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一个领导者有时也很可悲,因为他们没有自由——没有人身自由,没有言行的自由,也没有支配自己时间的自由。这是做领导者与一般人相比之下的一个特点区别。
![权势上司虐宠妻白童惜 怎样看待自己的权势](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9083454154452.jpeg)
为了取得高位或者说为了能是自己凌驾于他人之上,宁可以失去自由为代价,人在这条路上要忍受许多痛苦,然而他们得到的却未必不是更深的痛苦。只是有时的痛苦是不便与人分享,只能一个人独自享用。 为了取得权势,人们常常不择手段。但即使达到目的得到高位也往往是坐不安稳,一旦倒台便是身败名裂。因此,这真是一件可悲的事。 但是,人性仍然迷恋于权势,是因为在中国受千年封建权利观念的意识影响,权利可以给自己带来利益。当权利真正变成为人民服务的工具后,也许权利的位置就不在那么人人争夺了。有趣的是,身处权位的人只能通过别人的眼睛来确认自己的幸福。而如果根据自身的感觉来判断,他就很难找到究竟是否幸福的答案。他们在众人面前能引以自慰的,也只是别人对自己的羡慕和模仿。这使他们唯一能得到骄傲和荣誉的一面,尽管与此同时,他们的内心中也许恰恰相反。他们会时时刻刻感到忧虑,尽管他们只有在结局到来时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一般身居权位的人,往往没有时间保持自己身心的健康。权利是一把双刃剑,有权势者,既能行善帮人,也能作恶害人,不过作恶会受到社会民众舆论的谴责,所以当领导者最好还是不要作恶多端。行善的意向是值得赞美的,但单纯停留在好的意向上,而没有切实的行动为人民服务,这于人世来说还不如一场梦。许多有利人类的好事,要办成都需要借助于权势。 身处权位者,应该为自己寻找一个自身行事的楷模,正确的行事手中的权利。此外,还应该从过去那些不称职的领导者身上吸取反面的教训,来时时刻刻的提醒自己。当然,这样做不应当是为了贬低他人,而是为了避免重蹈他人旧辙。同样,如果有所革新,也不应是为了诋毁历史,而是为后人开创一个好的先例。 往往在一些领导者的心灵中,“恶”似乎有一种自然的动力,总想彰显自己权势,这种动力它在权势不断发展中增强。而“善”却似乎缺乏一种动力,总是在开始时最强,尔后确趋炎附势。革新是驱除“恶”的药物,有病而不服药治疗就意味着不断患新病,因为事物终归要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如果时间已使事物腐败,而人又无智慧使之革除,那么其结局将只有自己毁灭。 已成的习惯,即使并不优良,也会因为习惯而使人适应,而新生事物,即使是更优良的,也会因为不习惯而受到非议。对于旧习俗,新生事物好像一位陌生的不速之客,它能引起惊异,却不受欢迎。中国历史上,王安石、贾谊等都是改革者,他们对当代都有很大的贡献,但由于他们的改革触及了许多权贵人的利益,人们对他们恨之入骨,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下场常常因为领导者的遗弃而变得可悲。 然而,历史是川流不息不断向前发展的。若不能因时变事,而顽固恪守旧俗,这本身就是致乱之源。时间本身正是立志改革者的楷模。它在动力中不断更新了世间的一切,表面上却又使一切似乎并未改变。假如不是如此,新事物发生得太突然,就难免会遇到极大的反对力量。所以衽改革要十分谨慎。每一次改革都必须是确有必要而非为了标新立异。从事改革更不可轻率从事。要注意到,即使有很多人赞同,它还是很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