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最大化战略 下载 发展战略·增长方式·最大化就业



  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决定了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从而经济发展的绩效和社会发展的结果。在中国,这种逻辑联系可以一直影响到挑战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问题能否得到良好解决。

  一、正确选择发展战略

  经济发展战略是指政府所设定的经济发展目标和遵循的一种经济发展理念,以及将其付诸实施的一整套政策。有时,经济发展战略是政府事先确定的。例如,20世纪50年代印度和中国选择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拉丁美洲一些国家选择进口替代发展战略,都是有意识的选择,并通过一系列政策手段促进实施。有时,经济发展战略仅仅是人们事后的总结。例如,亚洲四小龙倚重国际贸易、利用市场机制的做法,当时并没有通过某种发展战略加以确立,但是,经济学家事后为其总结为一种发展战略类型,分别冠之以不同的名称。

  通常,经济发展战略的理念首先是关于市场机制和政府职能孰轻孰重的认识。在此认识下,形成一系列关于如何加快经济发展的政策倾向和手段:(1)生产要素价格是靠政府干预确立,以推行特定(通常是与市场倾向相背离)的发展战略,还是依靠市场机制形成,以反映要素的相对稀缺性和供求关系;(2)产业结构是依据在国际市场上显示出来的比较优势形成,还是依据某种战略意图通过政策干预而达到;(3)投资决策是按照市场原则由企业家做出,还是根据战略要求由政府统一部署;(4)产品和生产要素的流动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还是利用政府配置手段达到;等等。

  二、加快转变增长方式

  增长方式是指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化过程中,在宏观和微观的层面上,生产要素和其他投入品的配置方式,最终表现为增长结果对不同效益源泉的依赖程度。在一个描述经济增长的生产函数中,在常规生产要素即资本、土地、简单劳动和人力资本带来的产出增长之外,如果还有一个看不见的因素可以提高产出,或者说产出的增长在可以被常规要素解释之后,还有一个残差值没有被解释,这个额外的产出增加就是技术进步或者效率的改进所带来的,通常被称为全要素生产率(或TFP)。该因素在经济增长中贡献份额的大小,通常成为经济学家判别经济增长方式的标准。

 利润最大化战略 下载 发展战略·增长方式·最大化就业
  具体来说,要素和投入品的配置通过两个过程进行,第一是从产业结构层面对生产要素投入结构的选择,第二是从生产过程层面对技术结构的选择。通常,进行这种配置有不同的机制,从而形成相异的增长方式。在不同增长方式下,增长绩效又是迥异的。

  在经济增长的资源配置主要通过市场来进行,并且要素相对价格反映资源的相对稀缺程度的情况下,投资者和生产者按照节约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使用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的原则,第一步进行产业结构的选择,第二步进行技术结构的选择。在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符合比较优势的前提下形成的增长方式,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和效率改进的贡献份额比较大,同样的物质和人力投入可以获得更大的产出。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三、核心是实现最大化就业

  如果人为地推行超越发展阶段的发展战略,或者生产要素市场不健全,要素价格被人为扭曲,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都可能会违背比较优势。如果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不符合比较优势,即经济发展跨越当前的比较优势所能支撑的水平,发展战略就是赶超型的。具体说如果在劳动力尚丰富、资本尚稀缺的发展阶段上,选择了资本密集和劳动节约型的投资和产业结构,就不可避免地陷入传统的增长方式窠臼之中。这种增长方式单纯依靠物质和人力的投入,而效率改进在增长中贡献份额较小。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从关于发展战略的几个内涵出发来概括,国际范围内经济发展经验提供了两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发展战略模式。第一种是以前苏联、印度、改革前的中国以及一些拉丁美洲国家为代表的赶超战略。这种发展战略必然与生产要素价格的扭曲相联系,除了造成效率低下从而增长绩效不佳,以及其他发展问题之外,如果从增长方式的角度,这种发展战略模式典型地诱导出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表现为经济增长单纯依靠有形要素的投入,全要素生产率十分低下。这种没有单位投入产出提高的增长,不可避免会遇到极限。第二种发展战略模式以大多数发达国家及亚洲四小龙为代表,即利用市场机制、具有较高的对外开放度,从而得以发挥比较优势,形成了依靠技术进步和效率改进的经济增长方式,取得良好的增长绩效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从发展战略与增长方式之间的关系来认识,形成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是发展战略符合特定发展阶段所反映的比较优势,核心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能否抓住机遇取得良好的发展效果,关键在于经济增长方式能否实现根本的转变,继而有赖于选择符合现阶段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而按照正确的市场信号,做出关于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准确判断,又是能够选择符合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前提。在生产要素市场尚未充分发育,甚至宏观经济政策或者其他政策还扭曲了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的情况下,经济增长中出现的重化工业化倾向,可能误导我们对发展阶段的判断,从而发展战略目标的确立,更深刻的后果则是干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的要求,也高度依赖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和形成良好的增长方式。首先,发展战略和增长方式影响整个经济的就业效果。从国内和国际经验看,实行不同经济发展战略,通过形成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不同的就业结果和社会经济后果。那些急于赶超发达经济,在经济发展的较早阶段就人为扶持重工业或所谓“高新产业”的国家和地区,形成了违背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及其相应的增长方式,在劳动力尚丰富的资源禀赋下形成了资金密集型的产业结构,降低了经济增长过程对就业的吸纳。这样的经济增长,虽然在一定时间里也能够达到较快的速度,但不能实现最大化就业。就业机会的缺乏从根本上阻碍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从农村到城镇的转移,维持了落后的劳动力分布二元结构,三农问题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相反,如果发展战略是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形成的,按照中国当前的资源禀赋特点,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将得到大的发展,可以为源源不断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转移机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82607.html

更多阅读

我国提出转变增长方式 浅谈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用产出与投入的比例来衡量。经济增长模式分两种类型:一种是物质要素投入增长模式。这种经济增长模式,是以实物资源为主,主要体现在以机器设备、原材料、能源等物质生产要素的投入,来推动经济增长。另一种是知识投入

普惠金融与经济增长 普惠分享的增长方式转型

  左小蕾   只要“国计”以“民生”为目标,再复杂的转型矛盾,再复杂的结构调整,再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也能够理顺头绪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增长方式转移不再是一个“长期问题”,而是成为了2010年“刻不容缓”的经济目标。更重要的

追求利润最大化 商品定价应追求利润最大化

  追求利润最大化,即追求一定时期内可以获得的最高利润。利润最大化并非意味着价格的最高。在此目标下,卖场在制定价格时就要考虑何种价格销售可以使利润最大化。在超市与商品在市场享有较高声誉,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或处于绝对垄断

声明:《利润最大化战略 下载 发展战略·增长方式·最大化就业》为网友泡沫随风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