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回顾了迄今为止关于国际贸易研究的各种理论、观点并对之进行了分析,指出目前的国际贸易理论尚不足以解释加工贸易的成因和发展,其原因在于加工贸易虽然属于产业内贸易的一种,但贸易的各方并不处于平等地位。为了解释加工贸易的成因,本文从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以及技术进步所引致的交易成本减少、产品模块化出发,从跨国公司以及全球价值链的角度分析了国际生产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指出加工贸易正是跨国公司在这些条件下在全球分布价值链、配置资源以达到长期收益最大和风险最小的结果。本文还介绍了全球价值链的分布和控制,并指出,由于全球价值链受到跨国公司的主导和控制,因此,加工贸易的转型和升级必然带来全球价值链的变动。这样,发展中国家在对加工贸易进行转型和升级时,需要分析转型和升级带来的价值链变动情况及其成本和可行性。
关键字:加工贸易、转型与升级、价值链、外包
作者简介:孙楚仁,男,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国际经贸学院讲师,201620;
沈玉良,男,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国际经贸学院教授,201620;
黄蕾,女,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201620。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The Generation Cause of Processing Trade and Its Transition and Upgrade
Churen Sun Yuliang Shen Lei Huang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 Shanghai Institute of Foreign Trade, Shanghai, 201600
Abstract: We review and analyze various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ies and point out that they can not explain the cause and development of processing trade, the reason of which is that the participants of processing trade are in unequal positions. To explain the cause of processing trade, we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 manufacturing system and show that processing trade is the result caused by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when they distribute value chains to maximize profits and avoid risks. As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control value chains, development countries are difficult to upgrade their processing industries and they need to analyze the change of global value chains, possibilities and possible routes when they decide to upgrade their processing industries.
Keywords: Processing trade, upgrading, value chain, outsourcing
第一节 加工贸易增长与经济增长
近年来,我国的国际贸易迅速增长,整个贸易的进出口总额已经由1981年的750.71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95558.97亿元,平均年增长率为22.38%。与此同时,我国的加工贸易[2]进出口总额也由1981年的42.63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45550.05亿元,平均年增长率为33.72%(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贸易数据,在考虑了汇率因素后用指数平均法计算得到)。这个结果表明,在我国国际贸易的增长中,加工贸易的增长比一般贸易的增长更快,而其对国际贸易增长的贡献也更大。许多研究者测算对外贸易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如张亚斌等,2003;林毅夫等,2001;魏巍贤,1995;赖明勇等,1998;赖明勇等,2003;沈程翔,2003;许和连等,2002a;许和连等,2002b),对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考察有(刘林忠等,2003;孙楚仁等,2006)。综述性的文献参见魏巍贤(1999)和沈程翔(1999)。林毅夫等(2001)则对我国对外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对外贸易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应该为1%的结论。孙楚仁等(2006)则考虑了进口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不同作用,利用联立方程组的方法估计了加工贸易对我国增长的贡献的估计,该估计结果表明,自1981年至2004年,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总体为-0.34%,即加工贸易负增长10%,国民经济增长0.034%。就分阶段而论,从1992年到2004年,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总体贡献为2.59%,即加工贸易增长10%,国民经济增长0.259%。这些结果表明,加工贸易对我国总体经济增长和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都是很小的。
第二节 关于是否发展加工贸易的不同观点
针对我国加工贸易发展迅速但两头在外、大进大出、贸易利益微薄的情况,理论界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不应该发展加工贸易,其理由是加工贸易的贸易利益微小,而且会引起我国对外国的贸易依赖、各种贸易摩擦、飞料走私、挤压正常贸易等问题,并且会导致我国技术创新缺乏,影响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叶克林,2001)。这种观点认为中国的经济应该走“开发主义模式”(李蕊,2005),即主张中国应该放弃加工贸易,走“微笑曲线”的道路,搞技术研发和品牌战略,利用我国的大市场培植大企业,掌握核心技术,同时大力发展服务业和技术含量高的第三产业。这种观点认为,中国的广大的内部市场使得全球各国和地区的产业升级换代的国际大转移的传统模式完全可以在中国内部发生和完成;另一种观点则是“贸易主义模式”(李蕊,2005)。这种观点认为,尽管加工贸易会带来前一种观点所述的问题,但加工贸易的发展很好地解决了我国的就业问题(张华初等,2004;郝洁,2004;张旭宏,2004),适合我国资源不足、劳动力具有比较优势的国情,因此我国最大的优势仍然在制造业,只有利用跨国公司的先进技术和劳动力,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把制造业发展成工业化的中心环节,加快资金积累和人才培养,并通过加工贸易的技术外溢来获得技术进步,才能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宋全成,2003)。而且,在产业内贸易日益成为全球主导贸易模式的今天,发展加工贸易对于提升我国的产业内贸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隆国强,2003;李蕊,2005)。
第三节 国内关于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和升级的研究及主要观点
针对目前我国加工贸易利益微薄、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的现状,不少研究者提出了我国加工贸易升级的对策。这些对策主要有三类。第一类对策认为,要使我国加工贸易获得更加良好的发展,需要在管理政策(利用各种政策工具、加大立法、控制加工贸易规模、推动加工贸易向中西部转移等)和管理模式上加强对加工贸易的管理,加强对加工贸易的审批、监管、对加工贸易企业分类管理、建立加工贸易的促进体系、推动加工贸易向西部转移等等(张旭宏,2004;闵天,2000;金志刚等,2005)。第二类对策则认为,要使我国加工贸易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必须延长加工贸易产业链在中国的价值链,形成“深加工结转”,为此,可以使用加工贸易中间产品进口替代战略(廖涵,2003;徐剑明,2003;张丽平,2003)。第三类对策则集中考虑了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和升级问题。这类对策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是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迅速在新兴产业中占据一席之地的。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分工更加细化,从产业间分工转为生产环节的分工,每个国家的比较优势不仅体现在某些产业,而且更多地体现在某些生产环节。因此,我国工业化的任务应该从以往的推进产业升级转变为推进产业链条升级。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的台阶为“简单的组装->复杂的组装->零部件制造->零部件研发->最终产品研发->自由品牌产品的研发、设计和生产”,并使加工贸易向流通环节延伸,逐渐建立全球的营销网络,形成产业集群。为此,政府需要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体制环境,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政府效率、提高政府政策稳定的透明度、形成产业配套,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隆国强,2003;王子先等,2004;崔大沪,2002), 发展多种区域合作,推动加工贸易的产业升级(隆国强,2003;潘悦等,2002)并且制定长期的产业发展政策(马强,2005),或者采取逆比较优势战略,发展重要的战略性的产业,使这些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第四节 国内加工贸易(转型和升级)研究的不足
显然,就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产业技术水平低、经济发展资金缺乏的历史和现状(张婧,2003)来说,发展加工贸易,对促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的积累,缓和劳动力就业,推动我国工业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前面的研究在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加工贸易的转型和升级战略方面给出了比较有意义的论述。但是,这些研究在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上的论述显得过于抽象且未考虑转型升级的可行性,它们没有考虑到如下两点,一是我国目前所处的国际背景是经济全球化,在这种开放的经济环境下,全球贸易和生产的发展使得国家在贸易、投资和全球生产中的作用日益降低(Feenstra, 1998),这使得任何国家企图通过贸易保护来发展某些所谓的战略性产业将会受到种种国际规则的限制甚至是其它国家的经济制裁;更加重要的是,由于各国政策的自由化、技术的迅速变革、竞争的日益增加和成本与风险的不断增加,跨国公司通过产权性和非产权性的关系推动了加工贸易的产生,促进了产业全球化。跨国公司不断通过全球公司治理、全球价值链的组织和分配以及地理分布的调整,控制和提升加工贸易产业链的核心(或者主导)技术、参与加工贸易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因此,加工贸易中产业链各个链节上价值分配的决定、产业链长度、产业链转型和升级也主要由主导产业链的跨国公司决定( 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Gereffi and Memodovic, 2005;Memedovic, 2005)。同时,在生产全球化的今天,各国为了利用跨国公司构建的全球网络,展开了残酷的吸引国际投资的竞争。这种现实决定了,即使发展中国家有技术推进配套产业的发展,延伸加工贸易价值链,获得更多附加值,但这种升级只是和其它发展中国家的竞争获得的;发展中国家不大可能通过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来获得足够的技术并接近核心技术,从而提升自身在价值链中的地位。一旦跨国公司面临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的威胁,跨国公司可以利用其品牌、国际营销网络以及先进的技术,遏制这种升级,或者进行产业转型,从而使发展中国家面临巨大的成本沉淀和市场沉没的风险。这种逻辑表明前面研究中所论述的产业转型和升级战略是否可行还值得论证,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到底起什么样的作用以及作用有多大还有待论证和考察。事实上,前文关于产业转型和升级的研究基本上停留在文字陈述阶段,而没有就一国的加工贸易转型和升级战略所引起的加工贸易产业链上各链节的变化进行系统考虑从而定量考虑、分析和计算,而对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仅仅停留在局部的比较静态分析层面。因此,是否应该在我国继续发展加工贸易、加工贸易应该在贸易中处于什么地位、如何管理和发展加工贸易、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起何种作用仍然是需要重新考察的重大的未解决的基本问题,而这些问题对于我国国际贸易的长远发展战略的制定、对于我国经济长期持续稳定的增长、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五节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及其应用于加工贸易研究的不足之处
要解决这个问题,类似经典国际贸易对此问题的考察,我们类似地需要解决如下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加工贸易产生的基础即原因是什么;第二个问题是,加工贸易的贸易利益分配是如何决定的;第三个问题是,不同国家的加工贸易的模式是如何决定的。只有解决了这三个问题,我们才能更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的加工贸易在国际加工贸易中的地位,理解加工贸易目前利益的分配格局,明确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和升级的可能性。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制定长远的加工贸易发展战略,通过各种政策和管理手段加强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国际贸易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发展至今,解释国际贸易的成因、贸易利益的分配以及贸易模式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见Salvatore,(2004)、 2000 Report of the United Union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以及其中包含的文献)。一是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后经哈勃勒以及更多的经济学家发展完备),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在于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相对比较优势,每个国家都可以通过专业生产并且出口本国比较优势较大的产品,进口本国比较优势较小的产品,从而达到福利最大化。赫克歇尔、俄林和萨缪尔森进一步用要素禀赋理论解释了存在相对比较优势的原因,并用它来解释贸易利益的分配。他们认为比较优势的产生受到不同生产要素在不同国家的资源中所占的比例(反映生产要素的相对充裕程度)以及不同生产要素在不同产品的生产投入中所占的比例(反映生产要素的相对密集使用程度)相互作用的影响,各国要生产并出口含有较大比例的在本国便宜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进口那些含有较大比例的在本国较昂贵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这种理论在解释国际贸易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成为国际贸易的主流理论。二是林德的偏好相似理论,用以解释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生在工业发达国家的大规模国际贸易。该理论认为产品出口的可能性决定于它的国内需求,两个国家的需求结构越相似,这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就越大,平均收入水平是影响需求结构的最主要的因素。该理论从需求角度分析工业国家之间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克服了要素禀赋从供给角度不能解释工业国家之间的贸易的不足。三是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国家之间存在技术差异,在激烈的竞争下,技术更新越来越快,发达国家为了延长技术的生命周期、获得更多的利润,会将国内一部分成熟的产品或其中的一部分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去生产,从而引发国际贸易。四是新国际贸易理论,最初由A. Dixit、V. Norman、K. Lancastes、Paul R. Krugman、E. Helpman、W. Ethier等在一系列论文中提出。该理论认为专业化带来了规模经济效应,导致规模收益递增,而全球化经济竞争不是完全竞争,而是不完全竞争。在此基础上,新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原因在于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各国不必仅仅利用其要素禀赋的差别而从事专业化和国际贸易,它们还因为规模经济带来了专业化优势的收益递增而从事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收益递增而不是比较优势驱动的。在一定程度内,谁生产什么是历史因素、偶发事件和过去的政策的产物,而不是国家资源和能力的根本差别的产物。该理论解释了很大一部分例子,如日本、韩国的国际贸易。近年来,杨小凯(Yang and NG, 1993)则认为,国际贸易的产生是国际分工的结果,而国际分工的产生取决于国与国之间的交易效率以及国际市场容量。以上理论都是解释传统的国际贸易即产业之间的贸易。而目前的加工贸易不同于传统的国际贸易,它属于上世纪50、60年代以来产生的产业内贸易的一种(强永昌,2002)。目前解释产业内贸易的主要理论引进了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以规模经济、产品差别化、消费者需求多样化以及各国的要素禀赋为基础,对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利益的分配以及贸易模式进行了解释(见强永昌(2002)及其中包含的文献)。
尽管加工贸易是产业内贸易的一种,但是它并不完全等同于产业内贸易。加工贸易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由跨国公司推动产生、跨国公司在加工贸易的产业链中占据支配地位,占据价值链的核心部分,把持产业链的核心技术。因此,尽管规模经济理论、要素禀赋理论、产品差异化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都可以用来部分地解释加工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利益的分配以及各国贸易模式的不同,但是这些解释由于忽略了传统贸易、一般产业内贸易和加工贸易的差异,因此可能出现若干偏差。事实上,传统的国际贸易以及一般的产业内贸易都隐含地假定了贸易国之间处于平等的地位,以国为单位对贸易进行考察,但这种考察应用于加工贸易时则不完全适用。因此,我们需要重新考察加工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利益的分配以及国家之间贸易模式的选择。只有把跨国公司和发展中国家在加工贸易产业链中的地位差异及作用差异考虑进去,才可能更加清楚和完全地理解加工贸易,并为我国制定长远的加工贸易政策奠定基础。
第六节 跨国公司的的全球经济行为、全球价值链与加工贸易的产生
6.1 现代加工贸易发展与跨国公司全球战略
加工贸易起源于20世纪50-60年代,由于当时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迅速上升,使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成为必要和可能。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产业转移表现出明显不同的特点(从而产生了现代加工贸易):
第一、跨国公司利用加工贸易来实现全球战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生产的持续增长,跨国公司正在扩大它们在不断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中的作用。根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最近的估计(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第1页),目前有大约65,000 家跨国公司,在全球有大约850,000 家子公司。这些公司的经济影响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加以测量。2001 年外国子公司占用大约5,400 万员工,1990 年是2,400 万;2001年它们的销售额达到将近19 万亿美元,是1999年世界出口额的两倍以上,而在1990 年这两个数字大致相等;与此同期,外流外国直接投资的数额从1.7 万亿美元增加到6.6 万亿美元,外国子公司目前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十分之一,世界出口额的三分之一。此外,如果考虑到全世界范围与非产权关系有关的跨国公司活动(如国际分包、特许经营、合同制造商等) ,跨国公司在这些全球性的总额中所占的份额甚至还要大。世界最大的跨国公司在这种形势中占据了主导的地位。例如在2000 年,最大的100 家非金融跨国公司(以Vodafone 集团、通用电气和埃克森美孚为首)占了外国子公司全部销售额和员工人数的一半以上。正是在上述背景下,现代加工贸易业务已经直接、间接地进入到跨国公司的体系之中,从而也使跨国公司内部之间的贸易不断提高,例如在日本的出口额中,出口给海外制造业子公司的中间产品所占比例已经从1994年的20%上升到1999年的29%,同样,在美国跨国公司的出口中,出口给海外子公司以进一步加工的中间产品所占比例从1989年的57%增至1999年的68%。由此可见,国际加工贸易业务是跨国公司实现全球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跨国公司采用现代加工贸易的主要形式是业务外包(制造业务外包与服务业务外包)。由于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跨国公司日益倾向于更加狭隘的专业化,它们把非核心的生产、营销、物流、研发乃至非主要框架的设计活动,都分别包给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或专业化公司去完成,以便利用成本和物流方面的差别,这不仅减少了固定投入成本,而且达到了在全球范围内最优利用资源的目的。有些公司甚至选择完全退出生产,让合同制造商去从事生产,自己则集中精力于革新和营销,主要的供应商和合同制造商本身常常就是大型跨国公司,配合它们的发包人在全球都有足迹,而且有它们自己的分包人和供应商。但是,跨国公司也越来越多地利用国家供应商和东道经济体的承包人。不仅如此,主要的跨国公司还正在与其它公司——竞争人、制造商或买方以及与诸如研究实验室和大学等机构达成共同革新的制度安排。
例如世界传统的通信设备制造厂商将通信终端产品的制造部分作为非核心业务外包给专业的电子承包制造商EMS以求降低运营成本,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据预测,这一市场预测潜量约为8000亿美元,目前电子制造业外包市场规模已占全球外包业务总量的40%以上。另据IDC市场调研报告显示,全球IT外包业务在2003年达到1510亿美元,预计到2004年将达到3600亿美元,在未来的三年里,全球企业界对IT业务外包需求年平均增长率将达到20%左右。
服务外包既是国际加工贸易的一种新形式,也是跨国公司外包的又一重要内容,据估计,2005年跨国企业服务外包金额将达5600亿美元,2007年将达到1.2万亿美元。
第三、现代加工贸易是外国直接投资的重要产业,并成为推动东道国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一方面,现代加工贸易的产品从以前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服装、鞋和金属制品等产业和初级电子组装、测试活动,向电子、化学、运输工具以及机械等中间产品和零部件的生产活动转化,这几个产业是世界零部件和中间产品贸易中的最重要的部分,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从1986年的27%增至1997年的40%,这些加工贸易项目的引入,可以使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从轻纺产业转向重化工业的跳跃式转化。另一方面,世界产业市场越来越涉及由跨国公司统一指挥的整个生产体制之间的竞争而不是个别工厂或商号之间的竞争。全球生产能力转移也不再是个别企业的孤立行为,而是在国际生产的网络或体系的基础上,形成了以领导企业为核心,全球范围内相互协调与合作的企业组织框架。这样,只要产业中的一个领导企业进入到最低成本的区域,其他企业也将采用跟进战略,这种跟进战略使某个国家或地区形成产业集聚,使该国或地区产生跳跃性发展。
6.2 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的影响及其动因
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和全球化生产体系的构建极大地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形态和发展。跨国公司通过产权性和非产权性的联系,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出口额中占据了可观的比例。它们的作用遍布一切部门。在初级部门,除了矿产和石油之外, 跨国公司可以对在诸如食品加工和园艺等部门发展基于资源的出口,在制造业,跨国公司常常是面向出口的生产和营销,特别是最有活力的产品的生产和营销的领先者,在这方面,与营销和分销网络的连接是至关紧要的。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体系可以有各种形式,从涉及各子公司之间的公司内部贸易的那些由生产驱动的、基于外国直接投资的体系到由独立供应商组成的那些比较松散的,由买方驱动的、基于非产权的网络(如国际分包和承包制造) ,可贸易性服务的增加为出口带来了新的机会。印度的软件产业是迄今为止最著名的例子。随着全球价值链扩大到许多中低技术活动中,跨国公司目前参与制造品出口的全部环节。在一些低技术部门中,其他的参与人也非常活跃,而跨国公司除了建立它们的子公司之外常常起着协调地方制造商的作用。在不少技术复杂的活动中,跨国公司特别重要,因为贸易的很大一部分是其国际生产体系内部的行为。零件和部件的贸易,尤其是有活力的产业的零部件贸易,变得更加重要。这表明了一种日益走向与国际生产体系相联系的贸易专门化的潮流。世界贸易中最有活力的产品主要是在基于资源的制造业中,特别是电子、汽车和服饰等产业,跨国公司在这些产品的出口扩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其方式各不相同。在其他产品和产业,跨国公司也可以用类似的战略扮演相似的角色。
国际生产体系的成长反映了跨国公司对全球经济环境的突然变化——技术变革、政策放宽和竞争加剧——所作出的反应。正在倒塌的国际交易壁垒使得跨国公司可以将包括各种服务功能在内的生产过程的不同部分在全球进行部署,以便得益于成本、资源、物流和市场方面的细微差别。它们表现出一种无休无止的求索,想通过将它们的活动进行最佳地理布局来提高竞争优势。国际生产体系的崛起,与早年的跨国公司业务相比其不同之处在于:一、区域和全球规模一体化的强度;二、对整个体系的效率的强调。因此,全球市场越来越涉及由跨国公司统一指挥的整个生产体系之间的竞争,而不是个别工厂或商号之间的竞争。
综上所述,跨国公司扩大国际生产受到各种因素的综合推动,这些因素在不同的产业和不同的国家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其中三种力量是主要的推动力(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第7-25页)。首先是政策自由化,开放的国家市场允许各种各样的外国直接投资和非产权性安排。2001年,71个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法律进行了208 项修改,90%以上是旨在使得投资环境更加有利于内流外国直接投资。此外,2001年,97个国家参与缔结了158项双边投资条约,使得这类条约的数目到2001 年底达到2,099 项。同样,签订了67 项新的关于双重征税的条约。第二种力量是迅速的技术变革及其不断增加的成本和风险,使得各跨国公司必然要利用世界市场并且分担其成本和风险;另一方面,运输和通信费用的下降,使得将遥远的业务活动一体化以及为了寻求效率而在全球范围内运输产品和部件变得十分经济。第三种力量是上面两种力量的结果,即日益增加的竞争的加剧迫使公司探索增加它们的效率的新方式,其中包括尽早将它们的国际业务扩展到新的市场,以及转移某些生产活动以降低成本。竞争还使得国际生产采用新的形式、新的所有权和合同安排,以及将新的活动设置在国外新的地点。国际生产的变动和跨国公司全球投资的变动给各国资本形成、提高出口竞争力、扩大出口从而推动经济增长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6.3 全球价值链、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
影响跨国公司全球生产体系的形成和成长的核心内容是全球价值链。在这方面,三个核心因素是关键性的,即全球价值链的形成、全球价值链的治理和全球价值链的地理布局。跨国公司利用全球价值链在全球配置资源和进行生产的客观基础是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和市场容量(关于此内容,陈家勤(2000)中有比较详细的论述)。除此之外,技术的进步和各国制度(尤其是外贸制度)的变迁为跨国公司利用全球价值链在全球配置资源和进行生产提供了必要条件。下面我们逐一对这些因素进行论述。
6.3.1 规模经济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假定经济规模不变,但现实中大量存在的是规模经济。所谓规模经济,是指随着产量的增加,产品的平均成本不断降低。规模经济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
在存在内部规模经济的行业中,规模大的厂商比规模小的厂商更能降低成本,竞争的结果就会形成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在存在内部规模经济的行业中,内部规模经济的实现与市场容量有密切关系。一国能生产的产品种类和生产规模都受到该国市场规模的限制,对于那些人口较少,国内市场狭小但资本供给相对丰富的小国来说,要得到像生产汽车这样的比较优势,就需要一个能自由进行贸易的广阔的市场。国际贸易能克服这种限制,造就全球一体化的世界市场,各国能在一个比贸易前更窄的范围内从事某种产品的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同时通过从别国购买自己不生产的产品来扩大消费者可获取的商品的种类。
在存在外部经济的行业中存在更大的市场规模,大规模的市场需求促使厂商生产更多的商品,从而改进技术和雇佣更多的劳动力,这一方面会进一步推动市场规模的扩大,同时导致专业化供应商的形成和厂商专业化分工。这反过来也将进一步推动行业规模的扩大。
无论是内部规模经济还是外部规模经济,都意味着在既定市场规模和厂商生产均衡的条件下,市场的新进入者将面临高额的进入成本。在内部规模经济中,行业的新进入者需要占有规模以上的市场份额才能保证获得利润。在外部规模经济中,激烈的竞争将导致低利润率和高竞争风险。这意味着进入者在进入规模经济的行业中必须谨慎对待竞争的成本和风险。
应该指出,规模经济不仅仅表现在某个产品的整个生产上,也同时表现在某个产品的某部分的生产上(卢锋,2004)。随着技术的进步、运输成本的降低、产品生产和服务的标准化,某些产品(以及服务)的生产可以被分解到全球各地进行生产,以充分利用规模经济和各地的比较优势。而这恰恰是加工贸易产生的基础。
6.3.2 不完全竞争
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都假定产品和要素市场均为完全竞争的市场。但对于给定的某时间内的世界市场来说,市场规模是有限的。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如果市场保持完全竞争,则某些厂商将自由扩大产量、降低成本但不降低价格。当某些厂商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而其他厂商占有小于盈利规模的市场份额时,这些厂商将退出市场竞争,最终,市场上将仅存在达到规模经济的厂商,这样,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就被破坏了。因此,在市场规模有限和规模经济存在的情况下,或者厂商生产有差别的产别彼此进行竞争,或者厂商生产同一种产品并在规模经济之上进行竞争。但不论如何,都将导致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的形成。
当运输成本下降、技术进步从而使产品能分解成标准化的模块、存在规模经济的情况下,全球性的分工将转向产品内分工(卢锋,2004),形成以工序、区段、环节为对象的分工体系。应该指出,此处所说的产品不仅仅是指实体的产品,也包括服务产品,不仅仅包括直接涉及产品生产的所有工序、区段、环节等,也包括间接涉及产品生产的一系列价值增值的工序、区段和环节[3]。当产品生产模块化(包括工序、区段、环节等)、运输成本下降、产品模块的生产存在规模经济时,市场将趋向于不完全竞争。由于产品生产模块化,市场的厂商将集中于生产产品中的某模块,这使得某跨国公司试图垄断某一产品的生产的可能消失,市场转向产品模块的不完全竞争,也导致了全球贸易从产品间贸易转向产品内贸易[4]。
6.3.3. 市场容量
按照斯密命题,市场容量决定分工,市场容量是由分工网络的规模决定的。而网络经济则表明,厂商对分工进行决策时,分工网络的大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网络效应是指每个人的网络决策不但影响他本人的生产力,而且影响他人产品的市场, 因而影响他人的生产力。因此,每个人的生产力不但与他个人的努力有关,而且与参加网络的人数(网络规模) 有关,而网络规模又反过来由所有人的网络决策所决定。每个人选择职业和选择买哪些产品或自给自足哪此产品的决策就是典型的网络决策,它决定全社会的分工网络。在交易成本降低时,如果某一生产环节达到最低生产规模,厂商就会选择分工,这样分工网络就会变大。在观察到发达国家汽车等产品上的大量互相交换现象后,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一批国际贸易学者,从各国偏好的差异、产业规模经济、产品市场的不完全竞争角度揭示了产业内贸易的本质,这是国际贸易理论的一大突破。但是,产业内的分工还是建立在最终产品之上,只不过是在同种产品的种类、质量层次上进行的分工。而随着国际电子商务的兴起、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国际分工已进入到更深的层次,围绕着一类产品将它的零部件生产进行专业化分工,即垂直分离化分工,由此产生了加工贸易。分工网络因为技术的进步和制度条件的改善进一步扩大,由此带来了市场容量的进一步扩大。这种基于市场容量的考察也成为推动跨国公司分解价值链并在全球布置生产、配置资源的因素之一。
6.4 技术与制度
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国贸易政策以及全球贸易体系的变化使得跨国公司利用全球价值链、分解全球价值链从而在全球安排生产成为可能。从20 世纪末到本世纪初,随着生产技术和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 产品生产越发趋向标准化和模块化,这使得产品分解成许多标准的模块成为可能,由此推动了产品特别是中间产品的通用性,这使上游产业与下游产业之间的连接成本降低,从而促进了全球产业价值链体系的形成。同时,由于计算机通讯技术的发展,国际贸易也开始进入一个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这使得在全球进行生产的协调成本和交易成本大大减小,提高了国际贸易效率。国际贸易全方位信息化技术的出现的代表是电子商务的发展和贸易方式的创新,各类国际组织制定出不同类型的国际电子商务的实施方案,其中有联合国全球贸易网点网络建设,它的目的是通过简化和完善国际贸易的程序,借助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新的贸易程序, 从而节省交易时间、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促使国际分工网络的扩大, 它使中小企业可以参与到国际分工中去, 而跨国公司则通过投资和外包将它的部分生产环节转移到其他地区的中小企业。运输技术、条形码技术、冷藏技术等的发展降低了产业的国际运输成本,缩短了货物运输的时距,提高了货物运输的效率,使许多原本是区域性产品变成了世界产品。国际贸易的信息化、网络化发展、生产运输成本的下降和生产的标准化和模块化,拓展了国际贸易的空间和场所,缩短了国际贸易的距离和时间, 简化了国际贸易的流程, 促使了国际贸易活动的无纸化、简易化和智能化的过程, 从而带来了贸易方式的重大革命, 同时还导致了国际贸易经营主体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依托于网络的“虚拟公司”。这种虚拟公司对生产过程和产品进行分解,将其分解为标准化的模块,依据生产链和价值链的分布和单个公司在各自的专业领域拥有的比较优势的核心技术,通过现代信息通讯技术把众多公司相互联接为公司群体网络,完成单个公司不能承担的市场功能,可以更加有效地向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这种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在资本关系上不具有强制各个公司发生联系的权力,而是由于某个公司承担了一定的信息搜集处理和传递功能,从而将一系列相关的企业联结成为一个协作共同体。而跨国公司战略联盟便是这种“虚拟公司” 的主要表现形式,通过开放系统的动态网络组合寻找资源和联盟, 实行“虚拟经营”,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竞争环境和消费需求向个性化、多样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制度变迁特别是贸易制度变迁为产业的全球配置提供了制度基础。GATT/WTO多边贸易体制不仅使货物关税降到相当低的水平,同时约束了货物贸易壁垒的各种措施,使国际贸易的制度成本不断下降。GATT/WTO多边贸易体制还将贸易领域进一步拓展到服务贸易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为全球产业供应链特别是产业制造链和产业服务链之间形成有机统一体提供了制度保障。世界产业中介组织为世界产业分工体系的形成提供了产业制度保障,与产业有关的中介机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为所有产业提供公共服务,这主要体现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例如ISO9000(全球质量标准),ISO14000(全球环境标准)和SA8000(劳工标准);二是某一具体产业中介组织,例如产品标准化机构,产品质量体系认证机构等。
在这种技术条件和制度条件下,贸易方式发生了变革,贸易经营主体发生了变化。这进一步促使了国际分工形式的改变,由原来的垂直一体化分工逐步向垂直分离化分工转变,由此导致了加工贸易的出现。
6.5 国际生产体系、跨国公司和加工贸易的产生
由以上的论述可见,加工贸易是经济全球化、政策自由化、技术进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产物。随着技术进步、交易成本的降低、各国贸易壁垒的削减,跨国公司利用规模经济在全球引导产品内分工,形成全球价值链,构建国际生产体系,推动国际分工的发展,由此形成了现代加工贸易。其中的逻辑如下,技术进步使得生产链和价值链能够被分解,生产和产品能够被模块化和标准化,同时使得交易成本大大降低,这使得分解价值链,并在全球布置生产成为可能。各国贸易政策自由化以及全球贸易体制的演变为此提供了制度条件。网络经济的外部性使得能通过构建全球生产体系来推动分工网络的扩大,增加市场容量,而规模经济使得集约生产能大幅度降低成本。对生产链和价值链的治理和控制,使得构建全球生产体系能长期保持其核心竞争力,避免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风险,由此可以大大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同时也可以避免垂直一体化带来的巨大的管理、协调成本。因此,经济全球化、政策自由化、技术进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为加工贸易的产生提供了客观基础,跨国公司在全球分布和控制价值链从而获得长期收益最大和(竞争)风险最小化的动机及其行为则是推动加工贸易产生的主观力量。两者的结合才是加工贸易产生的充分条件。
6.6 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控制和地理分布与加工贸易的转型与升级
如前所述,影响跨国公司全球生产体系的形成和成长的核心内容是全球价值链。其三个核心因素是全球价值链的形成、全球价值链的治理和全球价值链的地理布局。它们不但影响跨国公司全球生产体系的形成和变动,也影响了各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和升级。
全球价值链的治理关系到确定业务活动的地理和功能分配并且确保它们之间协调的管理结构。国际生产体系中价值链治理的形式多种多样,从提供直接管理性监督的所有权(或产权)联系,直到各种非产权联系。 在这种联系中,原先独立的中介人——供应商、制造商和分销处——通过诸如特许经销发放许可证、分包、营销合同、共同技术标准或稳定、基于信任的业务关系等各式各样的关系联系起来。基于产权的治理体系将管理内部化,并且允许对各公司特有的利益给予更强有力的保护。
全球价值链的控制是指跨国公司通过控制价值链上的某些关键环节来主导价值链的升级、竞争和利益的分配。这种控制可以通过几个方面的策略达到。一是控制价值链上的核心技术和核心开发设计环节或者是控制价值链关键产品模块的生产。在某些价值链上,如汽车价值链、IT产业价值链等,核心技术的开发设计以及关键产品的生产非常重要。二是控制价值链最终产品的营销和品牌。跨国公司通过集中于少数几个但是与整个价值链转型、升级和利益分配最密切相关的环节而将其他环节通过产权或者非产权的方式外包出去来获得长期收益最大和风险最小的目的。跨国公司控制价值链时在成本最小、长期竞争风险最小和利益最大之间进行权衡。在某些时候,跨国公司可能会牺牲成本最小的原则来削减其面临的潜在竞争威胁,在某些时候,跨国公司则通过成本最小的原则在全球分布价值链。
全球价值链的地理分布是指全球价值链链节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分布状况。过去15 年里,确定跨国公司最佳活动地点的因素有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国际生产体系内部的技术地理分配、生产和营销活动也有了巨大的变化,将生产分散在全世界的做法已经做了几十年了,但是在更加大的地理规模上走向一体化的趋势还是比较新的。供应链和价值链已经扩展到全球各个新的地区,并且将原先各自为政的区域生产活动结合在一起。然而,虽然对不少交易而言,距离的重要性也许减少了(由于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改进) ,但对于某些产品来说,接近主要的市场仍然是很重要的。另外一方面,价值链的地理分布也与价值链的控制密切相关。跨国公司在决定价值链的地理分布时,既要保证成本(包括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的最小和收益的最大,也要保证控制的可靠性。市场、成本、价值链的控制等因素决定了全球价值链的地理分布。
因此,加工贸易既然是跨国公司为了获得长期收益最大和风险最小的结果,就决定了加工贸易的地理分布、贸易利益的分配以及转型升级都受到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的控制的决定。发展中国家的加工贸易转型与升级战略必然导致全球价值链上各国和各厂商的利益的变动,由此导致价值链上争夺价值链控制权的博弈。这种博弈的结果由价值链上的厂商的实力决定。由此我们得出另外一个结论,发展中国家的加工贸易转型与升级的成本与可行性由某价值链上的控制价值链的跨国公司对价值链的控制能力决定。发展中国家在对加工贸易进行转型与升级时,需要仔细分析加工贸易所在价值链上的控制和利益分配情况,由此决定最佳的战略。
第七节、结论
我们认为,现代加工贸易由跨国公司发起和推动,现代加工贸易是跨国公司实现全球战略的重要手段。技术进步(使得交易成本下降和产品生产模块化)和各国贸易政策自由化使得加工贸易的产生成为可能,而规模经济和跨国公司逐利行为则使得加工贸易的产生成为现实。加工贸易在跨国公司构建全球生产体系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它一方面是跨国公司为了获得长期利润最大化从而采取降低原材料、劳动力等其它成本、提高技术创新的盈利从而在全球配置资源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规避公司面临的各种风险的结果。跨国公司将其所主导的产业链向全球转移的根本准则是在收益和风险之间求得均衡。从跨国公司的这种目的以及各国特征中,我们可以判别和计算全球加工贸易产业链链节的地理分布、贸易利益的决定与分布。
本文认为,加工贸易的转型和升级的成本与可行性由加工贸易所在价值链的跨国公司对价值链的控制能力决定。发展中国家在决定加工贸易的转型和升级时,需要动态分析加工贸易所在价值链的各国厂商利益的分布以及转型和升级带来的价值链变动。本文建议发展中国家在决定加工贸易转型和升级时,寻找和发展未成型或者跨国公司控制能力不强的价值链上的产业。
不严格地,本文还想指出如下几点:第一、加工贸易是跨国公司推进和主导的,它们把持了加工贸易产业链的核心技术,掌握着产业链的话语权和利益分配的决定权;第二、既然加工贸易是跨国公司的公司行为的结果,那么它就可以从跨国公司的公司行为的特点和性质中得到解释;第三、作为公司性质的组织,跨国公司的经营目的是长期利润的最大化,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跨国公司不仅要控制成本、提高生产,还要进行风险管理,通过辨别、测量、转移和控制等风险管理手段把公司的风险转移出去;第四、跨国公司转移风险和控制成本、提高生成的最佳路径是构建全球的加工贸易生产网络。第五、跨国公司在转移风险和生产链节时,必然要在产业链控制权和风险之间作权衡。这些观点在本文中未得到充分论证,但认识到这几点对于国家发展加工贸易、进行加工贸易转型和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36.
[2] 陈家勤主编,当代国际贸易新理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pp.1-40.
[3] 郝洁,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商业经济 10,2004,70-71.
[4] 金志刚,唐翠林,试论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空间,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2005,13-17.
[5] 赖明勇,雷京,中国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预测 3,1998.
[6] 赖明勇,许和连,包群,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实证,上海三联出版社,2003.
[7] 李蕊,加工贸易: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工业化的必由之路,Forward Position in Economics, July 2005, 30-34.
[8] 廖涵,论我国加工贸易中间品进口替代,管理世界 1,2003,63-70.
[9]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和出口竞争力概述.
[10] 林毅夫,李永军,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再考察,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讨论稿系列, No.C2001008, 2001.
[11] 刘林忠,王耀中,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财经理论与实践 24, 2003,89-92.
[12] 隆国强,加工贸易政策研究,经济研究参考 11,2003,2-27.
[13] 卢锋,产品内分工,一个分析框架,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工作论文,No.C2004005,2004.
[14] 马强,依靠长远产业政策-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方向,国际贸易 2,2005,15-18.
[15] 闵天,规范管理-我国加工贸易进一步发展的设想,国际贸易 3,2000,18-20.
[16] 强永昌,产业内贸易论-国际贸易最新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17] 沈程翔,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1977-1998,世界经济 12,1999.
[18] 宋全成,加工贸易带动的提升-我国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国际贸易 12,2003,10-13.
[19] 孙楚仁,沈玉良,赵红军,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估计,世界经济研究 3, 2006.
[20] 魏巍贤,中国名义与实际有效汇率的构造与应用研究,统计研究 6, 1999.
[21] 许和连,赖明勇,出口带动经济增长假设在中国的进一步检验,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2002a.
[22] 许和连,赖明勇,出口导向经济增长(ELG)的经验研究:综述与评论,世界经济 2,2002b.
[23] 徐剑明,延长我国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问题探析,国际贸易问题 11,2003,14-17.
[24] 杨小凯,张永生,新贸易理论、比较利益理论及其经验研究的新成果:文献综述,经济学季刊,1(1):19-44.
[25] 叶克林,经济全球化与走出去战略-金城集团“境外加工贸易模式”案例研究,管理世界 6,2001,160-174.
[26] 张华初,李永杰,论我国加工贸易的就业效应,财贸经济 6, 2004, 87-89.
[27] 张婧,论加工贸易与我国产业升级,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6,2003,59-62.
[28] 张旭宏,我国加工贸易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析,宏观经济管理 2,2004,7-11.
[29] 张亚斌,易红星,林金开,进口贸易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财经理论与实践 23,2002,63-65.
[30] G. Gary Gereffi, Olga Memodovic, The Global Apparel Value Chain: What Prospects for Upgrading by Developing Countries, (with) United Nation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Sectoral Studies Series, available for downloading at http://www.unido.org/doc/12218.
[31] Gereffi,Gary and Miguel Korzeninewicz(eds),Commodity Chains and Global Capitalism, Westport, CT, Praeger, 1999.
[32] Gereffi,Gary and Miguel Korzeninewicz(eds),Commodity Chains and Global Capitalism, Westport, CT, Praeger, 1999.
[33] Industrail Policies and Research Branch of the united Unions Industrai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Industry and Trade in a Global Economy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Sub-saharan Africa, Report of the United Union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2000.
[34] Olga Memedovic, Inserting Local Industries into Global Value Chains and 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Upgrading with a Focus on Asia, available at http://www.unido.org/file-storage/download/?file_id=33079.
[35] R. C. Feenstra, Integration of Trade and Disintergration of Production in the Global Economy,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 12(4), 1998,31-50.
[33] R. Kaplinsky and Mike Morris,A Handbook for Value Chain Research.
[36] X. Yang and Y. K. NG, Specilization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A New Classical Microeconomic Framework, North-Holland, 1993.
[1] 本项目获“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项目编号:T1201。
[2] 加工贸易是指企业以投资的方式把某些生产能力和服务转移到东道国或者利用东道国已有生产能力加工装配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然后运出东道国境外销售的一种国际贸易方式。
[3] 这实际上是价值链的概念。下文将对价值链展开阐述。
[4] 规范的术语应该是产业内贸易。此处用产品内贸易,意图强调加工贸易在产业内贸易的地位。产业内贸易包括两个方面的贸易,一种是基于平等地位的分工基础上的贸易,即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或者是发达国家与由自主产权的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内贸易,一种是基于不平等地位的分工基础上的贸易,即发达国家与无自主产权的发展中国家的加工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