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定均中原突围 日均投资一个亿 襄阳“卖地”突围



     信用等级被下调,地方领导“上火”

  评级下调直接影响18亿三期债发行

 皮定均中原突围 日均投资一个亿 襄阳“卖地”突围
  2013年6月26日, 襄阳市建设投资经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襄阳建投”)2010年度公司债券(以下简称“10襄投债”)被大公国际在评估信用等级中降级,由AA+降至AA。

  评级遭下调后,襄阳市政府和发改委主要领导大为恼火,主要的担心就在于评级下调影响襄阳建投在资本市场的信誉,拖慢公司18亿元三期债的发行速度。

  而未来5年,襄阳城建计划投入1779亿元,落实内外环线、古城保护、东津新区等项目948个,“相当于日均投资一个亿”。在这样的情况下,融资压力陡增的襄阳城建,只能寄托于“卖地”来筹集建设资金。

  “如果下半年政策不放松,全国大多数城投公司融资规模肯定会缩小。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对大建设、大发展的诉求强烈,资金需求量大,只能采用吸引社会投资、经营土地等方式自求平衡。”襄阳市建设投资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胡钧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然而,土地整理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未来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在融资压力陡增,卖地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襄阳将如何解决大规模的城建资金来源问题尚属未知。

  “襄阳市财政应收账款应全部打入建投的账户上,但并不是当初约定的监管账户,襄阳财政绝对不存在资金匮乏的状况。”

  按照既定目标,今年襄阳建投还将发行18亿元三期债,确保在8月1日将所有发债资料上报国家发改委,并一次性通过发债预审。

  襄阳建投官方信息显示,今年6月上旬,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公国际”)、立信会计事务所和长江证券对公司发债募集的资金进行了专项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募集资金是否规范,是否专款专用,账务处理是否规范。“此次检查为我公司三期债的顺利发行及今后募集资金的使用规范打下良好的基础。”正是在此次专项检查之后,“10襄投债”遭到大公国际的降级。

  不过,评级遭到下调使得这方面的进展并不顺利。当地知情人士透露,评级遭下调后,襄阳市政府和发改委领导大为恼火,主要的担心就在于评级下调影响襄阳建投在资本市场的信誉,拖慢公司三期债的发行速度。

  “大公国际”在6月26日发布的跟踪评级报告(大公报SD【2013】349号)显示,“10襄投债”发债规模10亿元,债券存续期间为2010年5月19日~2018年5月19日,担保方式为应收账款质押。

  按照账户监管协议约定,2011~2013年襄阳市财政局应向襄阳建投为“10襄投债”应收账款质押专门设立的监管账户分别支付0.87亿元、1.74亿元和2.61亿元。

  “自2011年起襄阳市财政局一直未按协议要求将项目回购款支付至公司监管账户,导致应收账款回收进度和金额长期无法得到有效监管,大公无法判断该项目BT回购款余额,‘10襄投债’应收账款质押担保已失去增信作用。”跟踪评级报告称,大公国际对襄阳建投2010年度公司债券信用等级由AA+调整为AA,主体信用等级维持AA,评级展望维持稳定。

  “襄阳市财政应收账款应全部打入建投的账户上,但并不是当初约定的监管账户,襄阳财政绝对不存在资金匮乏的状况。”胡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但我们确实需要检讨,在规范操作上存在不足和漏洞,导致资金流转操作不规范。”

  “当时发现这一漏洞后,多次与大公国际沟通,并提供了一些书面证据等,但最终还是下调了评级。”胡钧告诉记者。

  胡钧提到的这一关键证据是2010~2012年襄阳市财政局财政拨款明细。襄阳建投向记者提供的襄阳市财政局财政拨款明细显示,2010~2012年,襄阳市财政局共向襄阳建投实际拨付资金35.05亿元,其中,2010年为6.68亿元、2011年为11.78亿元、2012年为16.59亿元。

  “35.05亿元相对于2013年应支付应收账款偿付资金2.61亿元来说绰绰有余,‘10襄投债’评级下调绝不意味着襄阳市财政或者发债主体襄阳建投出现了信用问题。”胡钧告诉记者,目前已按规定要求向约定的监管账户拨入5700万元偿付资金。

  应收账款未打入指定的监管账户存在两种情形,一种是襄阳建投根本没收到襄阳财政局拨付的应收账款,第二种是襄阳建投收到了这笔款项,但没有打入约定的监管账户,大公国际应该在评级报告中做一个说明。武汉某证券公司研究员称。

  针对上述疑问,记者致电向襄阳建投跟踪评级报告评级小组负责人王燕求证,出人意料的是,王燕明确表示自己并没有参与此次评级,只是挂名。记者随即致函宣传中心,截止到记者发稿时,大公国际未予回复。

  “不要想再回到2008年那个时代,靠政府的一张纸、人大的一个决议,就可以融到十亿,甚至是几十亿元的资金。”

  “受宏观政策、房地产调控、发改委检查力度加大等多重影响,地方城投融资进入寒冬季节,投融资形势很不乐观。”胡钧表示,“说实话,襄阳建投目前融资就很困难,今年上半年融资有限,年初定下的目标任务肯定完不成。”

  襄阳建投作为襄阳市最主要的投融资平台,主要承担融资、城市土地一级开发储备及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等职能。截止到目前,襄阳建投总资产276亿元,净资产157亿元,实现净利润71亿元,资产负债率43%。

  记者从襄阳建投获得的《襄阳建投2013年工作路线图》显示,襄阳建投计划全年筹措资金140亿元,其中直接间接融资100亿元,土地出让收入40亿元;在投资方面,全年完成投资(含还本付息及BT回购)140亿元,其中,还本付息27.5亿元(静态),BT回购19.5亿元(静态),土地储备支出20亿元,项目建设投资115亿元(当年现金及BT投入80亿元)。同时,新增土地储备6000亩。

  数据显示,2012年襄阳建投全年筹措资金80亿元,完成工程投资74.3亿元(含BT30亿元)。这也意味着2013年预定目标几乎是2012年的两倍。

  “不只是襄阳建投一家目标难完成,如果下半年政策不放松,全国大多数城投公司融资规模肯定会缩小。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对大建设、大发展的诉求强烈,资金需求量大,只能采用吸引社会投资、经营土地等方式自求平衡。”胡钧表示。

  在100亿元的直接间接融资中,包括发行公司三期债18亿元、中期票据13亿元、内环线保险资金项目融资15亿元等。据了解,目前襄阳建投正加紧推进18亿元三期债的申报工作。

  “稳健的货币政策对城投公司的融资,尤其是对银行贷款有非常大的影响。”襄阳建投总经理陈敬东在内部讲话中提醒,“不要想再回到2008年那个时代,靠政府的一张纸、人大的一个决议,就可以融到十亿,甚至是几十亿元的资金。”

  “平台融资受到政府债务率的控制,贷款不仅要考虑城投公司的负债率,还要研究分析政府的负债率。尽管襄阳去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97.3亿元,但地方政府的债务依然很大,负债率依然很高,这对平台类融资影响非常大。”陈敬东表示。

  未来5年,襄阳城市面积将达到200平方公里,人口将达到200万。为此,襄阳将投入1779亿元,在古城保护、东津新区等方面落实项目948个,“相当于日均投资一个亿”。

  全年筹资140亿任务不可能完成

  卖地突围

  “如果每年新增5000亩用地指标兑现,按每亩200万元土地出让计算,仅这部分可转化收入就有100亿元左右。”

  襄阳建投的融资压力来源于襄阳不断扩大的投资需求。

  按照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目标,未来5年,襄阳城市面积将达到200平方公里,人口将达到200万。为完成这一目标,襄阳城建“大盘”计划投入1779亿元,落实内外环线、古城保护、东津新区等项目948个,“相当于日均投资一个亿”。

  7月17日,记者在东津新区起步区施工现场看到,东津新区核心工程襄阳市行政中心、文化艺术中心、襄阳大剧院、图书馆新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和在建房项目均已开工建设。路边的襄阳市重大公共文化场馆项目简介显示,文化艺术中心、襄阳大剧院、图书馆新馆面积分别为4.5万、5.9万和5.5万平方米,投资分别为2.6亿元、7.5亿元和4亿元。

  根据湖北省政府批复的《襄阳东津新区建设总体方案》,东津新区位于襄阳市襄州区东津镇,控制面积230平方公里,成为集行政服务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科技中心、文化中心、会展中心和医疗中心等为一体的现代化区域中心。

  “东津新区的建设任务很重,30平方公里的产业园,20平方公里的城市综合体,50平方公里按经验算需要150亿元,资金从哪儿来?但是‘十二五’必须得干。”此前,陈敬东表示。

  不过胡钧表示,对融资压力和债务偿还并不担心,砝码在于拥有大量可供开发、出让的土地。据其介绍,目前襄阳建投手上共有1万余亩存量土地可供平整开发,仅已办理用地手续的土地就达6000多亩。此外,在土地用地指标方面,襄阳市国土部门每年向襄阳建投重点倾斜,“年度土地储备规模按照资源与负债平衡匹配原则,确保市建投公司每年储备土地规模不低于5000亩。”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收储土地,确保国有土地保值增值,2010年襄阳市在全国率先探索出了将土地收储中心并入建投公司的模式,形成“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格局。土地运作路径大致为,土地收储中心将收储的土地专项襄阳建投进行一级开发获取利润,再由土地交易中心挂牌出让,“出让收入全部直接上缴市级财政,市财政按规定列支市建投公司”。这也成为全国诸多地方投融资平台前往襄阳考察学习的重点。

  “如果每年新增5000亩用地指标兑现,按每亩200万元土地出让计算,仅这部分可转化收入就有100亿元左右。”胡钧表示。

  数据显示,2012年襄阳全年出让土地33宗、2575亩,成交总金额39.6亿元,成交均价142万元/亩。

  此外,据胡钧介绍,在1779亿元城建大盘中,有一半的投入将主要用于城市“两改”(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项目,这些项目主要以社会资本为主,政府投入很少。投资主体也不局限于过去的城投和财政,而是变成16家投资主体,包括各级区政府、交投、水投等。“对投资巨大的内外环线建设,将主要采取BT方式,通过土地滚动储备和供应,筹集工程建设资金。”

  以襄阳正在建设、将于今年10月1日全线建成通车的内环线为例,通过内环线建设,将拆迁腾挪超过1万亩土地,可帮建投公司取得超过100亿元的出让收益。而内环线项目全长约51公里,总投资约 51.3亿元。

  按照《襄阳建投2013年工作路线图》,2013年襄阳建投为完成实现土地出让收入40亿元的目标,将至少在内环线、深圳工业园等区块卖地2662亩。

  然而,大公国际在评级报告特别强调,“(襄阳建投)公司盈利对土地整理收入依赖程度较高,土地整理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未来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8179.html

更多阅读

皮定均:太行第五1940 、第七1943 军分区司令员

皮定均(1914-1976),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将领,军事家。抗战时期曾任八路军太行军区第五、第七军分区司令员,豫西抗日独立支队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率领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第一旅突围中原,创下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

声明:《皮定均中原突围 日均投资一个亿 襄阳“卖地”突围》为网友气质小男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