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廖晓的研究表明,收购兼并主要有以下几种逻辑:
一是基于提高竞争力,达到同行业最低有效规模。企业有效规模是一个行业必须达到一定规模以上才可以生存的规模。企业有效规模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企业竞争市场格局的变化,所需要的最小有效规模将增大。比如联想为什么收购IBM,有人认为存在逻辑错误,其实不然,尽管不属于最优解,但是至少从提高竞争力,达到PC行业在垄断竞争条件下的最小有效规模来说,也许是不得已为之的事情。也就是“不是办法的办法”。从杨元庆和柳传志历次讲话也许可以验证这观点。此外,这种案例在海尔当年的大量收购小型洗衣机和冰箱厂也是基于该逻辑。还有很多跨国公司恶意收购中国同行业竞争对手,然后有意识故意将该品牌打入冷宫,就是该逻辑的一种变种。这也是变相的减少竞争,增加最小有效规模。
二是打造系统或平台,形成系统的能力。这是企业购并的重要表现形式。比如比利时富通银行是世界上资产归仅次于花旗集团的综合性金融集团。从19世纪90年代才成立的该集团,用16年的时间,资产规模增长20多倍,变成了有200多家银行和保险等公司组成的金融帝国。其历史就是一部收购兼并历史。而其成功之通过收购保险、投资公司打造客户价值链,通过保险来推广银行业务,通过银行来推广保险业务,通过投资公司来推广客户保险、银行和投资等业务。打造了客户的价值链。更好的满足了客户的偏好。此外,像易贝意趣ebay收购SKYPE等资产,也是为了打造系统能力。同样的,顾雏军当年收购科龙,其实从打造一条价值链系统来说,其实也是值得称道的。只不过其违背了其收购的初衷,变相变成了融资的平台确实一大败笔。
三、GE模式。就是纯粹的无关多元化。比如刘永好,投资参股民生银行等都是该模式的代表。这种模式的主要模式都是收购兼并或参股投资由政府垄断性资源的企业。比如参股银行、证券、保险和公用事业单位等。或者投资房地产等。
四、中国模式。中国模式是基于中国的特点的收购兼并逻辑。这种逻辑往往被理论派所批评和误解。很多理论派很不理解,觉得他们是多元化。或者仅仅从收购兼并的行业本身分析。其实该模式的目的是为了融资,或者难听一点就是利用了中国金融或资本市场的制度不完善来达到融资的目的。比如有企业收购钢铁厂也许不是为了发展钢铁产业,而是利用了钢铁企业的大量固定资产和土地来抵押贷款。顾雏军收购科龙不是为了打造一个供应链系统。而是为了将科龙变成一个“融资”工具。此外还有严介和通过将优质企业和亏损企业打包零价格收购200多家国有企业,难道是为了整合这些企业?其实看中的就是这些优质资产可以贷款或贷款担保,即使亏损企业也有固定资产或土地来抵押贷款。
五、能力打造式。GOOGLE和微软以及AMD在国外大肆收购具有一定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硅谷企业就是这种模式,只要发现有企业有前景的发明或专利,这些公司就会找上门来“高价收购”。
六、风险投资模式。在企业创业初或中期、在企业创业困难期,投资某个有前途的企业,然后包装上市,果断退出,这是VC模式。比如当年的盛大网络就是在最困难风险投资公司施以援手,然后赚了大把银子而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