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国际化新征程
单纯以出口为目标的行为,已经成为中国汽车进军世界的过去式,更多的中国汽车企业将在跨国合作、合资、并购等方面,展开一系列动作
文 杨剑
舆论似乎已经迫不及待地,将2007年定义为中国汽车的“国际化元年”,这一结论背后,有中国汽车出口数量与金额的数字作证,有本土汽车厂商扬帆出海的案例支撑,甚至还交织着汽车界掌门人撂下的无数豪言壮语。
迅速发展但尚未强大的中国汽车企业,已经纷纷按捺不住走出国门的冲动,在俄罗斯、中东、北美、东南亚,甚至在西欧、北美等全球各地,寻找利润新的增长点。
2007年,汽车界豪言不断。长城汽车魏建军宣布,两年内要实现内外销比例1:1;李书福也不改口,继续声称2015年吉利汽车出口要占到全球销售的三分之二;最拉风的莫过于王传福,他夸下的海口是,比亚迪要在“2025年成为全球第一的汽车生产企业”。
很多时候,人们并不相信汽车厂商们对外宣扬的宏伟目标会如期兑现,但是,本土汽车企业一步步走出的国际化路径,也证明这并非是乐观主义者的自我陶醉。
实际上,最近几年来,从产品出口,到投资海外,再到跨国并购,中国汽车企业的国际化的进程,正渐次推进。
海外步伐提速
对长城汽车来说,2007年10月29日无疑是个里程碑式的日子。就在这一天,长城汽车20万辆乘用车生产基地正式竣工投产,长城精灵、嘉誉MPV等崭新车型正式下线;与此同时,长城汽车新标识也在全球范围同步启用。
不甘心局限在商用车出口领域称王的长城汽车,将轿车作为了全球化的重要棋子。凭借新车型、新基地、新标识的联合发布,长城汽车拉开全球化品牌战略新一轮幕帘,进军国际市场的步伐明显提速。
和长城汽车类似,吉利汽车也在今年年末更换新的标识。李书福说:“企业发展到了一定程度,急需要一个新的标志来承载传达。吉利换标是一个企业发展转型,进军全球的迫切需要。”
李书福所说的“发展程度”,基于吉利取得的如下成绩:截至2007年末,吉利已与全球三十余个国家签署了整车或CKD出口合同。出口汽车的国家已有委内瑞拉、俄罗斯、乌克兰、叙利亚、南非、秘鲁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主打产品为吉利的中高档车型——CK(自由舰)、MK(吉利金刚)、FC(远景)。
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07年前10个月,中国共出口汽车46.9万辆,同比增长77.6%;出口金额达54.7亿美元,同比增长120.8%。而且汽车平均出口单价增长24.3%,其中轿车出口单价增长11.5%。此外,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132.5亿元,同比增长30%。
和长城和吉利一起,包括奇瑞、力帆、华晨、北汽等在内的诸多国内汽车企业,组成了中国汽车出口海外的汹涌大潮。
与此相应地是,一些领先的中国汽车企业,渐渐在海外市场拥有了初步的品牌知名度。
2007年10月,《商业周刊》委托市场机构Interbrand进行调查,在得出的有望跻身国际品牌之列的12个中国品牌中,奇瑞位列中国五大在国际上“被认可”品牌的“第一梯队”;吉利汽车和华晨汽车,则被认为是具有竞争潜力的中国品牌“第二梯队”成员。
超越挫折
也是在2007年,海外市场对中国汽车的质疑声音,空前高涨。
这年夏天,华晨BS6(尊驰)在德国,奇瑞旗云在俄罗斯分别遭遇“碰撞门”;9月,登上法兰克福车展的双环CEO,遭遇来自宝马的抄袭起诉;11月,中兴、吉利、奇瑞、长城等中国五家汽车厂商在俄罗斯的组装厂项目集体搁浅……
有关质量,有关设计,有关安全,有关售后服务,甚至有关诚信,在中国汽车在走出去的道路上,无不遭遇到质疑的声音。刚刚走出国门的汽车工业主角们,除了正面迎接并寻求应对策略之外,已然别无他法。
人们将碰撞试验视作中国汽车头顶挥之不去的诅咒,而解开这个咒语的主要力量,还是中国汽车厂商自身。
在全德俱乐部遭遇碰撞重挫的华晨,几乎不惜血本地重新投入来颠覆这个诅咒,仅第一阶段尊驰轿车的安全性能提升,就投入了4600万元人民币,改进期间,又不断追加投资。不过,之所以不吝投入,是因为华晨并不寄望于一款车型的安全性能提高,而是试图以此为引擎,全面提升整体汽车安全技术。
在德国这样一个汽车工业体系领先的国家,中国汽车能站稳脚跟的时间,还相当漫长,中国汽车在全球化的道路上,更多地还得依靠“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不发达国家、汽车工业体系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那里才是中国汽车最为现实的主战场。
因此,在俄罗斯这样的市场,中国汽车厂商才能获得惊喜和教训的双丰收。当五家中国车企的建厂项目搁浅后,华晨汽车则巧妙地绕开俄罗斯汽车工业政策的有关障碍,最终获得KD项目的正式签约。
在长城汽车的全球化战略中,明确地宣称要改“单纯的整车贸易”为“系统地做海外市场”,从品牌建设、销售、服务网络、技术输出,到建立配件中心库、海外建厂,一系列的举措意味着螺旋式的重新出发。
一个共识是,中国品牌目前正在追随索尼、三星等日韩品牌的道路,即从低成本、低质量向具有真正声誉的国际性品牌转变。实际上,2007年是“中国制造”遭遇汹涌批评尤为严重的一年,中国汽车厂商的际遇不可避免地夹杂在这股潮流中,但是,一味地祈求“理解万岁”只能距国际市场越来越远。
模式创新
除了采取和诸多中国车企整车出口、在海外建厂等相似举措之外,奇瑞在跨国合作模式方面,逐渐呈现出一条新的国际化道路。
2007年5月,奇瑞与以色列集团旗下美国量子公司达成协议,组建“奇瑞量子汽车有限公司”;两个月后,奇瑞与克莱斯勒的“贴牌”合作也走上了台面。
奇瑞的合资、贴牌合作行为,被看作是跨国合作模式的创新典范。业界评论,通过合资合作,奇瑞的生产能力将得到快速提升,从而带动奇瑞的配套体系上规模、上水平,增强开发能力和规模效益,拉动整个汽车产业链的发展。
“这叫有经验的人帮奇瑞趟趟水。”奇瑞董事长尹同耀如是说。
在奇瑞国际化的战略中,有“三个路径”:第一是通过国际贸易,扩大出口,打开国际市场大门;第二是通过在海外建厂,建立开拓国际市场的根据地;第三则是通过与国际一流企业资本与技术合作,全面进入全球市场。现在,在第三个路径上,奇瑞正在有所行动。
实际上,单纯以出口为目标的行为,已经成为中国汽车国际化的过去式,更多的中国汽车企业将在跨国合作、合资、并购等方面,展开一系列动作。可以预计的是,资本并购将是中国汽车国际化过程中,越来越需要重视的课题。
从收购控股韩国双龙汽车,到收购英国罗孚推出荣威,上汽可谓中国汽车企业在海外展开并购的代表。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肖国普认为,无论从上汽海外并购的经验,还是从其他汽车企业海外经营的经历来看,国内汽车企业实施跨国经营并购,客观上存在着很大的风险。资产、经营与整合风险都将成为国内企业必须解决的难题。
从一般经验来说,国外企业实现真正的国际化,普遍需要15-20年的时间。美国科尔尼顾问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孙健认为,中国汽车企业真正实现国际化,需要多少年,目前很难预测。但可以预计的是,随着以奇瑞、长城、华晨等为代表的企业国际化布局的深化,2008年中国车企将进一步在国际市场取得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