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理工科大学生 提高理工科大学生审美素质的对策



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在经济突飞猛进、竞争愈加激烈的今天,社会对高科技、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审美教育对于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人们已逐步认识到人类的自我完善、社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审美这个中介。美育卓越的教育品质将成为教育进步的标志,成为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全民素质、造就创新人才的一个根本因素。

  一

 第五届理工科大学生 提高理工科大学生审美素质的对策
  理工科大学是培养我国高科技人才的摇篮,更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摇篮。因此, 理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审美素质是人才的基本素质之一,是通向成功之路的桥梁,审美素质教育在理工科大学生健康成长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是理工科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大学时期是对理工科大学生进行审美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理工科大学美育的任务是以自觉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理工科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其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引导他们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美好心灵,促进德、智、体、美、劳等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从而培养和谐完美的人格。理工科大学生只有具备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才有可能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才有可能使情感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升华,自身得到美化,提升人生境界。理工科大学生可以通过审美理论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将文科的感性思维和理科的逻辑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审美修养,发展创造能力,强化感知能力,丰富想象能力。

  二

  提高理工科大学生审美素质是由理工科大学生审美素质薄弱的现状所决定的。受理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社会需求等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理工科大学教育中,由于应试性和专业性的偏向,存在专业教育实,素质教育虚,功利教育实,人文教育虚的状况,使理工科大学往往倾向于培养专业性人才,而忽略了大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使得他们的审美价值观和审美理念等有所欠缺,这些都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由于特殊的专业特点、发展方向和校园氛围的影响,理工科大学生也表现出与文科大学生不同的特征。理工科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审美素质正在逐渐形成,对美的追求非常强烈。但相比文科大学生而言,理工科大学生的艺术才能、感性思维较为欠缺,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和发挥。他们缺少敏锐的感觉、直觉、顿悟、灵气,看问题、做事情往往呈现出模式化、程式化,这使得理工科大学生高能力低素质的状况普遍存在。在现实生活中,理工科大学生学习就业的压力大,他们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到专业学习和各种可以给就业带来优势的“考级”、“考证”上,导致他们成为经济意义上、工具意义上“单向度的人”,影响了他们创新能力和专业素质的提升,加剧了他们的心理失衡,影响着他们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理工科大学生的审美境界、心理状态、意志程度、人生态度、人格素质等方面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些问题, 这些都束缚和制约着其向高层次方向的发展,折射出理工科大学生审美素质的缺失。鉴于此,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审美素质就显得非常有必要,甚至至关重要。

  三

  高校美育能起到保证人才发展方向,促进理工科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因此,理工科大学应该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同时,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加强审美素质教育。提高理工科大学生审美素质的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确立以美育人的指导思想

  美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完成美育的任务,理工院校的领导者和教育者,必须充分认识到美育对理工科大学生的重要性以及它在理工科大学生素质中的作用,把美的理念灌输到理工科大学生教育的全过程、全方位。必须确立“立美育人”的思想,让美育成为“立美育人”的一种“大美育”形态,实现教育过程的审美化,美化学生心灵,实现受教育者身心的和谐发展。学校要建立完善美育工作管理体制,成立由校长负责的美育工作指导委员会,加强对美育工作的指导和决策。学校还应成立美育教研室,负责全校美育教学和研究等日常工作,指导审美实践活动。

  由于对美育价值的认识不足,在理工科大学目前还没有统一完整的美育体系,这无疑对理工科大学生的审美素质的提高极为不利。要改变这种状况,有效地实现美育价值,必须加强美育的常规建设,使美育进入学校的正规教育教学和管理系统,在课程落实的基础上形式多样地进行美育,提高美育质量。

  2、加强美育理论建设

  美育首先是一种知识、理论的教育,美育理论为人们的审美提供必备的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只有具备了相应的美学知识,了解了什么是科学的审美标准,什么是高尚的审美情趣,才能树立正确的、健康的审美观,对美育产生理性的认识观,自觉地开展审美自我教育,提高审美素养。大学阶段是人生中审美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要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审美理论知识教育,开展美育理论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感知力和鉴赏能力,又可以提升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使他们掌握指导审美实践的武器。因此,理工科大学生除了努力学好专业之外,还必须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审美理论知识,以此来增强和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质,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审美的时代要求,真正体现出未来建设者所应具有的内在修养和外在形象。

  3 、构建完善的美育管理体制及课程体系

  高校是大学生接受科学、系统的思想文化教育的地方,也是系统接受美的熏陶的场所,课堂教学是理工科大学审美教育的主渠道和重要途径。因此,在理工科大学生审美教育工作中,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理工科高校美育要主动向学校教育领域渗透,尤其是要渗入到学校各类课程的教学中。

  理工科大学应大力加强构建完善的美育管理体制及课程体系,尽快建立科学的审美素质教育综合考评体系,进一步挖掘潜力,开设学生受益面大、接受性强的分类审美教育课程,这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地接受审美知识、参加美育实践活动,又能够极大地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他们的美学知识和各项技能,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从而使其审美素质得到提高。

  一要整体优化教学计划课程结构,发挥第一课堂的美育功能。美育因素蕴涵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寻找、利用本学科专业教学内容中丰富的审美因素,引导学生创造出新的审美意象,从而感受美、热爱美、追求美。同时教师要注意在授课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二要注重审美艺术课程的建设。理工科大学的部分管理者由于办学的功利性,认为理工院校培养的是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性或应用性人才,没有必要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人文学科选修课,尤其是美育课的建设上,导致美育课程,尤其是美育理论与艺术欣赏有机结合的课程开设有限,没有较多的美育课程可供学生选修或必修。理工科大学要设置科学合理的审美艺术教育课程,把一些审美艺术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保证一定学分和足够的课时,严格考试制度,凡列入的教学计划要有明确的要求以及措施。在审美教育课程类别上,要统筹兼顾音乐、美术、文学、影视、戏剧、舞蹈等几大艺术门类,开设音乐鉴赏、美术欣赏、艺术欣赏、美学基本原理、审美教育原理等课程,系统、科学、合理的为在校学生设置相关学习内容。

  三要系统开设美学专题讲座。理工科大学要结合大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讲解,充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大学生从理论上明确美的本质与特性、美的欣赏与判断的标准、美的创造的一般规律等基本问题,比较系统地获得美学和审美方面的理论知识。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适宜地开设美术欣赏、文艺欣赏等专题讲座,以多样化的内容和形式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在活动中展示他们的青春美,使校园形成良好的审美艺术教育氛围。

  4 、加强美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审美素质

  美育教学需要教师具备深厚的美学理论基础,宽广的人文知识及多方面的艺术修养。而目前理工大学美育课程开设难度大,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承担美育课程的教师,要么是学习哲学、中文等专业的教师,艺术素养常有所欠缺;要么是学习艺术专业出身,缺乏必备的美学、人文理论素养。因此,迫切需要进一步优化美育教师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美育教师队伍。

  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传授者,也是社会思想、道德风尚、审美价值的传授者,教师的审美修养和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审美情操。只有教师本身具有美的品质,才能培养出具有美的人格的学生。同样,理工科大学的各门学科都汇聚着人类探索自然和社会的美的精粹,但是有不少学生认为各学科教师在授课时所体现出的仪表美、语言美、科学美有所欠缺。因此,各学科教师都必须用审美和美育知识来丰富自己,都应该成为美育教师,都应该遵循美的规律,按照美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将美育贯彻到整个课堂教学当中,通过老师的仪态美、语言美和传授知识的科学美等来感染学生,使受教育者在接受专门教育的同时,也受到美的教育,把对受教育者完美人格的塑造看作是自身审美人格的完成。

  5、发掘第二课堂的美育功能

  高校美育不仅涵盖于课堂教学,更应充实在各种课外活动之中。将美育与第二课堂实践相结合,能够开阔学生审美的视野,多环节全方位促进美育整体效应。理工科大学应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大学生参与审美活动,加强对二级学院和班级文化活动的指导,让更多的人都能参与到活动中去。同时举办好每年全校性的科技文化艺术节和体育文化活动, 组织学生开展以提高素质、陶冶情操为目的的一系列活动以及其他单项艺术教育活动,如电影节、 演讲比赛、校园演唱会、舞蹈比赛、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等。理工科大学生可在参与各种社团活动过程中,增长见识,扩大视野,活跃思想,丰富审美感受和体验,潜移默化的影响自己的审美观念,为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审美情趣等创造条件。

  实现学校美育不仅涵盖课堂教学, 理工科大学还可以利用校外教育资源, 通过有计划的组织大学生到博物馆、美术馆参观历史文物、美术作品,到音乐厅欣赏高雅艺术,游览名胜古迹等,把审美教育延伸到校外。通过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大学生在审美的体验和精神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 能潜移默化的形成积极健康的审美观,培养和提高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利用第二课堂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审美素质教育,必须进行组织和引导,做到目标明确,指导得当和持之以恒,不能放任自流。这样才能发挥第二课堂的美育功能,使第二课堂的各项审美素质教育活动收到预期效果。

  6、营造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

  美的环境是一种长期起作用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力,,是推进审美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校园文化是学校整体活动的核心,它以一种无形或有形的力量感染、启迪着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情操,发挥着强烈的渗透功能,对理工科大学生的审美素质的影响不容忽视。理工科大学应努力营造一种与审美素质相适应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优化校园文化建设,用高雅的校园人文环境来陶冶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全方位地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审美素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一方面要美化校园的自然环境。校园总体布局要合理,给人以青春的活力和美的享受。校园建筑物要有个性特色,风格高雅,道路整洁有序,花草树木、亭台楼阁、湖泊山石等自然景观美观大方,具备读书长廊、体育锻炼、文艺表演等美育实践场所,形成一个优雅、整洁、令人心旷神怡的学习生活环境。

  另一方面要营造高雅的校园文化。高雅的校园文化有益于学生的健康,有助于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对其行为、心理等方面起着良好的影响,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审美素质。校风和校训,以及师生共同遵循的行为习惯、价值观念以及审美情趣等校园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习惯。教室、走廊里可以悬挂名言名句,也可以悬挂名家名作,以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来美化环境,从而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创造一个良好的审美情境。

  校园文化还是教学美育的延伸和补充。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精神,能逐渐陶冶和形成大学生的完美人格,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理工科大学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将校园精神文化渗透在各项活动中,倡导高雅文化,净化校园环境,开展高雅文化进校园活动,每年可请高水平文艺团体来校演出,让严肃高雅的艺术筑起校园文化的殿堂。高雅艺术进校园, 既能巩固课堂教学成果,也能进一步拓宽教育内容,提高审美教育的有效性。对网络文化、流行文化要加以引导,加强管理,做好流行文化的宣传,介绍,提高广大大学生的鉴别能力。加强校园文化活动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对学校图书馆、校园网、教学楼、学生公寓、食堂、文艺体育活动场所等建设的投入,给老师、学生提供更多交流的场所、活动的空间,塑造优美的校园环境,烘托浓郁的人文气息,让学生在优美、温馨的环境中学习成长成才。

  总之,理工科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一种文化的生成过程,如何运用美育来重点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已成为高等教育中一项重要和长期的任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8373.html

更多阅读

声明:《第五届理工科大学生 提高理工科大学生审美素质的对策》为网友赤脚踏两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