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近日在其网站上开辟“我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言献策”专栏,网址是www.ndrc.gov.cn,面向全社会征求医改意见和建议。发改委在建言献策专栏开栏话中透露,国务院有关部门正积极开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研究工作;卫生部10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医改的目标是要探索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医疗卫生体制,绝不可能简单照搬其他国家的模式,中国医改不存在“模式之争”。(10月11日《中国青年报》)
自去年7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宣告医改失败后,新医改信息可谓纷至沓来,面对看病难,百姓开始怀疑新医改存在认识上的错乱和相关部委推诿打架的可能。现在,异常难产的新医改在今年国庆节前的10多天内传出的阵阵“拌嘴”之声,似乎印证了百姓的这种担心。
于这样的医改信息面前,我们容易看到中国医改里的中国足球式的怪胎痕迹。今天“学英超”,明日“追德甲”,最后还有可能弄成英国的躯体、德国的四肢、美国的脑袋,再渗入点中国国情,于是,即便我们学到了“火星式”的改革模式,或许最终也会将中国医改弄成一个“四不像”的怪物。
笔者认为,当前重制医改应首先廓清“医改主旨和核心”。为何要医改?是因为10年医改失败几乎让中国公民“为‘医’消得人憔悴”,一个原本还不错的家庭,就因为成员中一人得了大病,就会“医垮”这个家庭的经济基础。试问,这不是一个国家民生设置思维上的偏离是啥?所以,改革的主旨就是要让百姓尽快回归看病易。
在我看来,新医改要成功,至少还需挑破三层窗户纸:其一,为避免新医改再度闭门造车,还需进一步疏导自下而上、由上至下的言路。发改委这次率先网上开门纳谏,这是现代政府善政的一个好的起端,但还需保障措施的跟进。比如,以什么样的意识引导去问计于民,是主动开门纳谏还是被动走走“问计过场”,如何充分保障立体性、广泛性地接纳社会各界的真知灼见,“计”到了改革者的案头,又将以一种什么样的制度让制度设计者付之于重制行动中等。
再者,打破干群不平等的医卫保障格局,坚决清理取缔干部与工人、农民不平等的医卫福利待遇制度,实现干群平等医疗保障待遇。必要时应立法铲除这些存在已久的特权,这是我们大力构建和谐社会之必经之路。我们来看中科院披露的调查:在我国政府投入的医疗费中,80%是为850万以党政干部为主的群体服务;他还透露,全国党政部门有200万名各级干部长期请病假,其中有40万名干部长期占据干部病房等,一年开支数百亿元。这层窗户纸很厚,但它同时也是我们重制医改必须跨过的,因为它牵涉到下一步行动的指向。如果改革者自身享受着不菲的医保待遇,那么,制定改革的驱动力就不会太大。
第三层窗户纸是,医药厂商和医卫部门应彻底脱离市场化,严格统一药品限价(成本价),由国家实行所有药品的专营专配,统筹计划管理,该补贴的由财政全额列支,由此剥离医药灰色交易的一切平台,让医疗机构回归到它的公益本位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