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概论论文 面对经济裂变的反思——《〈逆变经济学〉概论》第01节(2)



第1节

 

二、为什么说经济裂变的弊大于利?为何不能把责任推给索罗斯等人?

笔者以为,既然有经济裂变,就应该有经济聚变,只有这样才符合辩证法和对立统一规律。如果我们把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假设为经济裂变的话,那么与之相反的经济运行状态便属于经济聚变。如此,是否可以说传统经济模式就属于经济聚变的过程呢?显然,我们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但是,我们又不能不承认,传统经济模式是经济事物、物质聚集的过程。否则,人类就不会将资源转化为资本。

(一)经济裂变为何是“双刃剑”?为什么说它弊大于利?

有一利必有一弊,但利弊却经常不等。毫无疑问,包括科学技术在内的一切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更何况是经济裂变?可是,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有些人明明知道经济裂变的弊大于利,而还要为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一方面是由资本本质决定的,一方面是因为资本常控制在个人手里。

1、经济裂变为何是把“双刃剑”?谁是利弊的承担者?

我们了解到,经济裂变的发生对国家、区域、世界经济的发展是有害的。当然,也不能说一点利也没有,因为世界上的事情是有一利必有一弊,有一弊也自然有一利,也只有这样才符合辩证法。因此,有理由说,经济裂变是一把无比锋利的“双刃剑”。那么,经济裂变究竟有什么利,又有什么弊呢?

从有利的方面说,经济裂变的发生对企业、国家、区域、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是有好处的。第一,引发金融危机的导火索一般就是因一些企业资本透支、做假帐等原因引起的,而通过裂变可以将企业的问题暴露出来。第二,在一般情况下,经济裂变会使在经济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暴露出来,比如,一些产品结构严重不合理的企业会因购买力的急剧降低而发生亏损,甚至破产。第三,因经济裂变而产生的产品滞销,也会从一定程度上抑制生产过剩,经济泡沫、通货膨胀等现象都会在裂变中破灭。第四,也是重要的,就是经历了经济裂变的人,会从中接受到不少教训,从长远看对经济发展是有利的。

从不利的方面说,经济裂变会使一些企业、国家长期积累起来的财富、资本在很短的时间里化为泡影,这方面的例子是很多的。如发生在俄罗斯、东南亚、阿根廷、巴西、委内瑞拉的经济、金融危机就曾经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重创,甚至发展到一蹶不振的地步。当然也有得利的,那就是策划和实施经济裂变的人。正像泰国总理说得那样,我们长期积攒下来的财富,被他们几天之内便掠了去。

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企业的厂房着火了吗?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银行的货币扔到海底了吗?没有。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商品物资是否腐烂变质并失去用途了呢?没有。在那场危机中,东南亚地区和国家的银行和企业是否把自己的资本都白白送人了呢?没有。既然都没有,那么,他们的资本为什么会迅速贬值了呢?而据经济学家测算,索罗斯等人在那场危机中得到的也不过500个亿(美圆)而东南亚各国损失的,却在2400个亿以上。请问,这将做何解释呢?其差额究竟都跑到哪去了呢?

唯一的解释,是质量资本转化为一般意义上的能量而不是能量资本释放到企业、市场、社会和宇宙的时空中了。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比如,人们对当时的东南亚经济前景的信心之不足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可见,资本能量的丢失,与人的信心也有直接的关系。或许,也有人会说与东南亚地区和国家在过去的经济发展中的泡沫缩水也有关系。但不管怎么样,整个人类社会的能量资本的总量是减少了。容不得你不承认,事实就摆在你的面前。如果得到的和减少的相等那倒无可厚非了。

总之,通过爆发金融危机的方法来实现资本质量与能量的置换对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的弊是大于利的。恐怕,就连索罗斯本人也不能不承认这一点。而我们现在要讨论的问题是,在金融危机过程中,资本总量为什么会发生缩水、为什么回出现资本的增殖与贬值不相等。笔者以为,唯一的解释是,本来就属于自然物、自然力的资本又回归到大自然中去了。就像正电子,当这种反物质遇到物质时就会发生湮灭的道理一样。虽然反物质与物质相遇并在湮灭的过程中能够产生巨大的能量,但绝不是能量资本。于是,自然资源、能量资本、质量资本;质量资本、能量资本、自然资源之间便发生了置换。

2、为什么说经济裂变的弊大于利?利弊的差额到那里去了?

当俄罗斯、阿根廷、印尼、委内瑞拉等国先后发生经济危机时,我们并没见到这些国家的资本一下子减少了多少,可为什么会出现资本的贬值?可见,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的产生与资本数量的增减有联系却没有必然联系!换句话说,经济、金融危机不仅仅是资本的增加与减少而是绝对值的净减少。

1997年秋,在乔治·索罗斯的亲自操纵下,东南亚地区爆发的那场金融危机使印尼、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多年积攒下来的财富在一夜之间成为泡影并引起该地区出现经济大衰退。在危机中,有些国家的国民收入按汇率计算竟在一年之内下降了50%以上。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都深有感慨地说,本国用几十年来积攒下的财富被索罗斯仅用几个星期掠夺了去。事实上,索罗斯等人从那场危机中得到了500亿美元。而据业内人士估算,东南亚地区、国家在那场危机中实际损失的却是2400亿美元以上。

试问,那1900亿美元的资本跑到哪去了?难道自然蒸发了?当然,也不能否认,其中存在因通货膨胀、泡沫经济等因素的“缩水”。但是,仅用“缩水”是解释不清楚的,更无法解释的是,索罗斯等人并未从事商品生产,而他们却获得了比从事商品生产更大的资本收益。或许,有人说索罗斯也投资了,而这种投资在各国、各地屡见不鲜。比如,在1992年,索罗斯就曾趁着英镑危机,在短短的一个月内便赚取了15亿美元并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年收入超过10亿美元的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如果按“扩大再生产理论”,我们将无法解释索罗斯和他的“量子基金”成员们的收入。据说,在1993年美国年收入前100名中,有9人为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会”的成员,而从该基金会的名称上看,似乎索罗斯等人已经预感到,在金融市场上的这种投机行为,已经无异于经济裂变(波尔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力学是现代核物理学的两个重要来源)。这,难道是“历史蓦然相似的一幕”?否。

(二)经济裂变为何迟早会发生?为什么不能把责任推给索罗斯?

经济裂变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换句话说,就算索罗斯等人的资金不介入,也必然会有其他资本所有者的资本介入,因为资本的本质就是增殖而资本的投机行为又不失为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当然也有例外,那就是资本物质永远地在我们这个地球上消失。

1、经济裂变为何迟早会发生?它的必然性表现在哪里?

 经济学概论论文 面对经济裂变的反思——《〈逆变经济学〉概论》第01节(2)

历史上每一种现象的产生和事件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不要设想世界上有偶然事物的发生,在偶然事件的背后,一定会存在着必然的因素。流星从夜晚的天空中划过的现象是偶然的吗?否,那一定是必然。为什么?因为那种偶然是对于人类或者说对于观察者来说的,而对于宇宙、星云、星系来说出现“流星雨”是再普遍也不过的事情了。试问,是观察者感到偶然,还是流星这种现象的出现偶然?

商品、货币、资本物质的产生偶然吗?产品、企业、市场的出现偶然吗?还是产品、生产、资本过剩现象的出现偶然?或许,对第一个进行产品交换的人类说商品的出现具有偶然性,可是,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亲爱的读者,您还能说商品的出现和商品交换行为的发生是偶然的吗?显然,谁也不能给出这样一个结论。其实,不仅商品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货币、资本的出现同样也不是偶然的呀!

于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偶然事件的出现都具有历史的必然性或者说偶然寓于必然之中。于是,再从这个意义上说,劳动产品的相对过剩引发商品的出现是必然的,商品的相对过剩引发货币的出现是必然的,能够代表和体现商品的货币的相对过剩引发资本的出现亦是必然的,能够浓缩货币的商品、货币的资本物质的相对过剩而引发的经济事物的裂变、逆变、聚变当然也一定必然而非偶然了。

或许索罗斯等人的出击使人类社会经济裂变的时间提前,但无论如何也不能认为经济裂变是一件偶然的事件。就算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压根就没有索罗斯其人,亲爱的读者,您能说具有金融性质的经济裂变就一定不会爆发吗?更何况在资本这种物质当中,本来就包含着人和人的智慧在内?如此,又怎么能说经济裂变的发生是偶然的而不是必然的?如此,我们又怎么能说,经济裂变的发生不具有客观性?如此,我们又怎么能说,作为经济物质的资本就不会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发生裂变、逆变、聚变?

2、由谁承担经济裂变的责任?为什么不能推给索罗斯?

谈到经济裂变,首先使人想到的是金融危机、能源危机的发生。金融危机、能源危机对人类社会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说,但凡是有点头脑的人也不会对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大加赞赏,除非他就是策划这些危机的人和组织。但是,作为一位明智的管理者仅持有反对、斥责的态度是远远不够的。

首先,应该了解,经济裂变的发生。这一点最为重要,因为只有搞清楚发生裂变的原因才能谈到如何避免的问题。其次,还要认清它都会给我们造成那些危害,这当然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只有搞清楚了它的危害之后,才能谈如何克服和避免这些危害。最后,当然也是最明智的办法,就是适时实施经济逆变,因为逆变不仅可以消除危害,还可以化经济裂变为经济聚变,这正是本卷要回答的问题。

一些资本所有者或者说一些资本所有者的代表之所以能通过非法、非正义的手段来实施经济裂变并使自己的资本在裂变中得到增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为它们提供了可实施经济裂变的物质、时间和空间。这也是笔者在前面之所以要不惜巨大篇幅来对资源、资本、财富加以区别与联系的目的与意义。反之,如果我们不给他们提供和创造经济裂变物质、时间和空间,那么他们阴谋也就不会得逞。

值得注意,天底下就有那么多人就是靠实施经济裂变来吃饭的,而他们的资本也是通过实施经济裂变来实现增殖。于是,形形色色的金融危机、能源危机便不断地在世界范围内频繁地爆发起来。至少,我们知道,不管是金融危机还是能源危机,都与某种中性资本强行进入资本、金融市场有关。如股票、期货、基金、外汇的买卖就会造成金融市场的激烈动荡,超出市场承受力时,就发生经济裂变。

当然,也不能把责任都推到个别人,因为他们能够从中获得巨额利润。有利的事谁都愿意干,这也是由资本的增殖本质决定的。可是,我要问的是,难道社会就不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吗?如产品、商品、货币、资本物质不出现相对意义上的过剩状态,就算他们有天大的本事,也无法左右整个世界经济状态变化,更不要说使经济结构发生裂变了。由此可见,产品、商品、货币、资本的相对过剩就是引发国家、区域、世界经济发生经济裂变的根本原因。由此,我们的企业、国家和资本所有者、管理者,还有什么理由不能对可能诱发经济裂变的过剩的产品、生产、资本状态加以科学的认识与管理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81519.html

更多阅读

声明:《经济学概论论文 面对经济裂变的反思——《〈逆变经济学〉概论》第01节(2)》为网友狂傲与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