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缩性财政政策手段 紧缩货币手段势成必然



2006年宏观经济形势运行情况

2006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了高增长、低通胀、高效益的良好发展态势,宏观经济调控效果明显。GDP增速平稳回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趋缓;广义货币供应量和人民币贷款增速回落。

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209407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700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102004亿元,增长12.5%;第三产业增加值82703亿元,增长10.3%。分季度看,在上年经济运行惯性、国内宏观经济调控和世界经济发展环境的共同影响下,一、二季度经济增速持续提高,经济增速从2005年四季度的9.9%提高到一季度的10.4%和二季度的11.5%;三季度在国家调控政策的影响下,经济增速回落到10.6%,四季度GDP增速进一步回落到10.4%。

但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最为突出的是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等问题。“三过”问题相互交织、相互推动,影响经济平稳运行。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这些突出问题,按照“点调节、预调控、稳节奏、重实效”的原则,从土地、金融、市场准入、外资外贸、扩大消费等多方面,统筹采取措施,遏制“三过”问题的蔓延,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2006年宏观经济政策及变化

2006年1季度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6314.3亿元,同比增长31.1%,信贷规模达到1.26万亿元,出现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信贷规模双通胀的迹象,引起了中央的高度关注。

2006年4月27日,央行宣布从28日起上调金融机构1年贷款基准利率0.27%。当日央行还召集了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及部分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召开“窗口指导”会议。

为了加强宏观调控,央行于2006年5月17日发行了1000亿元定向票据。2006年6月13日,央行再次召集“窗口指导”会议。

2006年6月16日,央行公布自7月5日起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5%由7.5%提高到8.0%。

2006年上半年经济数据表明,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42371亿元,增长29.8%,信贷规模215300亿元,增长15.24%。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快和信贷规模过大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2006年7月21日,央行宣布从8月15日起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5%由8.0%提高到8.5%。

2006年8月18日央行宣布,自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贷款基准利率均上调0.27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2%;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5.85%提高到6.12%;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长期利率上调幅度大于短期利率上调幅度。

 紧缩性财政政策手段 紧缩货币手段势成必然

2006年11月3日,央行宣布从11月15日起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5%由8.5%提高到9.0%。

2006年我国贸易顺差继续大幅度增加,由2005年的1019亿美元进一步增加到1775亿美元。我国持续出现贸易和资本项目双顺差,导致外汇储备高速增长。截至2006年底,我国外汇储备已达10663亿美元,高居世界第一位;当年外汇储备净增加2474亿美元。

2006年人民银行2次上调贷款基准利率、3次上调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定向票据、加大公开市场对冲操作力度,回收银行体系流动性。

银监会加强窗口指导,引导商业银行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和产能过剩行业劣质企业的贷款,并及时对部分银行向包括城建在内的建设项目大量发放“打捆贷款”的行为进行整顿规范。

2007年货币政策变化展望

我们认为2007年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落实中央部署的“又好有快”发展目标成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指向,宏观经济政策将保持较好的连续性、稳定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保持双稳健的态势运行。

主要表现为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步增强汇率浮动弹性,不断完善外汇管理制度;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加快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促进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健康发展。

 

为控制泛滥的货币流动性,防止投资增速反弹,缩小国际收支平衡,控制资产价格过高,货币政策将综合应用汇率、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定向票据等手段,加强本外币政策的协调和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在稳健中略显紧缩。

实际上进入2007年伊始,央行进一步加强了货币政策的运用。

央行决定从2007年1月15日起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5%由9.0%提高到9.5%。

央行决定从2007年2月25日起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5%由9.5%提高到10.0%。

央行决定,自2007年3月18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52%提高到2.79%;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6.12%提高到6.39%。

央行决定从2007年4月16日起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5%由10.0%提高到10.5%。

央行如此密集地出台货币紧缩政策,表明了央行对治理流动性过剩的决心很大,调控力度不断加大,进一步采取紧缩货币手段势成必然。

对当前经济形势,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依然偏大,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突出,引发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的因素仍然存在。外贸顺差较大,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加剧。

基于对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和政府工作目标分析,我们认为央行在07将继续运用货币政策组合拳,不仅要缓解“三过”问题还要注意防止通胀抬头,除了公开市场操作、发行央票和加强窗口指导外,存在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3次0.5%和连续加息1—2次的可能,另外在汇率问题上也存在放宽汇率波动范围的可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81611.html

更多阅读

增发国债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还是 扩张财政政策与国债

财政政策可划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是根据财政政策调节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中的不同功能来划分的.(1)扩张性财政政策(又称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主要措施有:增加国债

紧缩性财政政策 欧元区倚赖财政政策

     根据美国媒体报道,尽管美国公共债务总额已达到惊人的17万亿美元并在继续膨胀,但美国国会参议院12月18日最终表决通过的2014和2015财年联邦政府预算案,经奥巴马签字后就可避免重蹈今年10月政府关门的覆辙。  在美国暂时化解

稳健的货币政策 勿把货币政策当成公共汽车

  7月16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在会见德国总理默克尔时表示,中国下半年将坚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这预示着经济决策高层对中国下半年的经济形势并不看好,今年上半年流传甚广的加息传闻也渐消渐散。  央行的二季度例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西南旱灾难改货币政策节奏

  文/刘涛  中国央行和印度央行也是来自不同星球的,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自己的趋势判断和升息路线图方为明智之举  今年1月的中国央行年度工作会议早已为全年货币政策走势定下了基调,即“坚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

声明:《紧缩性财政政策手段 紧缩货币手段势成必然》为网友十里温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