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实现人类社会和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必须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保证。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根本措施和保障。
生态环境建设是在生态学原理的指导下,将自然与人工生态要素按照人的意志进行有序的组合,保证各项建设的合理布局,能动地调控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具体说来就要调配人力资源和资金的投向,保证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
加快三峡库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解决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现状与三峡工程建设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是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三峡库区是一个以农业人口为主的贫困落后的地区、生态环境极度脆弱和生态环境质量要求极高的地区。三峡库区的裸露岩、陡崖、瘠薄荒地和高海拔山区占幅员总面积近60%,水土流失面积占56%,新林覆盖率仅20%,这说明,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脆弱。以三峡库区为主的重庆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经济问题排名居于22位,属中下水平,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00多元,而三峡库区人均工资收入和储蓄水平都低于1000多元。我们认为,要实现妥善安置百万移民,并确保其能移得走、稳得住、富得了,使三峡库区人口、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解决好实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中的经济问题已成为三峡库区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其对于提高整个库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将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归根结底是解决好库区农村人地矛盾突出问题和退耕还林中表现出的问题。对这两方面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和农村产业的调整。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所在。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到了国家政策的高度。三峡库区是西部地区中人口、资源与环境矛盾尤为突出的地区。改革开放和移民工程启动以来,移民重组、生态重建、经济转型、脱贫致富,成为这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四大核心主题任务。其中,移民与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敏感问题,也是被公认的两大世界级难题。近二十年来,各级政府和众多学科的学者,对三峡库区的研究,大多围绕这四大主题和两大难题展开。所取得的共识是:三峡库区移民与生态环境问题根本上是一个经济问题;三峡库区应以结构调整为主线,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农业产业化应以发展生态高效农业为目标;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库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但是,在具体战略确定和运行上,存在很多有分歧或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总体看,发展战略大体方向较为明晰,但尚未真正建立和形成符合三峡库区特点的可行的特色经济发展模式(包括农业产业化模式),特别是实际运行中的大量经济难题也未得到根本解决。一个重要原因是,相关研究大部分还处在运用一般理论和一般经验解决三峡特殊问题的阶段,对三峡发展的特殊规律的深入认识和研究不足。
2 三峡库区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2.1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总体情况
2.1.1 水环境现状
2003年,三峡库区直排长江的54家重点工业污染源共排放工业废水1.84亿吨,比2002年增加了27.8%。54家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放各类污染物2.50万吨,比2002年增加152.5%。其中,化学需氧量24087.5吨、氨氮848.9吨、石油类84.4吨、六价铬949.6千克、挥发酚467.0千克,分别比2002年增加155.3%、92.7%、22.9%、45.2%、6.9%。
2003年,三峡库区直排长江的主要市政水口有66个,污水排放量为4.04亿吨,比2002年增加26.6%。城市污水中各类污染物总量为26.13万吨,比2002年增加27.0%。其中,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分别为15.77万吨、7.68万吨、0.97万吨,占污染物总量的60.4%、29.4%、和3.7%,总磷、五日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为主要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比分别为47.3%、24.9%、和15.4%,累计为87.6%。
三峡库区及其上游区2003年生活垃圾产生总量为135.06万吨,比2002年减少56.24万吨。重庆市主城区生活垃圾产生量最大,为84.22万吨,占生活垃圾产生总量的62.4%;万州区、涪陵区和长寿区生活垃圾产生量也较大,分别为14.47万吨、9.43万吨和5.72万吨,占生活垃圾产生总量的10.7%、7.0%和2.6%。
2003年,库区化肥施用总量按纯量计算为11.02万吨,其中,氮肥7.79万吨,磷肥2.20万吨,钾肥1.03万吨。库区氮肥、磷肥、钾肥的施用比例为1:0.28:0.13,仍不够合理,氮肥和磷肥施用量过大。
2003年,库区农药折纯使用量为645.37吨,比2002年下降17.2%。其中,有机磷、有机氮、菊酯类、除草剂、其他农药使用量分别为399.2吨、81.75吨、41.79吨、31.52吨和91.11吨,形成了有机磷>其他农药>有机氮>菊酯类>除草剂的新格局。每公顷使用量3.09千克,比2002年减少了8.0%。库区有机磷农药使用量占农药使用总量的一半以上,施用高毒农药较普遍。
2.1.2 生态环境现状
目前三峡库区及其上游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高。水土流失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严重障碍,也是长江上游重点水土流失区农村贫困的根源,同时也给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带来严重威胁。到2003年,库区水土流失面积达2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库区3.58万平方公里),超过幅员面积的1/4。中度以上侵蚀面积占水土流失面积的70%以上,至今还有90%未治理。长江流域每年入海沙量4.68亿吨,其中70%以上来自三峡库区上游。重庆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面积(48969平方公里)占幅员的59.48%,平均侵蚀模数4296吨/平方公里,年侵蚀总量2.1亿吨,按输移比1:0.16-1:0.18计,地面土壤侵蚀进入江河的泥沙3407-3786万吨。(参见表1)
表1:土地不同利用类型的侵蚀速率
资料来源:Reid.Enviroment,1989,Vo131:3-9
三峡库区19个县(市)土地面积共21667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占15947平方公里,而强度流失面积就达30%以上。由于水土流失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使长江上游江河泥沙含量高,长江上游控制站宜昌站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510亿立方米,多年平均输沙量5.3亿吨,宜昌水文站以上的悬移质泥沙,主要来源于金沙江、嘉陵江和岷沱江,三江多年平均输沙量约占宜昌站的85%,其中金沙江占46.8%,嘉陵江占26%,岷沱江占12.2%。
二是生态环境退化现象普遍。由于以前的乱砍滥伐森林和毁林开荒,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由50年代的30%下降为25%,其中库区仅为21.7%。位于三峡库区腹地的原万县地区1949年森林覆盖率为26.6%,1976年下降为10.1%,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万州区的森林覆盖率现仅上升到14.92%。长江流域的大部分天然林遭到砍伐破坏,涵养水源功能呈明显下降趋势,保土拦沙能力下降。由于多年来对草地采取自然粗放经营方式,使草地退化严重,产草量比60年代下降30%以上的退化草地已达750万公顷,沙化草地达5万公顷。多年来流域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河流年径流量减少。此外,三峡库区及其上游陡坡垦植十分普遍,仅库区坡耕地就占耕地面积的74.3%,其中大于25度的陡坡耕地约400万亩(重庆360万亩、湖北4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0%,不合理的农业开发与不科学的落后耕种方式造成大量的面源污染进入江河,加剧了水环境污染。
三是基础设施薄弱。主要表现在中低产田土面积大,综合生产能力低。以万州区为例,全区中低产田土约占耕地的55%。大于25度的坡耕地达43.56万亩,占旱地面积的62%,其中,大于35度的占13.75万亩,占25度陡坡地面积的32%。万州移民开发区的6个县,比万州区还要严重。三峡地区的水库、水利工程蓄洪提水能力、河堤洪防工程都比较差,治理污水设施严重缺乏。
2.1.3 三峡库区地质环境状况
由于库区以山地丘陵为主,沟谷切割剧烈,故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数量大,分布集中,是全国山地灾害的频发区。2003年,三峡库区各类崩滑体4719 处,地质灾害发生期一般集中于5 -9 月,并与山洪暴雨同期,危害相当严重,已造成的重灾事故令人触目惊心。据初步统计,重庆近几年就发生危岩滑坡上万次,400 多人丧生,7000多人受伤,还造成交通阻塞,直接经济损失达40 亿元。暴雨型洪涝灾害更让人惧怕三分,来势猛,冲刷大,对农田、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损毁十分严重。
2.2 三峡库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新出现的环境问题
2.2.1三峡库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现行思路与政策
近10 年来,政府对库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投资的力度很大.近几年, 在库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法规与管理制度上逐步被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保护逐渐走上法制轨道。重庆在生态环境法制建设、监督检查、计划管理等方面相继出台了《重庆市水资源管理条例》、《重庆市林业行政处罚条例》、《重庆市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条例》、《重庆市生态农业建设坡改梯技术规程》等政策法规。同时库区政府持续实施综合开发工程,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大兴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切实实施“长治”工程,治理水土流失。广泛引导库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缓解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缓和库区农村移民就地后靠耕地紧张状态。规划用大约50 年左右的时间,大力开展封山植树,退耕还林还草,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加强综合治理力度,力争到下个世纪中叶,彻底根治水土流失,全面绿化宜林宜草土地,改造中低产田土,建立库区生态环境预防监测体系及基本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
2.2.2 三峡库区农村生态环境实施中的几个新的环境问题
(1)坡地过牧过采
丘陵或山区未开垦的坡地(荒坡、灌木林、疏幼林地)是重要的放牧用地和薪柴用地。这些土地存在着严重的过采和过牧问题,植被常年处于衰退状态,植被覆盖率多数在40%以下,保水固土能力十分薄弱,再加上牛、羊频繁的践踏地表,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在这类土地上已出现强度、中度石化土地。
(2)破土采石、开矿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盖新房十分普遍,修水库、水塘、鱼池、修石房等基本建设也处处可见。这些基本建设,都需要大量石料,然而采石料均无固定所在,都是随着乱采。开采之处不仅铲掉了土壤,而且碎石、废料还要埋掉比开采多3~5倍的土地。每开采一处,毁掉土地少者100平米,多者达2000平米。一个村少者几处,多者达几十处采石场。另外采煤、采石灰石也比较多,每开采一处,碎石、煤矸石、废料等也要埋掉大量土地,被埋掉的这些土地植被很难恢复,更谈不上种植庄稼。失去植被的土地,后果必然是水土流失。
(3)修路对生态的破坏
从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上游重点水土流失区大多数乡已实现通公路,下一个目标是村村通公路。修公路是好事,但也带来了不利的一面,在丘陵山区修一条公路,它的碎石要埋掉相当于一条或半条公路的土地,这些被埋掉的土地上自然植被也很难恢复。
(4)面源污染严重
三峡水库成库后,一方面水体流速减慢,悬浮物沉降增加,水体自净能力降低,环境容量减小。另一方面,三峡库区人居密度高,农业人口比例大,耕地多为丘陵坡地,土地过度垦植,复种指数高,化肥、农药使用量大,加上长期治理力度不够,大量的畜禽散养户将废水直接排入长江及其支流水域,废渣也无固定储存设施和场所,储存场所粪液到处渗漏、溢流。直接将畜禽粪便还田时,不仅没有进行必要的无害化处理,而且还远远超过当地的最大农田负荷量,造成严重的面源污染和地下水污染。大量的固体废物、生活污水、人畜粪便、土壤中的氮、磷、重金属离子及农药等随着雨水冲刷进入库区水体或在库岸带沉积。
3 三峡库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中出现的新的经济问题
3.1 三峡库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理论障碍
要确保移民与生态环境任务目标的如期实现,库区农业发展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优化,必须走可持续的生态农业道路;二是能够在人口、资源矛盾尤其是人口与土地资源矛盾剧烈冲突条件下满足农民的发展要求,这只能通过区域人口及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提高农业的效率和效益来实现,这就需要通过农业产业化变革和农业技术更新升级来实现,在较短的时期内完成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
世界发达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一般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先发展、后保护”的道路,是在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三峡库区经济水平极低(属全国18个连片贫困地区地区之一),农业生产落后,人口、土地约束远大于国内外一般自然生态保护区的情况下,在移民搬迁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城乡就业矛盾最集中的时期,实现农业生态化,无论在水平跨度还是时间跨度上,不仅远大于发达国家,也远大于国内其他地区。
从国内外农业产业化一般条件和过程看,农业产业化发展,一般应建立在农业生产力高度发展,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条件较为成熟的条件基础之上,农业产业化是伴随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自然的经济过程。而三峡库区是要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市场化水平、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都很低的情况下,直接进入农业产业化发展阶段,参与统一规则下的国内外市场竞争。
总之,由三峡库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非常规特点决定:第一,在发展方式和发展道路上,必然与国内外一般地区有很大不同,必须选择具有库区特色的非常规的农业产业化模式;第二,国家政策对于三峡库区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具体方式、速度和水平,具有关键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要使三峡库区农村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力度很大的特殊政策支持,因此,根据三峡库区特点,科学地制定相关扶持政策、选择适当的政策运用方式和建立完整的政策运行体系与机制,提高政策使用的效益和效率,尤其重要。
3.2 几个突出的经济问题
3.2.1贫困化问题突出
在库区19个区县中集聚着12 个国家级贫困县, 贫困人口达360 余万, 其中有的县人均GDP 还不足1200 元人民币。虽然政府采取了开发性扶贫措施, 使一部分人暂时脱离了贫困, 但巩固扶贫成果的路相当漫长、工作也还很艰巨,其原因在于没有从根本上寻找到一条既适合库区生态环境的要求, 又能脱贫致富的途径。
3.2.2人地矛盾加剧
库区人口密度为320 人/平方公里,高出全国水平, 人均耕地仅有0.84 亩, 比全国农村人均耕地少0.55 亩左右, 垦殖系数已高达38.18% , 土地复种系数达222%。三峡工程的修建, 淹没的尽是库区低坝、河谷中的熟田沃土。从以上两方面分析表明: 库区的生态景观由森林→灌丛→草坡→裸岩→滑坡崩体方面恶性演变发展,伴随而来的是“暴雨-干旱-滑坡-泥石流”等恶性自然灾害, 导致库区生态环境恶化、生态承载容量减小,经济贫困化的恶性循环。
库区人口稠密,96%以上为山地、丘陵,且多数是山坡地,水利设施少,抗灾能力差,产量不高。万州区2004年农村总人口1278200人,其中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836540人,耕地总面积却只有805069亩,劳动力人均耕地可利用面积不足1亩。而农村在保护性耕作的条件下,一个农村劳动力足可以支持4.5亩耕地的劳动力需求。这对于以农业为主的库区来讲,农业人口和劳动力数量已处于过饱和状态。农业人口对农业土地资源拥有度过低,而且是耕地低质量条件下的人均拥有度过低。这就导致农业成本提高、效益降低,土地引导市场资源的资本功能减弱,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人均土地越少,土地价值反而越低,必然土地荒芜、浪费越大。为了生存需要,目前能用于农作的土地基本都已开垦。退耕还林的实施,盲退现象的突出,加上《退耕还林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退耕土地还林营造的生态林面积以县为单位核算,不得低于退耕还林密集的80%。因此耕地还将日益减少,库区人地矛盾更是加剧,必然促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所占有的资源越来越少,在农村更难充分发挥劳动效率。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就会闲置起来。为了生存,人们迫于生计,不得不另外寻求出路。或是逃离农村、逃离库区,或是加剧土地垦殖。或是破坏退耕还林成果,违反退耕条例进行林粮间作。
3.2.3土地利用效率没有提高
目前,在库区发展生态农业过程中,由于库区山高坡陡的特殊地理环境原因,决定了这些地方不适宜通过扩大土地的经营规模来提高土地的生产率。库区在进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中,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土地利用的经济结构,只是一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采用单纯依靠简单劳作的方式利用土地资源,对土地只进行一个算术相加后就形成了“产业化”。即使是一些库区专业化生产的成功典范同样在其农产品中对土地、劳动力投入和资本投入这三种成分的总效率没有提高,仍然是土地低效率利用,更多的只是通过土地资源使用权的转移使土地在自然情况下的产值被从广大的农民手里集中到专业户处而也。
3.2.4劳动力“过剩”与劳动力“匮乏”
据万州区流动人口管理办的调查,万州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大,分布广,以市外常年转移为主,自发转移占多数,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到2004年底,全区转移农村劳动力34.39万人,占农村从业劳动力41%。有组织转移29792人,占9.5%。有组织转移中政府组织转移3418人,其中劳动就业部门直接转移2343人,中介组织和经纪人转移26374人;劳动就业部门所管理的中介组织转移18081人,经纪人转移8293人。转移的劳动力中有283808人占90.5%是靠血缘、人缘、地缘“三缘关系”自发转移。转移劳动力从事第二产业191296人,从事第三产业117294人,从事第一产业5010人。转移到市外境内157904人,占50.4%,区内转移12.8万人,占37.2%;区外市内转移4.4万人,占12.6%,市外国内转移17018万人,境外转移只有100人。20岁以下的74626人占21.7%;21-30岁的162665人,占47.3%;31-40岁的85975人,占25%;41-50岁的13756人,占4%;50岁以上5502人,占1.6%。文盲半文盲9629人,占2.8%;小学文化17195人,占5.1%;初中文化244857人,占71.2%;高中及以上的72219人占21%。常年转移的232434人,占67.6%,半年至一年的78567人,占22.8%,三个月至半年的32899人,占9.6%。虽然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获劳务收入17.95亿元,但转移劳动力人均劳务净收入只有1153元/年,月均不足100元。
大量的民工外出,使得非农业收入占农民的人均收入比重越来越大,2004年万州区第一产业总收入145717万元.而外出务工收入就超过161000万元.资料显示:如果一个农村贫困家庭有一个劳动力在外打工两年,这个家庭摆脱贫困的概率是20.2%,如果一个农村贫困家庭有两个劳动力在外打工两年,这个家庭两年后摆脱贫困的概率是64.6%。虽然外出务工对极落后地区的脱贫率的提升很明显.但库区由于是全国连片的贫困地区,打工潮导致了库区农业生产只能依靠“九九六一三八”(老人、儿童、妇女)人员。据调查,万州区农村中家庭无男性劳动力户数23846户,占农村户数6.3%,18岁以下的少儿149104人、60岁以上的男性老人162974人、55岁以上的女性201046人,三项共513123人,占农业人口总数的40.8%;家中仅有老人照顾的16岁以下少儿126401人,占农业人口10%,长期患病需照顾的留守老人38726人,占农业人口的3%,还有1.3万亩耕地荒芜。农村剩余劳动转移后,促使农业无法进行集约化生产,劳动力大量外流,留守农民为了土地收入最大化,大量使用化肥来弥补劳动力的不足,这样对库区水质造成了很大危害的同时,也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剧了土地的板结和土壤的贫瘠。降低了土地这一人类最稀缺资源的利用效率水平。
此外农村的劳务收入中很少用于改进生产,大部分都用于了生活消费。调查中发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挣回的钱,主要是改善生活质量和修房造屋、购置家具、家用电器。很少用于发展组织农业生产。其中营养丰富的副食品增加较为明显,主食粮食消费量有减少的趋势。肉食、蛋及水产增长幅度大,在住房量上有了很大提高。目前,万州区90%以上的外出务工农户都修建了楼房,全面实现了“土改砖”,60%以上的新房外墙还贴上了磁砖,20%的房屋内还嵌上了地板砖;务工农户中80%的户有彩电,10%的有空调;40%的户有移动电话和组合音响、60%的户有影碟机,少数务工农户家还有录放像机和摄像机。一方面,外出务工的吸引力越来越强,另一方面务工收入没有能用于发展库区农村产业,所以,库区农业在缺乏劳动力和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很难进行深度和广度开发,农业始终没有办法发展。
发展经济我们离不开市场,而影响市场的一个关键因素——人口,人口数量直接决定了市场的好坏。一个地区要发展首先要有人,有了人气,才有商气,有商气才引得来人才和资金。库区人口经济状况的突出的特点之一:既属贫困山区,又不具有一般贫困地区“地广人稀”的特点。库区农村基本上还处于传统的自然经济状态,以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单产量低,商品率低,效益低,抵御市场冲击能力差,发展潜力差,农民兴农积极性差,土地利用效率和价值低,许多地方出现了大规模农村青壮年人外出打工,老人、妇孺守家的“空城”现象,导致了留守农耕的劳动力素质和种田质量下降,个别地方出现抛耕现象。而人口数量又受当地资源开发情况的作用,如果没有劳动力来有效合理的开发当地资源,那么当地的经济状况势必受制约,从而引起当地的人口大量外流。其市场状况就更难改善,经济也就更难发展,加上“马太效应”,情况将会更糟。
3.2.5资金流入与流出的不对称性
在城市的工业化先发优势、体制和战略安排与城市偏向的共同作用下,显著的城乡差别得以形成,城乡差别形成后,马太效应便开始发挥作用,先进的更先进,落后的更落后,资金、资源、人才等生产要素在高利润和好环境的吸引下,自发地源源不断地自农村流向城市,而很少回流。形成要素单向流动的格局。这样,基础本来就较好的城市发展基础更加雄厚,形成良性循环。两相作用,业已形成的城市偏向更加突出。
马太效应下要素由农村向城市的单向流动,比较突出地表现在资金和人才的流动上。资金,特别是信贷资金,之所以由农村流向城市,除了体制和战略上的原因外,还有马太效应的作用。市场机制下,信贷至今一般是“嫌贫爱富”的。金融机构一般不愿意将资金投向落后的农村,而宁愿投向相对发达的城市。同样,农村人才也总是流向相对发达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较好的城市。集中表现为学生和民工的流动。农民供一个大学生的费用相当于其13.6年的纯收入,但这部分从农村走出去的学生,绝少回农村发展。据资料表明:1949--1987年,高等农业院校总共培养了43万毕业生,加上农业中专的83万毕业生,我国农业科技人才有120多万人。但其中已流失的达69%。剩余的42万人中,在基层工作的不过15万人。这对广大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而言实为“陪了人才又折钱”。
城市占有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现象是一种典型的“新型城乡剪刀差”。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人城市务工,其在参加城市经济活动中,只能是把城市的边际经济空间看作是一个大客店,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就像是住店。客店始终客满。而客人却不断更新。农村劳动力“候鸟式”的流动.在农业中各经济要素随着自然再生产生命周期变化中呈现出利用上的季节性离合。对农村而言,农村储蓄中的绝大部分都来源于务工收入,由于农村资金的“嫌贫爱富”,资金又从农村流人到城市.学生与民工的外流,这种要素在城乡之间的不平衡流动削弱了农村发展的基础.形成和扩大了城市偏向,造成农村的长期相对贫困.
3.2.6生态农业成效不明显
库区通过龙头企业组织起来的农户只占农户总数的5%左右,大大低于全国15%的平均水平,而且这些龙头企业大多集中在蔬菜、水果、牛奶等商品率、利润率较高的领域,粮油、禽蛋、肉类等效益低的大宗农产品的产业化组织程度则较低。目前绝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规模小,加工能力不大,质量不高,没有真正形成一个支柱产品带一地产业、富一方农民的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产业化龙头企业。龙头舞不动,产业化“化”不起来。另一方面是链接不紧密,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企业与农户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共同闯市场的合力,一些企业的产业化意识极弱,只想依靠政府去收现成的廉价的原材料,逼政府、逼农民就犯。企业不参与原材料基地建设。
3.2.7库区城镇就业矛盾突出
三峡库区目前的城镇化水平虽然与全国仍然有很大差距,但在近10余年中,其城镇化率增长速度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三峡库区本身人口密度大,三峡工程蓄水、城市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退耕还林、滑坡和库岸整治等,更使三峡库区现有耕地大幅度减少。人口与耕地资源的超常规逆向变动,人均耕地进一步减少,人口负载增大,农业生产成本提高、效率降低,城乡差距拉大,农村相对贫困化程度加深,加上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农业“剪刀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扩大,促使农业人口快速向城镇转移。乡村小城镇进入门槛低,目前成为农民非农化转移的重要选择方向,而库区多数小城镇在移民搬迁中原有产业体系解体,新的产业体系尚未形成,从而使城镇就业矛盾加剧。
3.2.8退耕还林中的“盲退”、“荒退”现象
库区农村对国家政策从土地承包责任制之后,产生震荡最大的莫过于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农民的响应度之高也是空前绝后。分析其原因:一是从事种植业在我国农村经济中是最辛苦的一种,俗语:“脸朝黄土背朝天”、“一背太阳一背雨”反映出我国农民在种植粮油上的辛苦程度之高。导致农民在我们这种不发达的国家里,一般不是被定义为farmer,而是被称为present。而present(汉语“农民”的主要对应词)的定义则远比farmer复杂。无论在研究中还是在日常生活的语境中,人们谈到“农民”时想到的都并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且是一种社会等级,一种身份或准身份,一种生存状态,一种社区乃至社会的组织方式,一种文化模式。由于农民千百年来都在从事最辛苦的种植业,所以一但有机会大家都不愿意再做农民。二是退耕还林在目前阶段国家的补偿支持对农民的收入与自己种地收入来讲,相差无几。退耕还林使农民从繁重的劳作中解脱出来,所以农民欢迎退耕还林,但他们欢迎退耕还林很少是出于退耕还林的生态环保重要性。在我们的调查中,农民对这几乎都没有从这个角度去认识,表现出的生态环保观念较弱。三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程度加大,沿海地区对劳动力产生很大的需求,让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找到了出路,这样对农民来讲目前阶段即保住了种地的那部分收益,同时获得了劳动自主权给他们带来的“城里挣钱,国家补粮”的双份收入。
介于以上原因,农民支持退耕的目的完全是为了国家的补偿和逃避农村的辛苦劳作。在政府的号召下大量的农民在退耕还林的时候,都不会去考虑五年或是八年后国家的补偿取消后将面临的是怎样的经济状况,不会去考虑耕地与林地、草地的产出比重。盲目的把田土都退耕还林,不管该不该退都退。农民在大量把耕地退为林地后,劳动力从土地上解脱出来纷纷就外出打工或是在家搓麻将,对林地特别是生态林几乎是不管理,使得大面积的退耕还林地处于半荒置状态。
3.2.9退耕还林缺乏整体市场风险管理
库区在退耕还林的大背景下片面的强调农民发展林业。政府缺乏整体市场规范,有的区、县树种结构不合理,经济林比重普遍较大;有的区、县由于严重干旱以及管理粗放,造林成活率较低;有的区、县对营造经济林,没有按照要求采取必要的水土保持措施;有的区、县在党政意图、行业要求、群众意愿三方面统筹兼顾上还没有完全跟上,树种选择和造林模式比较单一,在退耕还林后期管理、指导、服务、监督检查工作还未完全跟上,导致对所还林木的管护责任落空,树苗长势较差。有的区、县做表面文章,过分强调“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导致该退的坡耕地没有退下来,不该退的缓坡耕地甚至熟田熟地反而退了下来,违背了退耕还林的初衷。有的区县由于退耕还林积极性过高预留的基本农田数量严重不足,潜伏着政策一旦到期,可能出现复耕的危机现象。同时没有考虑到林业市场不象畜牧业那样稳定,且果树等属多年生植物,随市场变化调整结构的难度很大。过大规模发展,不仅有一个效益递减的问题,也有一个市场风险和任何企业都难于保证不亏损、不破产的企业风险的问题。一旦出现风险,影响的将是千家万户缺乏风险承担能力的农民。
3.2.10面源污染治理中的经济问题
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业的迅猛发展,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在一些地区,畜禽粪尿污染已超过居民生活、农业、乡镇工业和餐饮业对环境的影响,是造成许多重要水源地、江、河、湖严重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库区面源污染表现在不科学合理的使用农药、上肥,没有严格控制利用三峡库区水体进行投饵性水产养殖,对在长江、嘉陵江、乌江和次级河流、饮用水源地水库、大型水库水面内从事网箱、网栏等肥水性水产养殖未能有效管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的治理不到位。由于面源性污染具有不定点、不定时、不定量、不集中、难监测等特点。其工程治理投资大,效费比低,难以获得长期持续效益。加上畜牧业是微利行业,有的养殖场甚至连基本的工商登记都没有,根本无力承担防治环境污染的投资费用。
4 三峡库区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4.1 三峡库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库区治理保护生态环境的指导思想是充分认识和正视库区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巨大压力和尖锐矛盾,立足于经济社会长期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为三峡库区长治久安和库区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努力改善和提高国土环境容量,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依据生态和经济规律,紧紧围绕库区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充分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移民迁建和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兼顾,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艺措施三结合的原则;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法,以科技为先导、法律为保障,重点地区和重点工程为突破口,实现人口、经济、社会、生态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峡库区面临的最为突出的问题:一方面库区分布在山区和半山区,人均耕地面积少,土地贫瘠,粮食作物产出率低:另一方面为了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又不得不在国家扶持下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于粮食作物的种植上,致使种植业中粮食作物产值的比重相对于其它地区要高。对库区农村在目前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的情况下,以基本农田种植为保障,在社会保障不健全的情况下,土地将是最后的基本生存保障,在此基础上以建立生态经济区为今后的战略目标。大力发展非农经济,即在库区农村目前的“粮猪型”结构基础上,以农产品多样性生产为主的小户型模式发展农副产品商贸,使整个库区经济形成大农业经济。
4.2生态农业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生态农业要求在宏观上协调生态经济内部结构,促进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向良性循环的轨道上协调发展;在微观上综合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合理利用当地资源,建立一业为主,综合发展,多级转化,良性循环的高效无污染系统,资源环境保护最好,经济效益最佳,保证农业能稳定发展的目的。库区生态农业建设要遵循的原则是:第一,最大绿化覆盖、最小化水土流失的原则。林业是生态农业的核心、绿色覆盖是生态农业的保障,要使森林植被面积逐年增加,水土流失不断减少;第二,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原则。要用地养地,要靠山养山,要保护环境不受污染,使资源愈用愈好,永续利用;第三,系统结构优化原则。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必须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及内部保持协调比例,紧密结合,相互促进,使系统有序化;第四,三效益最佳统一原则。
5 对策建议
5.1 探索农村城镇 “农村化”特色建设发展模式
目前库区农村城镇普遍存在6大问题:一是城镇建设与农村发展脱节,既使城镇丧失支撑其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又使农村的发展得不到城镇的有效引导和带动;二是由于库区城镇普遍产业准备不足,非自然转移的农村移民进城的主观准备不足,移民进城适应成本高,就业难度大;三是现实城镇社会保障能力严重不足;四是劳动力资源有效利用度低,农村移民进城后原有积累的农业生产的知识、技能与经验完全用不上,新的生产的知识、技能学习又需要一个过程,一方面是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是劳动者生产能力不足;五是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住房建设,不适应农村移民进城后自我创业、谋生的特殊需要;六是由于农村城镇建设简单模仿城市,功能趋同,没有自己的特色,与较大城市之间形成竞争,发展空间缩小。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在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农村城镇与一般城市功能及其他方面的特点上的差异,突出城镇的“农村”特色。使这些城镇既具有一般城市的公共服务功能,又与农村的生产、生活及文化特点相衔接和适应,既要使城镇经济支撑能力增强,又要为部分进城的农村移民创造“进城不脱农”的条件,发挥他们的优势,获取生活来源,减轻城镇社会保障压力。
如:在城镇产业结构、布局上强化“农”体系;规划建设城镇特色农业园区,开发城镇农业;结合地方文化特色,设计建设院落式居民区,发展农、工、贸、旅结合的城镇庭院经济;在城镇外围建立“亦城亦农”、“前店后园”的非农化转移过渡居民区;提供优惠政策,组织和鼓励城镇居民发挥住城优势,参与农业产业化开发等。
5.2规范库区农业,推广保护性耕作与沼气池建造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优质高产高效为目标,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发挥自然、地理等优势,搞好库区旱作地农业。以防治土壤侵蚀为中心,以提高单位产量创造的农业经济价值为核心,改善和修复农业生态环境为重点,提高土壤保水保肥抗旱能力,以粮食安全为保障,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先进技术为手段,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建立持续发展的农业综合生产体系,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开发旱作农业的生产潜力,突出效益,突出示范功能,发展具有库区特色的旱作地农业,从而促进库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库区农业的发展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综合治理、突出效益的原则,以科技为先导,采取工程、农艺、化学措施相结合,提高水土资源的利用率和坡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对库区旱地进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及坡面水系的综合治理,实施横坡耕作工程,建立抗旱耐旱作物新品种繁育基地,推广覆盖栽培及有机肥综合利用新技术等工程措施和农艺措施的“保护性耕作”方式。同时发展农村沼气,建设生态家园,以沼气建设为纽带,发展农村庭院经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根据库区农村实际情况,建议采用“猪-沼-果(菜、粮)”生态模式,采用常温发酵“三结合”(畜圈、厕所、沼气池)方式建设,一户一池,一般户用沼气池选用8-10立方米/口的池容。因地制宜开展“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沼气用于农户日常做饭,沼渣用于农作物有机肥施用,沼液用于拌饲料喂养畜禽。以沼气池建设为龙头, 同时改造猪圈、厕所、厨房,改变人畜粪水外流,臭气熏天,蚊蝇成群的状况。沼气建设其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十分显著:1.改变农村燃料结构,节约薪柴,减少煤、气支出。按一户建设8立方米沼气池可供农户生活用能计算,每口沼气池年产沼气400立方米,沼气价值按每立方米1.2元计算,农户每年将减少支出近500 元。2.增加有机肥料及饲料添加剂,解决面源污染。每口沼气池年生产优质沼肥20吨。沼液沼渣肥料无毒无害,养分齐全,同时防病治虫、减少农药施用。用沼液拌饲料喂猪,比对照每头每月增重1.5公斤。3.避免农村厨房烟熏火燎、灰尘飞扬,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减少蚊蝇危害和人畜传染病的流行。4.每户年减少烧柴1000公斤左右,减轻对森林的过度砍伐,有效保护自然植被和库区生态环境。5.可使家庭劳动力从繁重的砍柴、运煤等劳动中解脱出来从事其他产业,增加收入。
5.3 建立移民基本生活保障基金,确保安全移民
在加大移民生产扶持的同时,建立农村移民基本生活保障基金,和城镇移民基本生活保障补助基金。鉴于库区农村还没有实行基本保障制度,因此农村移民基本生活保障金只能从移民扶持资金中解决;鉴于农村移民的农民身份是一个可变动的身份,同时考虑对库区稳定有利的特殊因素,建议按目前国家规定的城镇保障标准确定发放标准。鉴于库区城镇已经开始推行基本保障制度,对属移民的城镇居民,当地社保部门发放的基本保障金达不到国家标准的,按国家标准用移民扶持资金补齐。建立移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不仅有利于解决移民的现实实际困难和长期稳定,也有利于推动移民就业自主化、社会化和市场化,多渠道、多方式主动就业。随着库区经济的发展和移民收入的提高,保障金的使用将越来越少,长远看,投资并不大。
5.4 调整产业扶持重点
发挥库区生物多样化优势,把发展中药材种植和制药业,增加列入到后期扶持重点产业。充分利用三峡库区中药资源及重庆医药技术开发实力,依托太极集团、三牧集团和华立控股等一批制药企业,按GMP规范要求,大力发展现代中药和生物医药。加快涪陵太极工业园区建设,建成国内大型综合医药产品加工基地。以万州三峡牧业集团为依托,建成全国最大的中兽药加工基地。以华立控股公司为依托,建成西部最大的青蒿素加工基地。支持华鼎药业与国际知名药商葛兰素的国际合作,在巴南区中坝岛建设“生物药城”。
谨慎和规范渔业开发,实行先规范、后开发的原则。渔业发展对库区水体的富养化有加剧作用,如不谨慎,可能出现象关闭污染性工业企业那样的大规模关闭渔业的情况。
调整“重一(第一产业)、重二(第二产业)、轻三(第三产业)”,“重产不重销”的扶持思路,把以商贸流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纳入重点扶持范围。
在继续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同时,把资金支持的重点转向中小涉农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和农村专业户。
根据三峡库区的实际情况,辨证吸收“一县一品、一乡一品、一村一品” 的“单产品规模化”农业产品结构调整经验,鼓励库区镇(乡)、村、户“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由“扶持一品”,为主辅业全面扶持。一是适应国际消费市场个性化趋势;二是尽可能降低落后地区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单产品规模化”可能给农民和移民带来的市场风险;三是为不断涌现适应市场需要的新产品,创造条件。
5.5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目前仍然是我国的弱势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的低效益决定了土地价格的低水平,土地作为资本的作用也变得十分微弱。所以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上主抓“兴水、造林、修路、建园”四个重点和“人畜饮水、库塘堰整治、造林绿化、乡村公路通达和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各乡镇、街道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有所侧重。要宜水则水,宜路则路,宜林则林,不搞千篇一律。总的原则要把握两点:一是围绕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开展农田基建,选好选准建设项目。各地要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作好科学规划,用好“一事一议”政策,发动广大群众自觉参与,解决好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群众热切盼望的热点、难点问题,如交通不便、吃水问题等。二是围绕主导产业基地建设开展农田基建,形成旱能灌、涝能排、林成行、路相连的建设水准。使主导产业发展加快速度,产品质量上档升位,为调整结构、富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5.6 建立农业产业化新机制
产业化经营机制是否有活力,在于产业化各个环节是否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联系关系,保证企业有稳定的原料供给,农民有稳定的产品销路。实现企业有效益,农民得实惠的“双赢”效果。要搞活产业化经营机制,建议推行三种模式:一是对有龙头加工企业的农产品,实行龙头联大户,大户带基地的发展模式。二是对有一定规模、无龙头加工企业的特色农产品,实行以重专大户为骨干,政府引导上规模,招商引资办龙头的发展模式;三是对大宗农产品,实行运销大户找市场,种植大户带基地的发展模式。在发展龙头企业和重专大户问题上,龙头企业必须参与基地建设,仍然靠政府为他办基地,自己不愿发展和参与的龙头企业,我们绝不能给自己找麻烦,决不支持。基地建设必须以重专大户为支撑,必须用利益关系将其和龙头企业连接起来。在龙头企业与重专大户间主要采取三种形式建立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一是以推行订单农业的方式建立利益连结机制。龙头企业与大户或专业生产合作社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前提下,签订产品收购合同,明确收购保护价。实行这种方式,我们提倡龙头企业与大户或专业合作社签定合同,大户或专业合作社再与农户签定合同。万州区帝圣实业与重专大户签定南参贡桃供销合同,太龙、大田等地的榨菜专业社与鱼泉榨菜签订的榨菜产销合同,都是订单农业较好的形式。二是要大胆探索龙头企业与大户(农户)以股份合作的模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倡导大户与龙头企业相互参股,形成以资产为纽带的经济共同体。重庆大德农业公司正在万州区五桥境内推行这一模式,他的主要办法是:凡按照公司要求种植优质水果100亩以上的大户,均可申请成为公司的股东,既参加基地建设,又参与企业管理,公司统一提供品种、技术,统一商标、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大户根据其基地规模的大小年终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和股权分红。三是提倡龙头企业租用土地自建基地与广大农户建立劳务关系。目前,泸江人造板公司正积极探索这一模式,在一些地方建立中纤板原料基地,既为农民提供了务工机会,企业也有了稳定的原料来源。我们建议在龙头企业自办基地时,政府能给予大力支持。
5.7 构建“贩运户+专业户+农户”模式为基础的市场营销组织体系
现行的以家庭为基础的小农经济对于保护农民财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以土地为中心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农村稳定以及提高我国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在经营模式上,我们一方面有选择地积极促进专业化种植基地、农业经营公司、种植专业户等以市场为导向的大农业经济,另一方面,稳定发展以小农家庭自给自足为基础、多种分散经营为主要特征的“贩运户+专业户+农户”的发展模式,就目前的情况看,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的农业产业化格局已经开始出现,“贩运户+专业户+农户”的“小规模、大群体”经营模式尤被农民接受,发展最快。
“贩运户+专业户+农户”模式,是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一种过渡阶段使用的方法。其船小好调头,经营风险小,对政府来讲工作压力也小一些,而且更易发展农业产业化。建议库区农村发展的产业以宜昌、万州和涪陵三个库区经济激点的需要来选择。因为这种区域内部通过自产自消引起的贸易和需求能够引起区域经济增长。“贩运户+专业户+农户”模式通过生产多种生产周期短的物种的小户型、小产业促使在库区农业产业化之外游散的农户活跃到集镇上来,繁荣集镇农产品商贸,催生农产品贩运户群体,促进农民进入市场。以前农业系统从上到下,普遍计划意识很浓厚,市场意识相对薄弱,通过这几年大力推进其市场农业观念转变较快。现在中央提出农民的多元化增收,就是要把农民引向市场,哪里有钱赚就引导农民到哪里去增收,这就是市场农业,而不是只靠种庄稼种粮食增收,是要把整个农业推向大市场,去实现多元化增收。大部分的农民在现阶段还要通过农业来获取收入,让农民自己参与到市场中来由市场指导生产是他们收入的主渠道。同时城镇是和商业联系在一起的,农民中农产品贩运户在长期的经营中逐渐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出来专门从事农产品贸易,随着经营的进行,这部分农民就会转移到集镇上来居住变为城市居民。而其以前经营的土地就会转移到种植能人手中,更有利于农业生产产业化。
“贩运户+专业户+农户”模式有利于加快农村小城镇化建设,加强城乡之间的联系,开启了城乡交融的大门。这种模式促进了农业内部大分工,有利于提高单个农村劳动力的资源占有量和经营规模。在这种模式下一方面农产品贩运户群体可以吸纳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更是有利于外出务工人员回家发展,从而部分的缓解了农村的人地矛盾。再加上小城镇与广大农民的天然联系之缘,在资金方面对农村有“反哺”功能,更有利于发挥乡镇的辐射作用,使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水平提高。另一方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有效扩大农业吸引力,推动农业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同时,大量的农业人口以乡村小城镇为人气聚集点,增强了该地城市化的“推力”。
5.8 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培养,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层次和生存发展能力
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的低下,不仅制约了他们自身的生存发展能力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给城市的建设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各种问题。因此,应充分发挥基层政府各部门的作用,从学校教育、职业教育、社会教育、生产指导、生活改良、卫生保健教育等多方面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的生活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的提高。首先,应将社会教育、生活改良指导、卫生保健教育作为社会基本福利加以推广,组织有关部门定期下乡普及,以提高农村人口的基本素质和卫生保健意识,推动其尽快向现代化生活方式转化。其次,加大库区农村教育的政府投入,使更多的库区农村劳动力有条件、有能力接受教育和培训,减少库区农村对人才培养的过重投入。第三,以产业政策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吸纳农业技术、农村经济管理人才进入库区农村基层工作,发展相关的特色课程,政府可安排其在乡镇中小学校兼职,以提高这部分知识人才的收入减轻财政压力。同时起到增强库区农村工作对人才的吸引力作用。第四,加强农村劳动力外流的区内引导,加强岗前就业培训。推行人气城镇工程,促进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以“农村——小城镇——中等城市——大城市的剩余劳动力梯度转移”方式,实现人口的真正转移。
5.9实施休闲经济战略,发展旅游观光农业
库区农业发展要以优质、高产、高效、低耗、无公害为目标,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生态与环境并举,使农业生产达到可持续协调发展,使人们追求的无污染、有观赏和旅游功能的“田园城市”逐步转化为现实。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采用抗病品种,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和生物防治,尽量减少或不用化学农药,采取生物防治病虫害的办法,必需的农药应选用符合绿色食品AA级标准的生物源农药或矿物源农药。肥料施用以有机肥为主,实施秸杆还田和绿肥压青等措施。从而生产出绿色无害的高档农产品,政府对这类符合绿色无害的产品在市场上以绿色证书的形式进行标注,让市民可以眼见为实,充满安全感,从而做到生产与生态环境协调有序、持续、稳固、健康向上发展。
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突出科技教育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先导作用和基础功能,引进相应的高新技术成果,农业生产以大棚种植为主体,实行智能控制,采用微生物技术,应用基因工程等现代农业技术,生产附加值较高的名贵花卉和精细、反季度蔬菜,实行精准化经营管理,努力追求其示范效应,使库区原有的农业向以高科技为主要特征的都市农业发展。
发展库区休闲观光农业,兴办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农村旅游,依托其特有的自然景观优势和区位优势,利用其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优美的景致、奇特的动植物、宽广的空间等资源,开发突出乡土气息和农村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成为三峡黄金旅游带的“着陆”点。
参考文献:
[1]熊建立三峡库区城镇搬迁中的就业问题———以万州库区为例 《中国软科学》2001.1 75页-80页
[2]王顺克三峡库区山地高效生态农业复合产业群的研究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1 年4 月 第23卷第2期 189页-192页
[3]张敦富《区域经济学原理》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9.1
[4](英)罗杰.泊曼等著侯元兆等译 《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2.4
[5]历以宁《区域发展新思路》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9.11
[6]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编《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0.1
[7]史建民胡继连 《小康社会与农民、农村、农业》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1
[8]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办公室编《农民收入与劳动力转移》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