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手上留点保命钱 股市社保基金是人民的保命钱
武汉科技大学董登新(教授) 全国社保基金是中央政府集中的社会保障资金,是国家重要的战略储备,主要用于弥补今后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社会保障不足,它是全国人民养老的“最后一道精神防线”。 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固然重要,但无论在任何时候,它都不能成为危及社保基金“安全性”的理由和借口,因为安全性是社保基金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和第一生命线。 正因如此,几乎所有发达国家的社保基金都是不允许入市的,即便是标榜完全民主与自由的美国,也是如此。事实上,同属现收现付制的美国,其社保基金建立70年来一直不允许入市,这与我国社保基金的投资管理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证券市场如此发达的美国,处处标榜自由与民主的美国,为什么偏偏不许社保基金入市呢?这也正是国人所不能理解的地方。 其实,美国社保基金建立70年来一直不允许入市,主要理由有两个:一是美国政府认为社保基金安全性最重要,入市有风险,因此,社保基金不能入市,只能购买国债或存入银行;二是美国大众认为庞大的联邦社保基金入市,有悖于市场的自由竞争与公平,甚至会带来政府对私人经济的操纵与控制,因此,社保基金“入市”是美国民众所不能接受的。 然而,在我国,社保基金的一半却是用于证券投资的,包括股权、基金、债券等。2006年底全国社保基金总资产2827亿元,其中,1771亿元用于在国债一级市场购买的国债、指数化投资、股权资产、转持股票、信托投资、资产证券化产品和产业投资基金、应计未收存款、债券利息及银行存款等;另有1056亿元主要用于股票投资,它是委托境内、境外投资管理人负责运作的委托资产。 因为中国股市是一个新兴的投资市场,经常大起大落,因此,它有很大的投机与盈利的机会;然而,中国股市是一个不规范、不成熟的投资市场,风险与收益往往极不匹配,大多数时候,风险明显大于收益。为此,笔者并不反对社保基金投资股市,但它决不能以全国人民的保命钱与民营资本和其他普通的证券投资基金“争勇斗狠”,更不能沦为一个左右或操纵股市的超级“大庄”!这也是中国人民所不能容允的。 因此,笔者一再反复主张,中国社保基金应该站在公共力量和公共利益的角度来考虑取舍,学会“反周期”地进出股市,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站在公共政策的立场发挥市场润滑剂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能让社保基金保值增值。这叫一箭双雕,既合民意,又得民心。 在股市低迷、人心涣散的时候,社保基金逐渐介入股市,不但可以低成本建仓,而且还能以其示范作用重建市场信心。在股市过热、泡沫加重的情况下,社保基金应该选择逐渐退出,为市场降温,给社保基金保险。这样的投资模式,应该是周期性极强的,一个熊牛交替就是一个轮回,从一个熊市底部到一个牛市顶部,就是它的一个周期。 目前,中国股市平均市盈率已高达70倍,泡沫已是十分严重,目前的股市不但毫无任何投资价值可言,而且随时可能结束这一轮牛市行情,并快速步入漫漫熊市。因为中国股市总是在“涨过头”与“跌过头”中交替,因此,在这样一种情势下,中国社保基金应该有自知之明,岂不说什么与民争利,而是应该尽快撤出。即便全国股民的热情冲动,即便股市还能上涨一段,社保基金也没有必要拿全国人民的“保命钱”去赌、去博!
更多阅读
吴晓波:马云读书少,马化腾社科领域积累少,这代人不谈历史十分
“互联网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惯性,可是即便到今天,在中国商业实操领域里的主力人群中,企业家的阶层意识有没有形成”。近日,财经作家吴晓波在接受《中国企业家》记者萧三匝采访时如是说道。吴晓波认为
荐 吴晓波演讲视频全集--激荡三十年! 吴晓波 激荡三十年
吴晓波演讲视频全集2011-03-27 12:38:55|分类: 默认分类 |标签:吴晓波会员播放发布财经 |举报 |字号订阅《吴晓波演讲视频全集》30:44吴晓波点评激荡三十年 财经纪录片 会员: zhaoyancen发
吴晓波先生的“屌丝告别曲线”图 谢百三先生的告别仪式
吴晓波先生的“屌丝告别曲线”图知道吗?如果您的财产性收入和银行贷款几乎为零,那么您要注意了,您现在可是属于“重度屌丝”之列噢;如果您的财产性收入/职务性收入低于1/5且银行负债/个人资产也低于1/5,那么要提醒您,您现在迈入“中度屌
制造就是思考 吴晓波 未来5年 中国制造企业将淘汰一半——吴晓波访谈录
继 2011 年后,第二次采访吴晓波,他依然是那个散发浓郁书生气息和敢说话的知识分子形象。面对前段时间对媒体发表“老一代企业家应该离开前台”的言论而引来的种种议论,他不置一顾,“我就是这个意思”。他善于站在历史的角度研究经济,研
吴晓波:商业与理想与现实有关
吴晓波:商业与理想与现实有关文/本刊记者闫芬 发自北京时间一晃而过,今年已经是吴晓波从事商业写作的第21个年头了。21年的时间里,吴晓波的人生很精彩:24岁写专栏,30岁写书,出版了包括《大败局》(1、2部)、《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