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没有哪家寺庙比少林寺更像公司,一家跨国公司。 他不以营利为目的,却被最大程度地开发赚取商业利益,如麦当劳一般有诸多海外中心,有读过MBA的“CEO”释永信。 1999年释永信担任少林寺主持以来,矢志不渝以商业化手段经营少林寺,随后登封市政府也引入央企港中旅,甚至意图把少林寺推进上市的轨道中。 按理说,释永信与登封市政府都对少林寺有商业诉求,该有一致的目标和融洽的共处才对,事实却相反,双方矛盾重重。 在无法获知所有真相的前提下,只能通过分析来看释永信挡住了谁的财路。释永信经营少林,却反对少林寺收取门票,更反对少林寺上市,认为那比“火烧少林寺”还要可怕,上市意味着赤裸裸的以营利为目的,丧失了品牌和主权。要知道,少林寺根本上还是个寺庙啊,救苦济难,普渡众生…… 这样似乎很难理解释永信“商业少林”的理念。释永信曾说过一句话,或许能解释他的行为:我们不是商业化,我们只是利用商业的手段阻止少林寺被商业化。 可见,商业化其实是释永信在缺乏有效传播寺院品牌和文化渠道下不得已的手段,却非他的最终目的。少林寺的门票提成最终都用在了寺院修缮、文化保护和慈善上。 而以少林寺为龙头的旅游业收入却成了登封市政府的财政命脉,占了地方财政收入的1/3强。
![读书人的出世与入世 出世入世的两难](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0031729146388.jpeg)
释永信想用商业化来盘活少林寺,而登封市政府想用少林寺来养活整个登封。由此可见谁是商业利益的最终诉求者。 释永信的挑战在于从来没有一家寺庙要摸索传统寺庙生存与现代商业模式相融合的道路。许多企业谈论可持续发展却极少成为百年老店,少林寺却活了1500年。而未来少林寺要用什么方式来维系可持续发展,是每一任主持要考虑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