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国务院批复的《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于2007年8月20日正式公布。这份由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振兴东北办组织编制的“中国第一个由国务院正式批复”的地区性发展规划提出,未来要将东北地区建设成为中国综合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重要经济增长区域,并确立了“四基地一区”的目标定位。规划还提出将“依托大连商品交易所,大力发展期货贸易,建设亚洲重要的期货交易中心”。
地处中国东北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是中国工业的摇篮和支撑国民经济增长的第一代主导地区。新中国成立之初,效仿苏联的发展模式,选择了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并将东北地区作为最早、规模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国家投资建设的156项重点项目中,有54项安排在东北三省。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经济转轨较慢,计划经济体制色彩浓厚的东北地区逐渐丧失发展优势,东北工业一度陷入低谷,多数国有企业亏损,基础设施和技术设备严重老化,下岗职工生活窘迫。 2003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问题。随后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正式下发。东北振兴由此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随后,中国政府率先在东北三省试行增值税转型试点和企业所得税改革等财税政策,并加大国债或专项资金支持老工业基地的力度。一系列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利好政策相继出台。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三年来成效显著,长期困扰东北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已取得突破性进展,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国有经济比重偏高的局面有所改善,经济外向度低的局面有所改观。 而在此时,《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的适时出台,无疑为振兴东北吹响了攻坚的号角。因为《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是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和“十一五”规划纲要精神,紧紧围绕振兴主题展开的跨省区规划。《规划》以解决振兴面临的主要问题为着眼点,重在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行为,进一步明确振兴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和发展任务,统筹协调区域发展重大问题,完善政策措施,是今后一个时期东北地区振兴的指导性文件。 《东北地区振兴规划》范围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蒙东地区)。土地面积14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2亿。将内蒙古东部纳入规划,有关人士表示,主要基于以下这几点考虑,一是在历史上内蒙古东部曾经划归为东三省管辖,从市场的概念来说,它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板块,经济联系密切。二是蒙东地区是东北重要的生态防线。三是由于地理位置,蒙东地区与东北三省共同构成了东北地区向北开放的前沿。 可以说,今后五到十年是东北地区立足新起点、谋求新发展、实现全面振兴的关键阶段,东北地区发展面临诸多有利条件: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进一步丰富了振兴的内涵,指明了发展方向;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有利于东北地区加快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区域协调互动机制不断完善,有利于推动东北地区与东中西部地区良性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步伐加快,为东北地区拓展经贸合作领域和空间、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创造了更多机遇。但是,东北地区在振兴进程中仍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体制性、机制性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充分,市场化程度低,发展活力不足。二是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比重较低,装备制造业产品配套能力和系统集成能力有待提高,原材料工业精深加工度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三是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仍然较大,部分群众生活还很困难。四是区内部分资源供给能力下降,一些流域、区域和海域环境污染相当严重。五是资源型城市尤其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接续替代产业发展缓慢,社会、生态问题突出。 针对东北地区振兴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提出将用10至15年的时间来振兴东北经济,主要是以“一条主线”、“六个加快”为核心展开,即:以促进老工业基地振兴为主线,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结构调整与升级、加快区域合作进程、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政府期待将经过10年到15年的努力,实现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副主任刘铁男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此次《规划》首次提出了振兴战略的总体目标,勾画了建设“四个基地和一个保障区”的设想,即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和能源保障基地,国家重要商品粮和农牧业生产基地,国家重要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基地,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区”。 《东北地区振兴规划》还提出要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增强发展的内在动力。推进政企分开和政资分开,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切实改变政府对经济活动干预过多的状况,更多地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调节经济活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推进“省直管县”改革。通过加强自主创新,增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东北地区的发展活力。 从实施振兴东北三年来的实践看,东北地区已经具备中国第四大经济增长极的比较优势。目前东北三省是全国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辽、吉、黑的综合科技水平分别排在全国第6位、12位和13位;东北的原油产量占全国原油产量的40%、木材占全国50%、汽车产量占全国汽车产量四分之一。 我们相信,伴随着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东北经济区有望崛起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之后的中国第四大经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