场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中国石油公司通过石油的采购和开发建造自己的市场;微软公司(Microsoft)通过稳步改进其现有产品,而不是引进新产品,仍维持着它的帝国。
垄断型企业,它的存在是建立在别的企业无利而死的基础上的,如同森林中的狮子。卖饮料是比较简单的事,但做得好了也能做得很大,就像大象。这给我三个启示:做企业第一是不争,不企图吃掉别人。我们不去寻求垄断的机会,不把自己的存在建立在别人痛苦的基础上,而是力求让所有的消费者、股东、员工以及社会各界都喜欢我们,认为我们是个不错的公司,大家都需要你。老子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就是这个道理。第二,保护机制要好。不要让别人轻易伤害自己,像大象的厚皮。第三是,不去惹事,但有事决不能怕事——大象在狮子面前绝不是弱势。
战略型市场的竞争虽然激烈,但却不太复杂多变。这种环境中的企业集中精力改进效率,降低成本和浪费,并努力耍弄聪明的小手腕,让自己销售的产品跟别人有所差异。顾客期望企业持续不断地提高质量,而企业的重点是尽可能迅速而便宜地向尽可能多的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在战略型环境中,企业两线作战:既争夺销售量,又争取获得顾客的青睐。大多数新产品在为人熟知、接受和使用后,都会滑入这种市场环境。随着产品的制造变得越来越简单,上市变得越来越容易,行业成员渐渐合并,以追求制造利润。
创造型环境中的企业包括那些知名品牌,比如家乐福和沃尔玛,这两家公司在零售行业已经争斗了几十年。而MOTO、三星和诺基亚则通过流行款式及品质作为差异化因素相互竞争。
在前沿型市场环境中,企业无时无刻不面临质量、顾客满意度和价格的压力。手机市场在超越型环境中经营已经旷日持久,类似的还有彩电、MP3和其他的电子产品。 在这种市场中,大多数企业的产品不久前还跻身前沿,而现在却要接受市场的优胜劣汰。先前受专利保护的产品如今要跟新的仿制品竞争,这些仿制品巧妙地利用技术绕过专利。最终,胜者出头,败者出局。
前沿型市场的大多数产品为新产品。这些产品中的相当一部分创造了自己的利基市场,并在某些情况下诞生出全新的行业。利润通常颇为可观,但进入并服务于这种市场,往往很困难。在前沿型环境中开展经营往往前景难料,风险巨大,带有投机性质。然而有些企业,比如奶粉行业中的惠氏公司,开发出了极为成功的新产品上市流程,能够先对手一步进入市场,相当迅速地获取超额利润。
如果企业要生存、成功并迈向卓越,就必须遵循各自独特的战略方式。简而言之,对可口可乐有效的方式却会给亚马逊(Amazon.com)带来灾难,反之亦然。的确,企业的组织必须适配其所处的市场环境,才能具有活力,从而决定企业的命运。 不少企业缺乏这种适配,导致了遍布企业方方面面的诸多冲突和不满。结果,员工往往很难发现自己的工作有什么意义,也很难对经营目标有什么投入。企业的行动缺乏目的,最终陷入大规模的内部混乱。
企业对市场环境的适配,很少是出于巧合;企业领导者必须对市场动态具备清晰准确的认识,才能有意识、有效地加以应对。但适配不仅仅指对市场条件作出反应,它还是企业员工合作、决策、沟通以及通过其它方式彼此联系的结果。它也反映了企业的架构方式,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重视什么,轻视什么,以及企业资源配置的决策。
任何企业在经营和市场环境中的条件都在不断变化,有时候较慢,有时候则疾如迅雷。因此,企业时刻准备新市场的研究和开发,改变企业新产品上市的阻碍,从而不断寻求新的市场和与众不同的创新方式。 当你的企业和市场配合得当时,整个体系中会流贯着"正确"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