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上市的新车已经超过80款,平均每4天就有一款新车型推出。而各大汽车企业的生产计划显示,2006年将有44款新车上市。越来越多的汽车产品见证了汽车市场的繁荣,也为消费者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同时,汽车消费的主力人群也在不断变化。如今,汽车对于消费者而言,提供的不仅仅是交通的便利———
一辆车方便一家人
故事主人:吕涛 公司职员
座车:四门两厢红色高尔
“我买车和给车上牌照那天恰好是北京申奥成功4周年纪念日,这辆红色的高尔当时买的时候花了83000元。”在北京酒仙桥边某写字楼,25岁的女孩吕涛对记者谈起了她的买车经历,“当时父母搬到北京和我一起生活,我想法也就特别简单,想父母来了有个车会很方便,不用大家都去挤公车或者出门打车了。”
吕涛住在北京四元桥附近,房子是租的。在“先买车还是先买房”的选择上,她选择了先买车。“有了车,到哪都方便,而且不像买房每月要还银行贷款那么大的压力。比如上下班,以前都得挤公共汽车。而公司又经常加班,晚了就赶不上末班车,自己有了车,晚点也不怕。”
“我刚把车开到单位的时候,同事们唏嘘一片。他们都觉得以我的收入水平刚刚工作一年多就花近10万元买车不大可能。”吕涛说,“其实我买车的大部分钱是父母支持的,我刚买车的时候有点儿极度挥霍的感觉。”
但是,汽车带来生活上的方便却是实实在在的,因为汽车节约了交通上的时间,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父母呆在一起。吕涛向记者介绍说,有了车周末就可以陪父母去爬香山、去颐和园划船,去植物园放风筝,而我们不用在路上来回耽误两个小时以上的时间,也不用在公车上练习站立的功夫。有空还能和同事结伴出去玩,一起去逛街、购物。要是没有车一天可能只能逛一两个商场,而有了车半天就能走四五家商场,买的东西再多也不用担心拿不回去。
“汽车给我长了腿脚。”吕涛笑着说,“只是现在北京的交通堵了点儿,油贵了点儿,还有自己的车技还生了点儿。但我想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等自己开熟了,再带着父母,约上朋友去远一点的地方玩,比如八达岭、泰山等等。” 汽车促成我的美好姻缘
故事主人:李刚 公务员
座车:黑色桑塔纳2000
对于汽车,30出头的公务员李刚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因为有车帮助他成就了美好姻缘。
“我的工作单位和女朋友的工作单位距离特别远。”30出头的李钢谈起买车的动机来,“我女朋友在北京东四环路边上的一家研究所上班,而我则在西四环边上的工商局上班。一个东一个西,相距几十里,每天花在路上的时间比真正能说上话的时间还长。”
“我感到没有车真是太不方便了,尤其是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里。于是狠狠心,2003年买了一辆黑色桑塔纳2000,做起了我女朋友的义务司机,每天开车送她上班下班。”李刚对记者说,“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彻底打动了她的芳心。”
李刚认为,有了车不仅仅是上下班的方便。汽车还提供了一个两个人的世界,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坐在一起相互沟通,从而增进了彼此的感情。平时,他们也经常开车一起出去,比如承德、北戴河、兴城等地。“周五去,周日回。”过一个愉快的周末,又不影响下周的工作。而这种生活在2003年以前是难以设想的。
“现在我们已经准备结婚了。”
李刚对记者说的时候,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我们正计划开车出去旅行度蜜月,打算一路从北京玩到四川九寨沟。”
有滋有味的退休生活
故事主人:尹楠 自由摄影师
座车:银灰色高尔
尹楠2003年从北京某单位退休,退休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出积蓄来买了一辆银灰色的两门高尔。作为正在壮大中的银发驾车族的一员,老尹买车的理由很简单,“退休后有太多自由的时间,正好去实现周游全国的梦想。但人老了,脚力已经大大不如从前,跟着旅行团又太受限制,要自由自在地去旅行,一辆汽车是必不可少的。”
“有人说,有了汽车,活动半径就增大了200多公里。而对于我来说,这个半径是4000公里!”老尹向记者自豪地介绍说,“目前我已经去了4次西藏,一次云南、一次新疆、一次东北。每次都是自己开车去。”
“自己开车才能体会到驾车旅游的好处。比如去云南的泸沽湖。泸沽湖很大,景色最优美的地方往往人迹罕至。跟着旅行团只有寥寥几个景点可去,而自己开车则可以想上哪就上哪。还有西藏的那木错,也很大,没有车去那转悠真不大可能。”
摄影是老尹除了旅游的另一大爱好,有了车,就把这两个爱好有机结合到了一起。“走到哪里,还能随便拍些照片。”老尹笑着说。其实,这些照片可不是随便拍的。这是老尹驾车旅游的主要经济来源。“开车走那么远的路,每天光过路费和汽油费就得700至800元。”而通过拍摄这些风景照片,并将它们提供给杂志社,老尹不仅解决了路上的开销,连吃饭的问题也解决了。
老尹身边还有不少朋友也是像他这样自己开车出去搞摄影、撰游记、写散文的。老尹认为,汽车大大改变了他们的退休生活,不仅让他们实现了老有所乐,而且还为老有所为提供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