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意见 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中央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按照中央几个一号文件精神,农村免征了全部农业税及其附加,并对种粮农民实行了粮价直补,农机补贴、良种补贴等,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几年过去了,农村现状如何,当前农民在想什么,盼什么?带着这一问题,利用回老家的机会,我与父老乡亲通过聊天的方式,进行了调查,并对怎样促进农民增收有了初步的认识,
一、“三多三少”的农村现状 我的老家山东章丘市枣园镇张辛村,地处华北大平原的边缘,全村95户313口人,其中,长期从事农业种植的130人左右。耕地面积720亩。其中,头茬作物以小麦为主,秋季作物以蔬菜(主要是大葱)为主。通过调查,我发现目前总的情况是:农民群众普遍增收。由于农民增收,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其主要特点可概括为“三多三少”: (一)农民收入增多,负担减少。 从种粮农户的收入情况看,虽然年内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成上涨趋势,但净收入增长幅度仍然较大。 (1)粮价上涨因素。近两年,由于粮食价格上涨,小麦每公斤增0.44元,玉米每公斤增0.3元,如按原有亩产量计算,每亩约增收300多元,如扣除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主要是化肥、农药)上涨因素,每亩增加收入约260多元。 (2)政策因素。因免征全部农业税费,村里每人每亩减支75元,加中央粮价直补良种补贴政策,因政策因素亩增100元左右。 (3)两项合计,与农村税费改革前相比,每亩纯增收入360元(粮价上涨因素占72.2%,政策因素占27.8%)。 按村里人均耕地1.9亩计算,在不计算人工费用的情况下,种粮农户年人均净收入1048.8元,比农村税费改革前增收665元。而种蔬菜(主要是大葱)的人均净增收入(除去成本)在1千元以上。彻底扭转了种粮农民不赚钱的局面,使农民群众在农业生产中真正得到了实惠,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二)干群交往增多,纠纷上访明显减少。 前些年,因群众收入少,负担重,加上财务管理混乱,村里干群关系非常紧张,纠纷上访时有发生。现在,由于免征农业税,农民增收,加之实行了乡镇会计集中记账中心统一管理村里的现金财务,每月一次张榜公布,基本杜绝了村干部的随意收支、公款吃喝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农村工作的难点热点问题。干群之间共同语言多了,许多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的局面从根本上得到缓解,上访告状现象不再存在。粮食定购任务不用村干部催缴,几天就完成了任务。 (三)对党和政府的赞扬增多,发牢骚的明显减少。 以往,只要坐到一起,往往听到群众对各级党委政府的埋怨和牢骚,有些话甚至非常尖锐。现在,同农民群众坐在一起,听到的是对中央和上级党委政府的赞扬,或是对农村发展的建议。大家在座谈中,普遍赞颂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经常深入基层、知民情、顺民意,先后出台了减免农业税、粮价直补、农机购价补贴等许多爱民政策,真正做到了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他们说,党和政府这样关心咱老百姓,咱更应该以实际行动爱党爱国。 二、目前农民群众的担忧与企盼 在听到一片叫好声的同时,我也发现目前在农民心里有三个方面的担忧,五个方面的企盼: (一)三个方面的担忧。 1、担忧减负增收政策的长期性,害怕政策会变。许多群众受长期思维定式的影响,认为历朝历代没有不缴“皇粮国税”的,上述减负增收只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权宜之计,过不了几年就会改变。 2、担忧农业生产资料涨价太猛,会抵消增收政策带来的优惠。2005年以来,在粮食收购价格每公斤下降8分钱的同时,化肥、农药、煤炭、燃油价格上涨迅速(如尿素由原来的每50公斤78元增加到120元左右,涨价60%以上)。很多农民认为如果国家不加以限制,早晚工业品价格的涨价幅度会大大超过农产品涨价幅度,政策带来的好处会被农业生产资料的涨价所抵消。 3、担忧土地政策会变,30年的承包期合同难以履行。主要因(1)取消农业税后,农民实现种田“零税赋”,免费种地如同免费吃饭,加上近年年景又好,农民都争着承包耕地。新生小孩抢着要耕地,死亡人家不愿退耕地,婚入嫁出的土地处置遇到了新问题。(2)临近交通干线的害怕土地被征用,虽然实行一定的补偿政策,但相对于蔬菜种植效益来说,土地补偿费要低的多。 (二)五个方面的企盼。 1、企盼党的减负增收政策能够长期执行下去。有的农民说,党的政策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这样的好政策,连续执行上几年,俺农民的生活水平就会有很大提高。如果长期执行下去,农村的经济、文化、教育及社会秩序将会得到根本的改善。 2、企盼党和政府能够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给以有力调控。他们认为,在市场这个大棋盘上,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很难与工业品的价格上涨抗衡。现在,政府虽然对化肥农药等垄断商品出台了指导价,但往往指导价中的上限成了商家的最低价,到了农时季节不用又不行。在市场搏弈中,吃亏的大多是农民。所以盼望政府能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中真正发挥有力的调控作用。 3、企盼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政策不动摇。现在,一方面由于农村税费政策的改变,土地在农民眼里变得越来越金贵,有人无地与无人有地的矛盾变得越来越尖锐。另一方面,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使建设与土地的供需矛盾越来越尖锐。对此,老百姓企盼党和政府能在把握“适度”的原则下,出台相关的政策,小动大不动,稳动不乱动,在绝大多数人满意的情况下,使党的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政策执行下去。 4、企盼政府强化服务功能,帮助农民加快富裕步伐。(1)盼望在信贷上提供帮助,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2)盼望对种植给予超前性的技术指导和有针对性的技术服务。(3)盼望对农民就业问题进行政策引导、技术服务。如开办专业技术培训班、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工业操作技术的培训、给有技术的农民颁发专业技术评定证书、统一组织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等。(4)盼望整顿劳动用工秩序,真正为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提供法律服务。 5、盼望政府关心照顾好农村弱势群体,建议将其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由财政实行专项补助。 三、对促进农民增收的几点思考 从现实情况来看,农民的担忧不是杞人忧天,作为弱势产业、弱势群体,如果没有党和政府在政策上的强有力保护和支持,近年来农民获得的利益有可能重新失去,农村改革的步伐有可能重新步入“黄宗羲定律”的怪圈。值此,为打消农民的担忧,让农民的企盼变为现实,当务之急,是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从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入手,重点抓好以下事情: (一)创新发展思路,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农民增收的真正内涵,不能把“农业发展”简单地理解为“粮食产量增长”,不能把农民增收简单的理解为靠种植业增收。要以改革的精神,从促进城乡发展与综合开发利用劳动力资源、建立和改善政策支持机制等方面做文章,把促进农民增收这项工作做好。 (二)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支持机制。 第一,要在思想上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将农民增收纳入法律保护的轨道,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做到常抓不懈,不做权宜之计。第二,将农民收入纳入科学统计体系。要通过众多信息采集点的设立,建立完整准确的农民收入监测统计机制,重依据、不估算,不作表面文章,形成务真求实的统计体制。第三,加强行政执法,优化农民增收的社会环境。在农村,农民的合法权益屡屡受到侵害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乡村恶势力对农民的财产和人身的侵害;二是某些商家卖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或哄抬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对农民经济利益的损害。面对这些影响农民增收的不安定因素,首先要从建设农村政治文明入手,抓好民主法制建设和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以稳定的法制环境让农民安心增收。其次,要强化执法检查,严厉查处扰乱市场秩序哄抬物价的行为,坚决打击贩卖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的行为,为农民增收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 (三)从财政金融入手,建立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 1、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力度。首先应加大财政扶持农业的投入力度,并制定鼓励资金向农业流动的导向性政策,促进政府和社会资金参与农业基础建设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其次,继续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有效解决农民储蓄大量向非农产业流动,而农民生产生活贷款难的问题,以促进农民增收。(3)积极拓展农村信用担保业务。由信用担保机构在进行资信考察的基础上,运用财产抵押担保等方式,为农民购买农机、发展大棚蔬菜、花卉种植、禽畜及水产养殖、林果业生产等提供贷款担保,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2、健全农业增效的稳定机制。要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继续落实好对农民的增收减负政策,重申党的土地家庭联产承包30年不动摇的政策,鼓励农民在政策范围内进行土地流动及调整。并针对农业生产尤其是风雹等自然灾害容易发生的特点,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商业性农业保险等保护机制,使农业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得到最大限度的减少。 3、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针对乡村集体保障功能弱化,农村因病因灾返贫、人口逐渐老龄化,以及愈来愈严重的农民就业问题,必须抓好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建设。首先,要构建农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援助体系,通过完善最低收入家庭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让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逐步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其次,要构建农村医疗救助体系。建立和完善目前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重点解决农民因患大病而出现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四)以科学的发展观构建促进农民增收的服务体系。 1、实施“再教育”,提高技能促增收。一是充分发挥现代化网络教育功能,建立以农业远程教育和基层农业培训相结合的农民“再教育”培训体系,以此推动农村科技示范村、示范户建设。二是完善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体系,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技术培训,尽量提高他们的就业技能。对达到相应技术水准的评定技术等级,颁发专业技术证书,使其尽快融入市场,实现就业,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负担转化为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三是围绕高效农业建设,建立高效农业研究会,聘请农业院校教授、本地专家和有知识、有创新意识的青年农民参加,形成农业新技术研究体系,以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2、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劳务输出中实现增收。要增加农民收入,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出乡村进入城镇,进入工业、商业和社会服务业。这既是城乡协调发展的需要,也是快速增加非农收入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手段。为此,第一要推进农村非农化,在发展乡镇企业的同时,加强以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特征的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如成立专业化的机械作业队、防治病虫害的植保作业站、从事农产品集散运输的物流公司等,将一部分劳动力就地转移到服务产业中去。第二完善政府劳动部门管理调控的劳动力市场,通过提供就业信息、组织劳务输出、抓好劳务人员管理、搞好法律维权等服务,引导并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大中城市或海外劳务市场有序流动。第三,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取消针对农民工的不合法和不合理收费,特别是整治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的行为,使农民的劳动报酬真正发到农民手中。 3、实施“卖出去”战略,抓好物流促增收。目前看,农产品流通仍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市场体系不健全,基础设施差,交易手段落后。二是信息不畅通,流通渠道多乱杂,产销难以实现订单化。三是流通主体多、规模小、素质低、组织松散。四是农产品处于浅层次开发状态,加工包装原始、叫得响的品牌不多。这些都是与农业市场化需求相背离的。为此,必须要用工业管理理念去发展现代农业:(1)针对农业科技贡献率低的问题,加快农产品品种、品质的结构调整,尽快建成有特色、成规模的农产品产业带。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发粮食蔬菜、干鲜果品、肉蛋奶产品深加工技术,拓展包装业,增加附加值,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2)针对农村市场信息不灵的问题,建立快速、准确的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价格信息服务体系。例如成立精干高效的农村物流信息中心,密切注视市场动态,掌握农产品期货市场行情,积极探索产销直挂,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品牌营销,网上交易等新的营销方式,促使生产与市场及时挂钩,引导和发展订单农业。(3)建设像寿光市那样的大型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以批发市场为主体,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产品的市场辐射面,从搞好物流上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我坚信,只要按照中央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法规制度建设和措施落实入手,真正建立起能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实现城乡平衡发展、实现农民的富裕小康将不是难以看到的天方夜谭。
更多阅读
关于对中央党校谢春涛教授所讲课的几点意见 党校老师讲课主持词
关于对中央党校谢春涛教授所讲课的几点意见(2008-10-23 21:45:21)标签:杂谈关于对中央党校谢春涛教授所讲“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课的几点意见
关于加强人大机关作风建设的几点思考-仙居新闻网 中国仙居新闻网
关于加强人大机关作风建设的几点思考Http://www.rjxj.com.cn 2009-11-18 16:37:19 仙居新闻网 字体:大 中 小作风建设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加强人大机关作风建设,是提高人大干部履职能力,发挥人大职能作用,推动仙居科学发展的具体体现。
关于“HR职场黑名单”的几点思考---回复留言的朋友 换位思考的职场小故事
关于“HR职场黑名单”的几点思考今天是7:40的早班飞机,从武汉到深圳,参加一个非常专业的讲师培训,结果一到地,开手机,就发现,为什么好多人找我,于是马上找到一个咖啡厅上线,一上QQ,发现各个HR群都在议论金报上的“HR黑名单”,我的微博上,居然也
关于安利直销的几点思考 安利直销奖金制度
近日,有一位很久不联系的研究生同学X同学发短信来说一起聊聊。一开口我就知道她加入了安利直销队伍,我想你对我推销点洗发水啥的,我给个面儿买上一瓶两瓶也无所谓,但结果发现原来她是要拉我入伙,说白了就是发展下线,用他们的话当然不能说
关于目前修家谱的几点思考 关于微课的几点思考
家谱是与家和家族有关的重要典籍,也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路线的确立,社会上逐步克服了"左"的影响,一度被人讳言的家谱也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