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我国的经济增长率已经锁定在10.5%左右。对于2007年的预测,多数国内外机构和有关专家认为会较上年略低,为10%左右。主要理由是:预计国家将延续2006年下半年的较为严厉的宏观调控政策,使投资增速进一步放缓,带动整体经济“软着陆”。
本人认为,这种看法过于偏颇。实际上,今年的经济增速可能进一步提高,达到11%以上。理由如次:
第一,所谓的“过度投资”问题值得推敲。主流的看法是: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年增长超过20%,而国内投资/GDP比率已经高达45%;这些投资资金主要来自银行贷款,资金配置效率较低。对此,高盛公司经济学家梁红认为,中国的投资远没有想象的那么“过度”,主要是数据质量问题使投资占GDP的比率被显著高估了。此外,较高的投资/GDP比率与中国当前经济高速增长的现状相符。一个简单的理由是:如果投资年同比增长为20-30%,而投资/GDP比率约为45%(官方公布数据),那么仅由投资所带来的实际GDP增长就应高达9-13.5%。而实际上,消费和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每年至少有5-6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国内投资/GDP比率被高估了。
既然我们的投资率没有那么高,则宏观调控的抑制措施自然就没有理由过于严苛,同时,其产生的“刹车”作用也不会有想象得那么大。
第二,消费在加速增长。2006年我们已经明显能感觉到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在增大,国家统计局逐月公布的数据牢固地支撑这一观点,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增速也首度出现了下降。随着涉及上亿人的工资制度改革落实,人们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在2007年将有显著提升。同时人民币升值意味着进口商品和以进口原材料为基础的下游产品降价,多股力量将共同推动消费乘势而上。
第三,奥运因素凸现。距离奥运会还有不到600天了。奥运会与举办国经济增长的正相关性显而易见。一般来说,举办奥运会会使该国经济增长获得1-2个百分点的“奥运红利”(参见拙文《奥运爆发:1986—1991韩国经济增长研究》)。2006年下半年股市飙升显然是在为2008迎来经济高峰年蓄势。说到底,我国经济仍然是由政府控制的经济,政府在运筹经济发展周期时发挥无与伦比的作用。要知道,2007年是本届党中央、中央政府第一个任期的最后一年,交出一份高质量答卷是从上至下各级领导和官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总而言之,种种因素决定了2007年必然是一个“跃马扬鞭”得好年头。在这一年里,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将继续一骑绝尘,将经济高速列车引向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