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我吧 从房价的持续高涨来看我国大力发展小城镇的必要性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编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06年房地产蓝皮书》中,提出并利用“环房匹配指数”概念,对中国35个大中城市(2000~2004年)“环房匹配指数”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中,2000~2004年房屋价格指数增幅超过5%的有19个,从地区分布上看,有13个分布在华东、华南、西部地区,这些地区多是近年来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并指出,我国房地产价格长期走势是上升,而不是下降。2005年第一季度全国35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上涨12.5%,第二季度同比上涨8%,11月份同比上涨6.8%(2005年下半年开始,我国房地产价格统计从全国35个大中城市扩展到70个大中城市),2005年房价涨幅虽然有所回落,但是房地产价格还一直在上升。进入2006年,虽然自从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和银监会等七部委于2005年4月30日联合出台了《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后,就对房地产行业进行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如规定自2005年6月1日起,国家将对个人购房不足2年即转手交易的行为加大税收调控力度;今后“炒地”行为、转让“期房”行为都将禁止,等等。 但是,2006年的房价走势就如樊纲所言,房价在2006年的调控中“且调且涨”,也或将在今年(2007年)继续“高昂着头”。

那么,我国房价持续高涨的原因是什么呢?行业内人士纷纷发表看法, 有的人认为是投资性需求偏大造成的需求结构失衡、地价上涨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等因素推动了房价的上涨,并建议,按持有房屋的面积来征税将是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器,应尽快开征房产税;有的人则认为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决定房价的根本因素是供需关系,即是供需不平衡,供应少,需求多,或者是供需不对位,高端房产的供应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的增长,导致房价快速拉升并波及到中低端房产,最终出现投机,等等。这些原因在笔者看来都不是房价持续上涨的根本原因,它们只是表面的、辅助性的原因而已。笔者认为我国房价持续上涨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城乡差距过大,使大量人口向大中城市积聚,造成大中城市人口相对过多而引起的。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实行不平衡发展战略,优先发展大中城市,希望以各大中城市为经济增长极,来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这一战略在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发展成就的同时,也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城乡差距,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和广大的高校毕业生纷纷涌向大中城市。相对过多的人口在大中城市的积聚,就会产生对房产的庞大需求(投资性需求、必要性需求和奢侈品需求都会大幅度提升),这庞大需求也就成为房价持续上升的基本推动力。再加上某些房地产商与地方政府的合谋以及土地价格上升等因素的推波助澜,最终使我国房地产价格长期高涨不下。

我国出台了那么多对房地产进行调控的政策和措施,如“国六条”中所强调的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加强税收、信贷、土地政策的调节作用、增加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供应、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监测和完善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等等,但效果却不怎么理想,这主要是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还是一种单一的政策。具体来讲,就是由于这些政策的出台并没有基于问题的根本原因(城乡二元结构),而是直接基于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因素,这就导致了这些政策是种单一的直接作用于房地产市场的强制性调控政策。由此看来,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还缺少一种间接作用于房地产市场的疏导性调控政策。所以,现在我国房产调控政策充其量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要想治本,就还需要一种间接作用于房地产市场的疏导性宏观调控政策,即采取有效措施来缩小城乡差距,减少或疏散过多的大中城市人口。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引起大中城市的人口过多是房价持续高涨的根本原因,过多的人口聚集在大中城市形成了对房产的巨大需求,这需求就象洪水一样,我们知道治水是不能强制性的去堵,而只能去疏导。而我国现在的调控政策主要是侧重于这需求和相应供给之间的关系问题,而没有重点去关注这巨大需求背后的人口问题和相应的城乡差距问题,[①]这使现行的调控政策并不具有有效减少或疏导需求的作用,从而造成这些政策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房价问题。

要想解决我国房价持续高涨的问题,就还需要采取一种疏导性的调控政策,以便适当的减少或疏散相对过多的大中城市人口,弱化房价持续高涨的基本推动力。而大力发展小城镇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小城镇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是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各种资源的集散地,是连接城乡之间的纽带,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可以说,小城镇的发展程度直接决定农村经济的发展程度。在我国长期采取和实行非平衡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我国城市化道路走的是一条优先发展大中城市路径,相对来说,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小城镇的发展,使它所具有的基本功能(如吸纳人口就业的功能、带动周边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功能,等等)的有效发挥受到了严重的制约,造成了大量人口不得不涌向大中城市,进而为大中城市的房价持续高涨提供了最为基本的推动力。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小城镇,缩小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距,这样一方面可以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另一方面能吸引更多的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前来就业。从而缓解大中城市对房产的巨大需求压力,使我国房价持续高涨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那如何来发展小城镇呢?笔者认为,第一、要有选择性的发展小城镇。我国的小城镇数目众多,分布在各个县域之中,由于财力物力有限,每个县不可能把全县的小城镇全面同时推进,只可能根据全县的具体情况而进行适当的布局(需要考虑到邻县的布局),在县域内集中发展2~3个中心小城镇,再以这中心小城镇带动周边小城镇的发展。第二、要重点发展小城镇的基础设施。这主要是重点发展小城镇的交通、通讯、网络、教育和医疗等等,这对加强与外面世界的交流和吸引人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三、要以产业兴城镇。小城镇的发展,不是在街道旁边建立一排排房子就了事了,关键是需要产业的支撑,否则,小城镇就成为了“空壳城”了。[②]小城镇的产业发展要抓住我国现在正在进行的产业转移的历史性机遇(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和一些资本密集型的产业正向中西部转移),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消化当地的农村劳动力。不过,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在产业组织的选择上,最好能采用企业集群的形式,以提高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的可持续性。第四,政府的支持。这首先需要政府把“大力发展小城镇”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上,然后在这前提下,政府在政策、资金、项目和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特别是要专门针对“小城镇的发展”制定出有效的激励政策,如对小城镇领域内的创业行为要在税收、信贷和市场准入等各方面给予实实在在的优惠。

 来看我吧 从房价的持续高涨来看我国大力发展小城镇的必要性

 


[①] 供求原理是西方经济学中的基本原理,我国在很多方面的经济政策的制定都直接以它为依据。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这原理的局限性。这一原理往往会对一些政策制定者产生误导,认为供给和需求是经济中两个相互作用的平等基本因素,经济政策的制定只要直接基于这两个因素就可以了,从而使他们容易忽略问题的更为根本性因素。供给和需求相比,需求是更为根本性的因素,但需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又是由它背后的某些因素决定的。在现在“消费者是上帝”的时代,我们制定政策时,仅仅关注供求之间的表面作用关系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去关注需求形成的背后原因,而且这原因要成为制定相关政策的基本考量因素。

[②]我国有相当部分小城镇虽然建立了很多房子,但是没产业支撑,人们都纷纷出去打工了,以至于房子都经常空置在那里,成为了“空壳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82920.html

更多阅读

2014年,从新闻的角度审视少儿文学出版 人民文学出版社网站

2014年,从新闻的角度审视少儿文学出版安武林2014年,中国少儿文学出版作为中国少儿出版中最强劲的部分,持续升温,保持了一个良好的增长势头。而文学版块的发展和变化,几乎成了少儿出版整体发展和变化的晴雨表。所以,对少儿文学出版的总结

从男人的十大典型表现看他是否出轨 男人出轨的表现

面对自己的男人出轨,有多少女人是在短时间发觉得呢?往往有很多女人知道自己丈夫出轨了那已经是很长时间了。沙丽·格莱斯博士最近在美国某著名女性媒体上撰文指出,好丈夫的表现都差不多,但背叛却各有千秋。当一个男人开始背叛的时候,为了

西蒙诺夫的诗《等着我吧》赏析 西蒙诺夫

【原诗】 等着我吧———我会回来的。 只是你要苦苦地等待, 等到那愁煞人的阴雨 勾起你的忧伤满怀, 等到那大雪纷飞, 等到那酷暑难挨, 等到别人 不再把亲人盼望, 往昔的一切,一古脑儿抛开。 等到那遥远的他乡 不

好吧,我没有什么事情的。 什么事情都没有干劲

其实我自己一直很清楚,我唯一爱过的那个人在很多年前就已经死去了。每年夏天的时候我都会在花瓶里插一支海棠花,希望能守到那个女孩的亡魂归来,和那具本属于她的躯体融为一体。可或许是因为死神也太喜欢她了吧,那么多年来海棠花开了又谢

声明:《来看我吧 从房价的持续高涨来看我国大力发展小城镇的必要性》为网友好先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