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相茂:农业经济学博士、韩国农业部原副部长、世界农政研究院理事长 李相茂大学毕业进入韩国农业部工作那年,韩国刚好开始实行新村运动。他所在的农业部在新村运动中承担了重要的组织推动任务,对整个运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负责农村建设、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合作社组织、制定方针政策促进行政村自身发展等具体的工作。 李相茂经历了韩国新村运动的全过程。可以说,他是韩国新村运动的全程参与者、推动者和研究者,对韩国的新村运动拥有足够的发言权。时下中国正在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国内学界、政界也纷纷研究、讨论、学习、考察新村运动,以期从中找到适合中国实际的新农村建设道路。此次恰逢李相茂先生来京参加“2006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本刊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在中国 总能找到韩国农村的影子
记者:您来中国多少次了?到过中国的农村地区没有?您觉得中国的农村跟韩国农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李相茂:我来中国很多次了,比如今年就来了3次以上。近十年,大概来中国50多次。 第一次来中国是1997年,当时我还是韩国农业部副部长。从那开始,我就到过中国的很多农村地区。第一次到中国,沿着杭州到宁波的高速公路看到了农村的面貌,觉得跟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的韩国农村很相像。 最近我有机会到了陕西、四川,然后从重庆坐船顺江而下到了上海。我感觉西安的农村有点像韩国70年代后半期的农村地区;成都、重庆的农村比较接近韩国80年代中期的农村地区;到了南京,觉得那儿有点像韩国90年代的农村;到了上海,我感觉已经和韩国基本接近了。 记者:您是从哪些方面作这番比较,得出中、韩农村地区相像的结论? 李相茂:我没有到农户访问过,主要是考察农村的整体面貌。比如从农田的建设来看,高速公路旁边的那些耕地整理基本完成,而且水利设施也比较齐全;从村落的建设看,居民住宅建设有一定规模,乡村道路也铺设得不错。韩国上个世纪70年代推行新村运动。中国农村这些年的耕地建设等等方面的情况跟那时侯的韩国差不多。中国农村地区差距大
记者:在对中国农村的考察过程中,您有什么感触? 李相茂:总的来说,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中国农村地区差异很大,中国农村与城市的差距、沿海与内陆地区的差距很具代表性。 我觉得主要有两个差异:一是地理位置上的差异。拿上海跟延边地区比较。上海周边地区交通便利,外来资本不断涌入,在技术水平等各个方面都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相较而言,延边在中国东北一隅,地理位置比较偏僻,地区相对闭塞,好多新的理念、技术、资金进不来,所以比较落后。 第二是不同地区农民的素质差距很大。比如浙江人思想活跃,总体积极向上,人们都有奋斗精神,有想过上好日子的愿望;可是到了延边看,很多人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去韩国打工上,并没有努力做点什么让自己的生活好起来。 记者:您认为这两个差距哪个更关键? 李相茂:人的意识、素质是最关键的因素。比如延边地区,政府在这些年里做了很大的努力,整个地区看起来有所发展,面貌有很大改变,但从内涵上看,人们的变化并不是很大,特别是自主发展意识方面的变化不大。如果这种意识状态不改变的话,过不了多少年,杭州和延边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可能的结果是延边人向上海和杭州流动,现在已经开始出现这种情况。 贫穷地区人口向富裕地区流动,这在短期内会带来一些好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好处在不断减少,不确定的、负面的效应可能越来越多。一方面,正像温铁军院长所提到的,在城市里,贫民窟、环境污染等问题一定会出现;另一方面,农民在不断减少,农村就会变成一个空壳。连建设的人都没有了,怎么建设新农村? 所以,要建设新农村,首先要把人的自主发展意识培养出来。这是问题的根本所在,也应该是先行的工作。如果没有这种意识,再给他搞生产、生活都是没有用的。建设新农村关键在哪里
记者:在韩国,新村运动是从改善生活入手,中国建设新农村,首先强调的是生产发展。您对这个差别怎么看?
李相茂:从哪方面入手,要根据具体的发展阶段来确定。生活、环境改善,人们很容易感觉出来。韩国首先做的是生活上的改善。从韩国的经验看,改善生活环境,问题关键不在“钱”字上,而在人的思想观念上。 改善生活环境需要钱,农民自己就会研究如何发展农业生产,挣更多的钱。这样他们就自发投入农田、道路、水利建设;农产品的销售出现了一些变化。他们觉得要一起销售农产品,就建起一个集市。从一家一户卖到联合起来一起买进原料、生产、销售。这种联合不仅节约各方面的成本,而且价格也能卖得更高。 记者:您强调要改变人的意识观念,是不是抓住自主发展的意识转变,就等于抓住新农村(新村)建设的关键? 李相茂:从生活的改善到自己的投入,再到从事简单的流通,靠这些,农民维持基本生活是可以的,但还不能增加收入,要对子女教育增加投入那就有些困难了。 韩国新村运动在初期是成功的,但是后期并不是很成功,其中的经验教训值得中国参考。 中国和韩国都是小农经济,农业带来增收是有限度的。就韩国来说,只靠新村运动是不能解决农村的问题。要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也不能仅靠农业。我想这点也适用于中国的新农村建设。不论是新村运动,还是新农村建设,都要由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提供政策性保障。政府要制订好发展战略,对于那些具备发展条件的农户,给予各方面的扶持,这是政府要做的事情。政府应当指导当地农民如何运用好的条件发展生产。可以组织他们去看一看、学一学做得比较好的典型,让这些典型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有政府适当有效的扶持帮助,农民自我发展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健全。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还是要有农民自主发展的意识。如果没有这种意识,政府再大的投入也是没有用的。
新村经验:建设新农村 不能只靠农村
记者: 现在中国政府计划派出3万名农业官员到韩国学习“新村建设”,您对此有何评论?
李相茂:我个人的看法是,这没有多大意义。现在的韩国农村,新村运动的痕迹一点也看不到了。那么,这些官员来韩国看什么?去了以后也只能听听介绍,了解一下那时侯新村运动是怎么做的。 韩国以前也抱着这样的目的,多次到日本学习。这样出国学习考察的费用太昂贵,效果也不一定好。还不如从韩国邀请有关人员来中国传授经验。让中国方面吸取韩国的经验教训,考虑如何结合中国情况推进新农村建设。 记者:您认为新村运动有什么经验值得中国借鉴?对中国的新农村建设,您有什么样的建议? 李相茂:我经常强调三点内容。第一,新村运动在初期是比较成功的,中国可以借鉴。新村运动首先是促进农民意识观念发生变化,新村运动的精神是勤劳、自发的发展和相互协作,这种启蒙思想是很重要的。如果农村自身没有这种动力,政府给推动力也没有用。 第二,虽然韩国新村运动有比较成功的经验,但也有不少教训。中国向韩国学习,重要的是要结合自身的实际。重新还原人民公社这种组织形态,并且发挥它的作用,这样做也许更好。就中国目前的情况看,土地一定不要私有化,但是让政府行政机关来管理土地,也会产生种种弊端。我们不妨考虑以村为单位将土地管理权交给人民公社。将人民公社的做法同新村运动的做法结合起来是再好不过的。 第三,仅仅靠新村运动是不够的。就我们现在的经验来看,创造增加农业收入的环境、条件这方面的工作要靠政府来做,政府关键是做好人才培养,特别是农村领导者的培养,做好农业技术人才的培训,还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民提供优惠政策、贷款。 在一些地区,农民的收入中,农产品的贡献只有5%,也就是说加强农业建设对农民增加收入作用是有限的。因此要让这些在农村的农民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让他们留在农村发展增收。 日本、韩国都曾推动企业到农村去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但是农村有很多不利的条件,比如离市场较远,原材料运入成本过高等,所以企业不愿意到农村去。韩国新村运动后期的问题就在于,农村没有提供更多的岗位,一些配套措施没有跟上,新村运动也就到此为止了。大量人员还是从农村向城市发达地区流动。在这方面,韩国曾经学习日本失败的经验,中国就不要再走韩国所走过的弯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