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种角度看改革是分为两部分的,一部分是中央内部的改革,一部分是关于地方政府治理及地方各项改革.

我认为地方改革不同于中央内部改革.因为中央有大批高素质能力强的政治家,经济学家,法学家,中央及国务院制定的政策,他们可以发出很强的声音,同时他们有很强的监督权,而且他们的建议和意见也易于被中央所接受,所以我们经常他们的声音,听到他们为人们呐喊,为充当民意的代表,因此可以说中央内部的改革力度还是很大,但在地方上却存在一些问题,如我们经常听到政令不通的声音,也即中央已制定了一些政策,特别是惠民政策,而这种政策由于惠民,所以往往损害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因此出现阻挠改革的情况,表现在地方不执行中央的确定或者阳奉阴违,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除了最根本的利益原因以外,我认为还与地方缺乏象中央拥有的各类专家,这就缺乏了巨大的改革的动力,因为在这个话语途径有限,话语权很难保障的今天,许多人民群众是很难掌握有效的诉求渠道的,而这些专家不一样,他们一有身份,二多有正义感,最重要的是他们有长期的经验;同时即使在一些地方有一些专家,但能力远没有中央专家强,同时他们发出的声音常常被淹没,有时提建议还冒着丢工作的生存危险,久而久之,他们变得随波逐流,这样地方改革在许多农民缺乏信息和知识的情况下而停滞. 目前在一些地方地方势力与官员纠集在一起长期称霸,我建议长期开展清理地方恶势力行动,同时采取有利政策促使更多的专家扎根农村,同时给他们说话的声音,另外在干部提升方面不应遵循上级主要领导决定制,应建立多元确定机制,这样才不至于使一些官员眼睛一直向上,而应改成主要眼睛向下.我认为二十一世纪,如果不把农村即基层各项改革推进,中国经济依然会发展,但未来经济发展的活力不会很强,经济也很能实现更快增长,因为从边际的角度看,他们的边际效率很大,也即更具可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