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世界闻名的长寿之乡——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相关链接] 巴马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西北部,总面积为1971平方公里。巴马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这里居住着壮、瑶、汉等12个民族。二十世纪20至30年代初,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组织和指挥如火如荼的革命武装斗争。巴马是世界著名长寿之乡。据第二次到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巴马百岁以上寿星占人口的比例之高都居世界五个长寿区之首。
![巴马瑶族自治县 走进世界闻名的长寿之乡——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9140033014725.jpeg)
名符其实的长寿之乡——巴马1991年11月,在日本举行的国际自然医学会正式宣布:中国广西巴马县成为继原苏联高加索、巴基斯坦罕萨、厄瓜多尔比尔卡班巴和中国新疆之后的世界第五个长寿之乡。aihuau.com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该县有1958位80至99岁老人,69位百岁以上的寿星,其中年龄最大的135岁,每10万人中有百岁以上长寿者30.8人,居世界第一。巴马为什么没有高血压?国家卫生部在内的众多医学机构还发现这样一个情况:生活在广西巴马的瑶族人民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非常低,而且几乎没有高血压。研究表明,这与瑶族人民居住环境和饮食习惯息息相关。历史上瑶族先民的生活环境十分恶劣,为了生存,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瑶族医药,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喝山绿茶。有文献记载,五百多年前,大明山周围居住着原始的“吃茶人”在宋代周密的《齐东野语》、苏颂的《图经本草》、沈括的《梦溪笔谈》以及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都有相关记载。就是因为瑶族人民把山绿茶当茶饮用,所以瑶族人民患病机率少,因高血压、心脏病而死者从未见提及。山绿茶——养育一方长寿很久以前,在桂西北的大山老林中,瑶族人们用勤劳和汗水浇灌并建设自己的家园。然而,他们的这一切却引起代表嫉妒邪恶之神的妒忌。邪恶之神满怀恶意的种下诅咒,于是灾难降临到善良的过山瑶人的头上。一天,他们纷纷感到身体不适,头痛目眩、面颊发红、青筋暴露,勤劳的过山瑶人再也不能象以往一样到田间劳作,人们的生活日渐艰辛,美丽的家园逐渐荒败。这时,一个美丽勇敢的瑶家少女挺身而出,她发誓要拯救深受苦难的家乡人们。她踏遍桂西北的山山水水,遍寻草药,为乡亲们解脱苦难。少女的真诚感动了上苍,一时间天地震动,圣洁的光芒泽被着桂西北的山山壑壑,一种神奇的树纷纷植被于深山老林之中,这就是山绿茶树。瑶族人民把山绿茶当茶饮用,所以瑶族人们患病机率少,因高血压、心脏病而死者从未见提及。世界卫生组织对大明山的考察发现,居住在大明山周围的瑶族人民,平均寿命比其他地区的要长许多,其中,大明山北面的巴马瑶族自治县就被世界卫生组织评为“世界长寿县”。使巴马没有高血压病例记载的长寿树——生长在巴马海拔800米高山上天然野生的巴马山绿茶树,成年山绿茶树一般高10--15米,结红色果实,不同于平时我们常见的绿茶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