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是以区域为着眼点,运用以经济学理论与方法为主要手段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变化,是近几十年才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区域经济学从理论到实践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摆脱了过去前苏联以生产力布局为基础的经济地理学理论的束缚,国内出现了大批的对西方区域经济学进行引进与介绍的论文与专著,本文就是力图对改革开放以来引进与介绍的研究成果进行一个比较全面综述。
西方区域经济理论主要是以区位理论与区域经济发展增长理论为两条主线,从微观经济活动主体出发就是导致经济活动在某一优势区位的聚集和扩散的区位理论,在中观和宏观上就是表现为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所以本文就以这两者为主线,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其引进与介绍的研究进行综述。一、 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是经济地理学以及区域经济学的核心基础理理论之一,是解释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 。虽然传统经济理论将时间变量引入到基础经济模型里,但是空间变量尚未引入到基础经济模型 。在国内对西方区位理论的引进与介绍方面,本人借鉴南开大学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讲师,经济学博士金相郁的五阶段划分方法进行论述 。(一)杜能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新古典区位理论 新古典区位理论是指以新古典经济理论假定为主的区位理论,就是完全竞争市场结构、收益递减、完全理性、利润最大化等。 19世纪初德国经济学者杜能创立农业区位论:由土地位置不同,即距离城市市场远近的不同,导致农业成本在空间上的差异,从而对地租发生不同的影响。这是著名的位置、地租和土地利用三者关系 。到了20世纪初,出现了以研究成本和运输费用为内涵的工业区位论,其先驱者是龙哈德,集大成者是德国经济学者韦伯,创造性的提出了区位因子体系,从而创立了工业区位论。1924年,美国经济学家费特尔提出了贸易区边界区位理论,他根据成本和运费的不同假定,提出了两生产地贸易区分界线的抽象理论 。20世纪30年代初,德国地理学者克里斯塔勒根据聚落和市场的区位,提出中心地理论,稍后,德国经济学者廖什利用克里斯塔勒理论的框架发展出了产业的市场区位论。此后胡佛修改了韦伯的体系,考察了更复杂的运输费用结构、生产投入的替代物和规模经济。艾萨德增加了运输和生产的其它投入品之间的替代关系,把古典区位论动态化、综合化,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要求,把研究重点由部门的区位决策转向区域综合分析,建立区域的总体空间模型,研究了区域总体均衡及各种要素对区域总体均衡的影响。 洛什把工业区位分析的对象推至多种产业,并分析地区中的城市规模和类型,从而得出生产的空间集中在没有资源、人口分布相同的情况下是由规模经济差异和最终产品运输费用差异所导致的结论,贝克曼发展了洛什的研究,他认为对当地商品的需求会影响一个等级结构中的城市的规模 。作为经典区位理论,这些理论著作大部分都被翻译引进,如:商务印书馆所翻译的约翰8226;冯8226;杜能的《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1997),阿尔弗雷德8226;韦伯《工业区位论》(1997),沃尔特8226;克里斯塔勒《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1998),奥古斯特8226;勒什《经济地域空间秩序———经济财货与地理间的关系》(1995),高等教育出版社翻译得的瓦尔特8226;艾萨尔德《区域科学导论》(1991) 。这些都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国外经典区位理论著作的引进工作的重视。 同时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区域经济学教科书中新古典区位理论都已经成为了必备的区位理论介绍,如在张敦富、张金锁、郝寿义、陈秀山等区域经济学教科书中都有所论述,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学教科书必不可少的内容,但虽然都是作为引进介绍但侧重点却并非相同,例如:张敦富、张金锁等在区位理论的介绍上仍然沿用生产力布局与规划的思路,并没有摆脱前苏联模式的影响,而郝寿义的书则更加具有现代西方区域经济学的思路,突出体现了现在经济学在区位理论上的分析,突出胡弗所提倡的三个基石四类因素 。(二)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行为经济学为主的发展阶段 新古典区位理论的理性人和完全信息假定受到很多批评。区位的地理特征自然造成信息的空间不对称,并且经济人在很多情况下做出非完全理性行为。也就是说,经济行为的特征并不是完全理性的静态性,而是有限理性的动态性。行为科学学派以归纳的方式在经验的道路上研究了企业在区位决策方面实际上的使用,考虑到企业在合理规划的能力以及可拥有的资源和流动性方面的差别,进而研究企业的实际行为和所运用的决策原则。 戈林赫特强调个人因素在区位选择中的重要性,他认为个人行为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从而,区位因素应该包括成本因素、需求因素、收益因素、个人成本因素、个人收益因素等。赛默恩也认为,在有限信息条件下,区位决定行为就是有限合理性的行为,并且在理性合理性条件下,经济人会追求利润最大化,在有限合理性约束下,每个人的约束条件都不一样,有些人还会追求满足次善。麻起认为,组织是由很多个人和部署来组成的,并且,组织会有重叠或相互对立的目标,新古典区位理论假设组织结构没有差异,但是,不同组织结构会产生不同的区位选择。弗勒德强调信息水平和信息利用能力水平的区位选择影响,虽然每个人都具备同样的信息水平,但是很有可能难以保证最佳区位的选择。哈密尔吞批评新古典区位理论并不考虑企业管理和组织形式的差异对区位选择的影响,他强调企业的区位选择取决于组织管理目标的相互作用 。在教科书体系中介绍行为主义的区域经济学教材是比较少的,陈秀山主编的《区域经济学》具有这方面的介绍,国内学者对其研究论文也不在少数。(三)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结构主义为主的发展阶段 以结构主义为主的区位理论认为,行为区位理论的贡献在于新古典区位理论摆脱其决定性假定,但是,行为区位理论较侧重于企业本身的区位行为,因此难以解释宏观经济结构与空间现象之间的关系。以结构主义为主的区位理论认为区位是经济结构的产物,尤其是资本主义结构的产物。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斯科特、施托佩尔、沃克尔、麻斯等。 麻斯认为作为历史产物的产业区位被新古典区位理论转变成为“非历史性抽象空间” ,并且,虽然行为区位理论涉及到企业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但是其理论分析较侧重于区位选择主体、组织内部结构、管理特性,稍微忽略产业区位的基本原因分析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结构主义为主的区位理论认为产业区位及其变化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也认为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以及生产过程就是企业行为和组织行为的整体结构框架。其生产过程具有广义的含义,包括政治结构、资本劳动关系的社会过程。以结构主义为主的区位理论之所以重视分析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是因为它们对外部环境的控制力量较大,并且区位变化的力量来自于大型企业固有的垄断特征 。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斯科特提出“新产业空间理论”,其基础理论是调整理论、制度经济学、后期韦伯类的经济地理学。斯科特认为企业内部交易成本大于企业外部交易成本,其结果造成空间集中,反之,造成空间分散。并且,在柔性生产方式中,区位的核心因素并不是聚集经济、规模经济以及劳动市场规模,更重要的是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这样一来所形成的“新产业空间”既具有自我独特的社会政治形态,也具有自己的发展路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柔性生产方式为主的区位理论在以往区位理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发展区位理论,解释生产方式和区位的关系。陈秀山的《区域经济学》也有比较详尽的介绍。(四)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新经济地理学派为主的发展阶段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阿德尔和克鲁格曼等经济学家认识到收益递增在经济理论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克鲁格曼等经济学家在生产要素的收益递增及市场的非完全竞争结构的假定下研究空间,形成“新经济地理学”及“新区域经济学”的新研究领域。如果经济模型考虑空间因素,市场结构并不再是完全竞争结构,而是非完全竞争结构。以克鲁格曼、藤田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经济学家利用迪克斯特与斯蒂格利茨建立 的垄断竞争模型,并借助萨缪尔森的“冰山”原理以及 后来的博弈论和计算机技术等分析工具,把区位因素纳 入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使区位理论在不完全竞 争和规模报酬递增的框架下获得新发展 。 瓦尔兹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会导致规模收益递增的生产和创新产品的区域性集中。马丁继续研究了聚集经济条件下的区位竞争问题,得出在同一区位的厂商数目会随着外生的相对成本优势和内生的聚集优势的增加而增加的结论。藤田和莫瑞研究了多制造业经济体系中的运费与规模经济差异,并且对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等级体系模型进行了修正 。二、区域经济发展增长理论 区域发展理论主要是在20世纪50-70年代发展起来的。随着各国区域经济问题的出现,区域经济理论开始注重经济增长发展问题。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这方面也是有着大规模的引进和介绍,大推进理论、平衡增长理论、循环累计理论、不平衡增长理论、增长极理论、中心-外围理论、梯度转移理论、倒U理论。这些理论或者大多数理论依然在众多教科书中可以找到,如张敦富、郝寿义、陈秀山、高洪深等区域经济学教科书,在郭熙保主编的《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中更加部分进行了区域发展理论论文的翻译,在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编的《2003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中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更加详细具体的进行了介绍,国内对其论述的期刊学术论文也不在少数。(一)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论 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各产业,从而冲破其发展的瓶颈。郭熙保翻译的《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就翻译了罗丹斯坦-罗丹《东欧与东南欧的工业化问题》,《略论“大推进”理论》。(二)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资本缺乏是阻碍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由投资诱力不足和储蓄能力太弱造成的,而这两个问题的产生又是由于资本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都存在恶性循环。但贫困恶性循环并非一成不变,平衡增长可以摆脱恶性循环,是扩大市场容量和造成投资诱力的一种必须的方法。郭熙保翻译的《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其中就有纳克斯《市场规模和投资引诱》、《经济发展问题的某些国际方面》两篇论文。(三)冈纳8226;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论 该理论认为,经济发展过程在空间上并不是同时产生和均匀扩散的,而是从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一旦这些区域由于初始优势而比其他区域超前发展,则由于既得优势,这些区域就通过累积因果过程,不断积累有利因素继续超前发展,从而进一步强化和加强区域间的不平衡,导致增长区域和滞后区域之间发生空间相互作用,由此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于1991年翻译了缪尔达尔的《世界贫困的挑战:世界反贫困大纲》。(四)艾尔伯特8226;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论 该理论认为经济进步并不同时出现在每一处,经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将使经济增长围绕最初的出发点集中,增长极的出现必然意味着增长在区域间的不平等是经济增长不可避免的伴生物,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他提出了与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相对应的“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 经济科学出版社在1991年翻译了赫希曼的《经济发展战略》。(五)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首次提出的增长极概念的出发点是抽象的经济空间,是以部门分工所决定的产业联系为主要内容,所关心的是各种经济单元之间的联系。布代维尔从理论上将增长极概念的经济空间推广到地理空间,认为经济空间不仅包含了经济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也包括了经济现象的区位关系或地域结构关系。1988经济学译丛翻译了佩鲁的《增长极限概念》。(六)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论 在考虑区际不平衡较长期的演变趋势基础上,将经济系统空间结构划分为中心和外围两部分,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二元空间结构。中心区发展条件较优越,经济效益较高,处于支配地位,而外围区发展条件较差,经济效益较低,处于被支配地位。(七)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 基础是美国的跨国企业问题专家弗农等的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认为工业各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在发展中必须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并且在不同阶段,将由兴旺部门转为停滞部门,最后成为衰退部门。区域经济学者把生命循环论引用到区域经济学中,创造了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根据该理论,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世界上每出现一种新行业、新产品、新技术都会随时间推移,由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传递,威尔伯等人形象地称之为“工业区位向下渗透”现象。(八)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 威廉姆逊把库兹涅茨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了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他通过实施分析指出,无论是截面分析还是时间序列分析,结果都表明,发展阶段与区域差异之间存在着倒"U"型关系。(九)近年来国外区域经济增长发展研究在以下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 1、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逊提出区域收入趋同假说,到80年代小阿莫斯提出“在经济发展后期阶段区域收入趋异”的假说,各国学者大都是从区域差异的角度来探讨区域收入趋同或趋异问题。而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运用新古典增长模型来探讨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问题。例如萨拉-艾-马丁的β收敛及α收敛(1996),Dan Ben-Daild与Ayal Kimhi(2000)对贸易与收入收敛速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深入地研究发现在重要贸易伙伴之间贸易量的变化将对国家之间的收入差异程度产生较大的影响,贸易集团之内的贸易增加会促进集团成员之间的收敛速度 。 2、运用新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成果深入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新经济增长理论注重动态分析,强调技术进步的内生性和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工具。运用这一工具不仅可以研究地区经济增长的变化趋势,而且可以进一步研究区域经济增长的原因。 3、新经济地理理论,新经济地里理论认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是集聚力和分散力。集聚力不仅存在于一个国家内部地区之间,而且也存在于国家之间 。一个地区产业结构的形成和演变按照新经济地理学的观点来看,一定程度取决于由促进企业集中化生产的集聚力,以及与运输相关促进企业分散化生产的分散力两者之间平衡关系。经济发展与人口基数历史传统以及资源的相对集中有关系。新经济地理强调经济发展依赖于国家或者地区的历史演化经纬,或者说依赖于初期的发展状态 。国外区域经济理论的引进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区域经济学的内容,而且针对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具体情况,理论学界在20世纪70-80年代初掀起了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梯度与反梯度理论之争,涉及到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问题,最终结果还是梯度转移理论以及非均衡发展模式占据了主导地位。三、小结 以上就是通过对区位理论和区域经济增长发展理论两个方面把改革开放以来的学者引进介绍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具体情况进行介绍。在我国的引进与介绍工作中,我们仍然是本着为我所用的态度去引进的,在引进的起初上进行自主创新发展区域经济理论,同时也可以看出在期刊学术论文方面是比较与西方区域经济学发展相适应的,如上面提到的一些理论都是比较新的研究课题,但是在国外重要经典书籍引入方面我们的时滞还是比较大的,如表1:表格1、部分外国区域经济学著作发表时间与引进时间对比作者 书名 发表时间 引进时间约翰8226;冯8226;杜能 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 1826 1997阿尔弗雷德8226;韦伯.工业区位论 工业区位论 1909 1997沃尔特8226;克里斯塔勒 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 1933 1998奥古斯特8226;勒什 经济地域空间秩序———经济财货与地理间的关系 1940 1995瓦尔特8226;艾萨尔德 区域科学导论 1956 1991艾尔伯特8226;赫希曼 经济发展战略 1958 1991冈纳8226;缪尔达尔 世界贫困的挑战:世界反贫困大纲 1957 1988 可以看出,虽然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经济学得到快速发展,但是我们引进的著作的速度还是非常缓慢的,像上面表格1的发表与引进时间对比就可以看出,我们与国外理论时间性的差距,同时也说明对外国理论著作引进的不足,二十一世纪前后的理论著作引进的比较少。所以在我国介绍与引进西方区域经济学方面我们要下大力气对最新的研究成果进行介绍、引进,以使得我国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与世界同步,为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以上就是本人对国内介绍与引进西方区域经济学的综述,由于国内对西方区域经济学的引用介绍还是非常大量的,本文肯定会有所遗漏希望执政,特别感谢罗和国、王华、朱新苑同学对资料的共同搜集、整理。参考文献:[1]埃德加8226;M8226;胡佛(王翼龙等译):《区域经济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2]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3]张敦富:《区域经济学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年。[4]张金锁、康凯:《区域经济学》,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年。[5]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6]高洪深:《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保罗-克鲁格曼(蔡荣译):《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8]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2003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9]郭熙保:《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10]张燕:《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综述》,《当代财经》2003年第12期。[11]孙海鸣、刘乃全:《区域经济理论的历史回顾及其在20世纪中叶的发展》,《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年第8期。[12]高志刚:《区域经济差异理论述评及研究新进展》,《经济师》2002年第2期。[13]金相郁:《20世纪区位理论的五个发展阶段及其评述》,《经济地理》2004年第3期。[14]徐梅:《当代西方区域经济理论评析》,《经济评论》2002年第3期。[15]孙久文:《现代区域经济学主要流派和区域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经济问题》2003年第3期。[16]陆满平:《区位经济理论探析》,《扬州大学学报8226;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 [17]李小建,李庆春:《克鲁格曼的主要经济地理学观点分析》,《地理科学进展》第18卷第2期1999年6月。[18]王必达:《西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演变与启示》,《兰州商学院学报》总20卷第4期2004年8月。[19]孙久文:《现代区域经济学主要流派和区域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经济问题》2003年第3期。 [20]陈栋生:《中国区域经济研究的回顾与前瞻》,《生产力研究》1998年第2期。[21]张文忠:《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视角探析》,《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