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以省会经济圈为中心,以沿江城市带和沿淮城市群为支撑的发展战略,明确了我省经济发展的总体空间布局。根据这一布局,省会经济圈如何构建,值得思考和深入探讨。笔者多年参与地方经济规划和咨询工作,有点思考,对省会经济圈构建谈几点看法。
一、打破区划经济,发展区域经济
客观地说,不管我们是否提出省会经济圈,实际上它都是存在的。根据德国经济学家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现实中存在的省会经济圈属于行政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也就是说,是一种区划经济。随着现代经济发展,客观上要求打破区划经济意识,构筑区域经济一体化体系,形成以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和信息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市场原则的基本立足点是分工协作,交通原则和信息原则的立足点都是畅通。据此理论,笔者认为构建省会经济圈的重点工作在于打破区划界限,区域间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关系、功能差异化定位,体制和政策统一,交通与信息无人为障碍畅通,以加快一体化进程,促进经济交流与发展。
二、融入长三角,不依赖长三角
有人认为,融入长三角与建立省会经济圈会有矛盾;也有人认为,南京经济圈将我省的几个城市都囊括在其中,我们建立省会经济圈没有必要或没有空间。这种想法是狭隘的。我们建立省会经济圈继续要融入长三角,甚至在体制、政策上要有超越性措施,起码要能够与长三角地区对接。我们融入长三角,但不依赖长三角,不是亦步亦趋跟随,而是要有创新意识和行动,突破思想和行动上的障碍,要有自己的发展主见、主题和主要思路,建立省会经济圈就是要通过合理规划、创新发展思路、寻找跨越式发展路径,构筑安徽省的经济高地,带动全省经济跨越式发展。
三、连接沿江沿淮城市群,不画地为牢
尽管省委提出了省会经济圈、沿江城市带和沿淮城市群三大板块的空间布局,但是我们不能够仅仅从余下的江淮之间的地理空间定位省会经济圈,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积极连接沿江城市带和沿淮城市群,发挥好既有的行政中心地优势和已经形成的千丝万缕的经济联系。省会经济圈可以合肥为核心,六安、巢湖为核心层,向周围更广阔的空间扩展,完全可以进一步辐射到沿江、沿淮城市群。关键看我们以何种心态和行动来对待三者的关系,以何种行动来解决其中的一些关键难点。从行政关系、地理空间和交通条件来看,沿江、沿淮城市群都应该是在省会经济圈可辐射范围,要放宽视野来看待省会经济圈,要积极连接沿江沿淮城市群。
四、构筑省会经济圈的关键在于省会城市经济发展
近几年来,省会合肥的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从省内来看,经济的首位度在不断提升,这对构筑省会经济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全国来看,合肥市与东中西部及省内各城市的交通连接一旦贯通,(建设合肥-南京快速铁路,形成合肥-南京-上海的以客运为主的快速铁路通道;建设合肥-武汉快速铁路,形成合肥-武汉-都的以客运为主的快速铁路通道;建设水家湖(长丰县)-蚌埠第二线,并按快速铁路标准改造合肥-蚌埠现有铁路,形成合肥-蚌埠-北京的快速铁路通道。这几个项目建成后,合肥将形成六个方向铁路交汇的重要铁路枢纽。)交通枢纽地位将进一步提升,其经济发展和中心地辐射能力将进一步扩展,省会经济圈将会转化为中部重要都市经济圈。 所以要从更广阔的空间来定位省会经济圈和定位合肥经济发展前景。
五、省会经济圈构建眼界要宽、起步要实
其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省会经济圈构建的紧迫性和责任感;其二要尽快从三市对话阶段,进入到解决实质性问题阶段,从更广阔的空间以更高的眼界尽快做好省会经济圈的总体规划;其三是将省会经济圈的合六巢核心层的经济融合条件建设好;其四是要进一步对接好沿江沿淮城市群,建立协调机制和问题解决办法,提高区域经济的融合能力。
总之,省会经济圈的构建,是为了提高竞争力,区域政府对经济圈的构建是为了经济更好地发展。区域政府之间的竞争是税源争夺的竞争,税源的争夺竞争表现为资本投资地的选择,资本投资地的选择又取决于区域的发展潜力、政策的开明性、政府行政效率和区域的开放程度(商务成本和企业与政府交往的成本),打造省会经济圈,其根本目的是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努力打造省会经济圈,使其在安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