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11月15日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不到一个月,中国人民银行主要针对一级公开市场交易商,第四次发行定向央票1200亿元,同时利率水平显著提高。这样在整个2006年,中国央行通过提高利息、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对流动性加大了调控力度,这是近几年来少见的。
但是,此前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进行了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的招投标,向商业银行释放200亿国库资金。多份国际投行预计到年底会有大约5000亿元从央行账户中提取出来,并对此表示出了担忧。一方面是流动性促使调控压力加大,另一方面央行和财政部却向金融系统释放货币增加了流动性,这使得调控流动性呈现错综复杂的局面。显然,中国市场的流动性压力与国际市场有明显的区别,央行调控流动性处于独特的两难境地。
流动性影响竞争力
在中国人民银行11月份第三次上调准备金率之后,农信社不断从银行间市场拆入资金,可见收紧流动性首先对中小金融机构产生重要影响,甚至使其经营环境发生转变,而中小金融机构虽然规模不大,但是数量较多影响面很大。而此前针对信贷快速增长的商业银行的定向央票利率较低,也对商业银行经营产生有力的约束作用。所以,央行收紧流动性将首先影响国内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促使其开始收缩战线。
与感受央行紧缩压力明显不同的是,尚未完成本地法人注册的外资银行及其代理机构的人民币信贷业务快速发展。今年前10个月,在中国的48家外资银行在银行间市场进行了6430亿元的债券回购交易,是去年同期的4倍;现货交易也翻了一番多,持有债券及票据的总量则是去年底的近3倍。外资银行积极参与国内货币市场的势头十分强劲,而其经营能力具有一定优势,这使得国内金融机构既要承受流动性调控的压力,又要承受逐渐加强的竞争力。
所以,一味收紧流动性必然削弱国内金融机构在竞争面前反击的优势,还会间接助力与外资银行的扩张,这显然也是央行不愿看到的,正因为此,2006年调控流动性呈现出错综复杂、收放并行的局面。
和谐平衡才是重点
2006年国际油价与金属都出现大幅下跌,伦敦期铜更是三次跌破6000美元,这使得世界市场的流动性泛滥表现出与传统截然相反的特点。尽管流动性过大在包括中国的世界各国都是普遍的,但是价格指数总体仍然平稳,换句话说:过大的流动性冲击的只是原油黄金等重要商品价格,包括房地产的价格,这种价格泡沫始终没有有效地广泛扩散,而普通消费品等其他商品的价格受到的冲击较小,甚至还出现价格不断走低的现象,流动性的泡沫始终是受到有效控制的。
隐藏在流动性泡沫背后的,是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世界市场格局包括世界货币版图的演变,这种情况下,流动性过剩更多的是一种表面现象,而不是实质原因所在,真正的压力在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在于世界贸易秩序变化中的竞争。这些问题反映到中国经济上,除了外部平衡与内部平衡之外,经济结构与市场秩序的调整尤其重要,我们看到这些失衡引发的是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相比之下,作为表面现象的流动性并没有引起价格的剧烈动荡,这也充分说明,流动性调控并不是重点,结构调整、社会和谐、内外平衡等问题才是中国经济的症结所在。
宏观调控要标本兼治
中国的流动性问题,受国际流动性冲击的比重要比国内大得多,作为宏观经济运行的最外层表象,流动性调控在宏观调控中始终处于结构调整和社会和谐、内外平衡之后。而宏观调控的目的,要达到标本兼治,这体现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十一五规划”及2007年经济增长目标的思想精神,金融政策的调控必须服务于宏观调控,金融政策必须围绕宏观调控的标本兼治。
12月份之后,中国股市出现前所未有的热潮,成交量创出历史纪录,大盘指数也接近历史最高,同时国际资金也趁机热炒中国股市,这反映出市场流动性进入股市造成的非理性冲动。此时又面临国际粮食价格创出10年最高,中国粮油价格上涨等问题,调控流动性再次成为经济深层次矛盾的集中反映。
所以,在金融市场不断发展,金融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流动性问题始终将是一个警戒线,调控流动性虽然不是经济社会的最深层矛盾,但是是长期的,是中国寻求经济结构调整、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内外平衡的重要指标。
(此文发表于机电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