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是德国的经济支柱,作为一个多工业中心的国家,德国的汽车工业、机器和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电气工业均在国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柏林经济研究所报告显示:2011年,德国在制造业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的企业达2300家,其中不乏像大众、奔驰、宝马、西门子、博世、拜耳、巴斯夫等这些称雄全球的著名品牌;同时,也有像多尔曼、沃斯、伍尔特这样的中小企业,其中一些中小企业的产品甚至占到了世界同类产品市场的80%-90%。大、中、小企业共存、共赢的市场结构是德国制造业鲜明的特色,更是其在全球市场树立“德国制造”品牌的基础。
作为世界制造强国,德国一直是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特别是经济危机以来,世界各国均意识到制造业对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性。德国作为为数不多、一直坚持发展制造业的国家,成为许多国家学习的楷模。但目前几乎所有的研究都将德国的制造业市场割裂成两个部分:大企业、中小企业来进行分析。我们知道市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德国制造业的发展,其实是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相互制衡、互相影响的结果。本文希望通过对德国制造业市场结构形成的分析,探讨德国制造业的一些相关特点。 一、德国大企业的“规模优势” 历史上,德国制造业一直将“规模优势”发挥到极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经济、政治被各种垄断性集团所控制。例如,联合钢铁股份公司作为德国和整个资本主义欧洲生产力能力最大和最现代化的采矿-冶金托拉斯,控制着几百家企业,资本超过40亿马克,拥有职工约40万人。西门子-舒克特公司,作为电气工业的垄断组织,1936年所属企业职工达93300人,1939年总资产超过15亿马克。1939年,德国6大工业垄断组织(赫尔曼·戈林康采恩、克虏伯康采恩、联合钢铁股份公司、法本公司、西门子康采恩和电气总公司)所属企业共拥有职工 230万人,占全国工业从业人员700万人的1/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15个最大的工业垄断组织和银行垄断组织拥有的资产高达660~700亿马克。 二战结束后,德国制造业垄断组织被强制拆分,大量资产被没收,厂房、设备严重毁坏等,给德国制造业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但依赖于原有的管理、技术、市场等,德国制造业迅速崛起。在原有垄断组织基础上拆分的德国大企业功不可没,西门子、大众、拜耳、巴斯夫等众多耳熟能详的企业集团给世界制造业市场带来一轮新的洗牌。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全球竞争压力的增大,德国制造企业展开了多次大范围的兼并重组活动。例如,汽车领域,1950-1980年间,德国较大规模的企业从11家缩减至5家;到2010年,只剩大众、宝马、奔驰3家公司。化工领域,赫希斯特AG与Rhone Poulenc SA公司合并,加入Aventis公司,同时Aventis公司将其化工产品业务买给了Celanese AG公司;Degussa-Huels与SKW公司合并,成为全球最大的特种化工产品生产商。 通过对德国制造企业一系列兼并重组活动的观察,不难发现,其几乎都是以市场的划分为基础进行的。例如,德国化工领域逐渐形成了这样的格局,巴斯夫以原材料为主,拜耳以农用化学品、医药用品为主,汉高则以涂料、化妆品、洗涤剂等为主等,这样既保证了德国化工企业对整个化工领域全面的掌控,又减少了企业间的竞争,提高了德国化工企业在国际上的整体竞争力。因此,在德国制造业的某个领域内,通常同时存在多家世界著名企业。 二、德国制造业市场互补结构与中小企业发展 在德国超级跨国大企业闻名遐迩的同时,中小企业的发展势头比前者却丝毫不差,甚至被认为是德国经济真正的支柱。德国学术界认为,500名雇员以下及营业额少于5000万欧元的企业为中小企业;年营业额低于100万欧元、雇员低于10人为小企业。2011年相关数据显示:中小企业已占德国企业总数的99.7%,中小企业的产品要占到德国产品70%-90%的市场份额,创造了全部德国利税的50%,雇佣了全部职工的2/3以上,占整个GDP的40%,即使在金融风波欧元动荡期间仍保持稳定发展,新建企业超过破产企业,中小企业对德国经济的贡献实在功不可没。 德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原因,目前德国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是在战争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二战后,德国政府和民众深刻反思国家几次成为战争策动国的根源。过度集中的垄断经济体制,在经济上存在的巨型资本集团,如一战前的容克垄断寡头、二战前军工集团克虏伯钢铁等,在推动和实施战争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战后,美、英、法等战胜国也着意开始接管和拆散德国的巨型企业。发展并限制大型垄断企业的发展,成为德国政府履行和平诺言的有力行动。联邦政府于1957年制定并于1965年和1974年两次修订了旨在限制垄断、保护竞争、禁止卡特尔、管制企业兼并、控制大企业侵吞中小企业、充分保护中小企业利益的《反限制竞争法》,造就了德国公平竞争的宏观环境。 德国的中小企业在此背景下,蓬勃发展了起来。例如,MA TT公司生产的口琴、手风琴,占世界市场份额的85%;阿诺尔德和里希特公司生产的35毫米电影摄影机,占世界市场份额的70%;梅尔克林公司生产的模型火车,占世界市场份额的55%。促使德国中小企业走向世界,成就其制造业“隐形冠军”头衔,最重要的三点是: 互补的市场结构。在德国制造业,巨型集团几乎笼罩了所有的部门,由于规模较大,中小企业在规模上不占优势。德国中小企业通常将自己的全部资源集中于一个非常狭窄的市场缝隙中,从事专业化生产。这样不仅避免了与大企业的正面冲突,还形成了德国制造业互补的市场结构。在机械制造业,中小企业往往是大企业某零件的供应商。例如,Konvekta[ 资料来源:Konvekta公司主页 http://www.konvekta.de/History.889.0.html?&L=1]公司是专为公共汽车提供专业空调,在过去的40年间,虽然国际市场经历了巨大起伏,但这家公司始终能够通过不断创新,实现持续增长,从而在专业空调市场上蜚声国内外。在化工业,德国的中小企业主要从大型化工生产企业获得基础化学产品来生产化学制成品,是大型化工企业的客户,而不是供应商。 卓越的质量追求与市场管理。在国际市场上,“made in german”是质量优良的代名词。比如德国黑森州的GOEBEL[资料来源:goebel公司主页http://www.goebel.de/]专业印刷公司,这是一家专注于邮票和纸钞印刷的专业印刷机械制造公司。卓越的质量保证使得GOEBEL公司的产品占据了90%以上的份额。欧洲国家用户钱包里德欧元很可能就是出自GOEBEL印刷机。德国的多尔曼公司,乍看其只是一家生产普通门锁、铰链、玻璃幕墙的公司,但其是极少数能在像160层高的迪拜塔这样的工程中安装与其门硬件相配套的复杂安全系统的公司之一。因为,其不仅有质量最好的锁,还具备顶级安全软件和最好的项目管理者。多尔曼公司因此成为全世界发展最快的德国公司之一。 超国界的企业文化。较小的规模并没有把德国中小企业限制在国内市场上,与生俱来的无国界企业文化,使得德国企业在销售方面,四面出击,开展国际化的营销和销售。20世纪50年代开始,德国中小企业就开始其市场营销国际化进程。德国成功的中小企业中,90%以上在美国市场上有自己的分支机构,一半以上在日本建立了自己的全国性服务网络。比如,德国的伍尔特公司,只生产螺丝、螺母等连接件产品,却在全球80个国家或地区有294家销售网点,仅在中国就在20多个城市建立销售分公司,其产品的应用上至太空卫星,下至儿童玩具,几乎涵盖了所有行业领域,年销售额达到70多亿欧元。 三、结论及对我国的启示 在历史原因、企业文化、法律政策等影响下,德国制造业形成了目前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市场结构。大企业对市场进行粗略划分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系列兼并重组活动,提升了德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树立了德国制造强国的形象。同时,中小企业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从“小”处着手,既成为德国大企业的紧密合作伙伴,也成为全球该领域的领军企业,使德国在制造出口大国、强国中一直牢牢占据一席。 成功或许可以模仿,但永不可复制。我国作为制造大国、却是品牌小国,很多问题亟需解决。在我们向德国制造业学习的同时,不应忽视其特有的历史、文化、政策因素所造成其特有的市场结构,对其制造业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德国制造业市场结构形成的分析,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有如下启示: 德国世界著名的制造企业,均有着悠久的历史,少则一个世纪的积累,使这些企业形成规范的管理模式、独特的企业文化、鲜明的企业形象等。一个品牌的塑造,需要财力、物力,更需要时间的沉淀,我国作为一个仅60余年工业化进程的国家,急速塑造一个个世界品牌并不是明智之举,这背后政策、资源的倾斜反而造成了我国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公平。 德国作为世界上鲜有的将发展中小企业作为国家战略的国家,其中小企业有着浓厚的德国特色。相较于德国的中小企业,我国中小企业缺乏相应的政策、资金支持,自我定位多数仍在劳动密集型阶段,缺乏技术创新与品牌意识。一个制造业强国的建立,不是忽略中小企业、一味发展大型企业;相反,我们应该重视作为制造业 “骨骼” 的中小企业的作用,使其与大企业形成互补的市场结构。 德国政府一直以来将制造业作为立国强国之本,为制造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其不仅注重对教育、技术的投资,更从法律、社会层面给予企业发展良性保护。在“科教兴国”的方针下,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有了飞跃的发展;但相较于德国,制造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仍然远远落后,相关法律法规还处于完善阶段,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