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我市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经济总量快速提升,职工工资水平增长较快。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2.79万元,比上年增加2925元,增长11.7%,增幅提高2.8个百分点。工资分配结构呈现以下四大变化:
一、中高工资水平职工比重提高,低工资水平职工比重降低。2006年,全市13.8万在岗职工中,达到或超过2.79万元平均线的有8.7万人,占在岗职工总数的63.5%,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3-4万元的有4.1万人,占32.3%;4-6万元的有1.7万人,占12.2%。
全市在岗职工工资水平在平均线以下的有5.0万人,占在岗职工总数的36.5%,比上年降低1.4个百分点。其中,1.5-2万元的职工人数有3.5万人,比重为25.4%;1.5万元以下的职工人数有0.1万人,占7.2%。
二、中高工资水平职工的工资总额所占比重上升。数据显示,平均线及以上职工比重为63.5%,这部分职工的工资总额高达29.4亿元,占全市在岗职工工资总额38.8亿元的75.6%,比重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而平均线以下职工比重占36.5%,但其工资总额比重仅占24.4%,比上年降低了2.7个百分点。
三、中高工资平均水平提高的增量和增幅高于低工资,差距系数在缩小。根据平均线及以上的工资总额及职工人数计算,平均线及以上高位平均工资达3.36万元,比上年增加5160元,比全市平均增量高2235元,同比增长18.1%;平均线以下的低位平均工资仅为1.89万元,增加2393元,比全市平均增量少532元,同比增长14.5%。
四、垄断性行业和新兴产业职工工资增长强劲,传统行业职工工资增长乏力。2006年我市国民经济19大行业中,有十八大行业平均工资比上年提高,但在工资水平、增长速度及位次变化上均反映出较大的行业差异。全市国民经济19大行业中,有9个行业工资水平高于全市。其中,工资水平连续多年处于高位的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依然处于全市领先地位,人均工资达4.76万元;其次是金融业,人均工资为4.57万元;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人均工资为4.50万元,位居第三。
低于全市工资水平的有10个行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密集型、技术含量较低的行业,工资水平居后三位的是采掘业、住宿和餐饮业、制造业,其在岗职工人均工资依次为1.46万元、1.55万元和1.55万元。另外,低于平均工资水平的职工人数中,有17.3%分布在制造业,4.9%分布在建筑业,3.7%分布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3%分布在农林牧渔业。工资水平最高与最低的差值由上年的3.2万元扩大到3.3万元,扩幅为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