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经济转轨期的中国遭遇全球化,幸运与不幸搀杂其间,“与国际接轨”不绝于耳。那么,工资在目前能与国际接轨吗?
我认为,工资在目前难与国际接轨。这是因为:
中国目前外贸依存度已达70%,成为继美国和德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国。按照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中国"可贸易部门"的工资水平应该不断上升,而进口国相关部门的工资水平不断下降。但梦想并未照进现实,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工资差距并未缩小,相反却有扩大的趋势。其原因正如经济学家巴格瓦蒂所言,这正归因于该理论不现实的假设条件,其中包括完全自由的国际贸易、固定不变的各国技术和自由流动的生产要素等等。
然而,我认为,工资在目前难与国际接轨。这是因为:
一、由于全球化给发达国家的低技能工人带来了收入下降和失业的风险,国内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反全球化声浪甚嚣尘上,不仅美国人发出了"经济繁荣与我无关"的慨叹,德国人也陷入了"贫穷"问题的困扰。于是贸易保护主义者设置人为壁垒(如关税、进口配额和反倾销等)阻碍自由贸易前进的车轮,同时也阻碍了要素价格均等化的脚步。 二、由于"里昂惕夫之谜"促生了"技术进展理论"的兴起,技术成为了新的生产要素,传统的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中的各国技术相同这个假设前提已不能成立,而且国际贸易的实践表明技术差异才是各国工资率水平不同的决定性因素。 三、根据人力资本理论,教育和培训等智力投资会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已不仅体现在数量上,还体现在质量上,这也使由于各国人力资本禀赋的不同造成工资的差异。
四、劳动工资分配决定于劳动生产率水平,目前中国劳动生产率水平还处于比较低,因而工资水平难以与国际接轨。否则,将会大量发行货币,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