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莱湖机场 茵莱湖,碧波浮岛世间无
长尾船在湖上径直开了半个多小时,也只走了茵莱湖很小的一部分。太阳下山后,湖面升起薄雾,一轮满月高悬,拖下长长的银色碎影。夜色渐浓,雾气也越来越重,岸边的山峦和亮着灯光的人家都在远处隐现,我们的船在迷雾中穿行,感觉仿佛是海上夜航,这是茵莱湖一天中最美的时刻。 2011年的Lonely Planet Myanmar指南封面,就是茵莱湖上单脚划船的渔民。作为缅甸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旅游业和商业气息已经渗入茵莱湖的寻常生活,每一天都有上百艘长尾船载着游客前往集市和各色手工作坊,一看到长尾船驶近,那些渔夫就会摆出完美的单脚划船姿势供游客拍照。的确,茵莱湖不是璞玉般的世外桃源,但人们世代靠湖吃湖、自给自足,如今也找到了可持续发展旅游的方式,让茵莱湖的美丽富饶为世人所知。在这片116平方公里的大湖,7万人口在浮岛上耕作、打渔、造船、打铁、制造银器、卷雪茄烟、抽莲梗丝纺纱,那些连接着一个个“购物点”的船行路线,从来没有强买强卖,倒像是开了一扇扇窗,让游客得以了解茵莱湖的日常生活和特色手工业。 浮在湖面的农田 无论从前看过多少照片,眼前的茵莱湖仍然不断让我惊叹。娘水镇上的河水混浊如黄汤,然而,长尾船载着我们驶向茵莱湖,就马上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悠长的水道两边长满近一米高的水草,船尾下沉、船头高高翘起的狭窄渔船驶过,溅起一片雪白的水花。这个世界没有公路,没有汽车,没有一砖一瓦,只有水道、船、浮岛和水上人家。人们住在高脚楼上,下楼即上船,家家楼下系着小舟。与那些露出水面的湖心岛不同,浮岛完全漂浮在水面,是人为的产物。人们把漂浮在水面上的浮萍和湖里的水藻聚集成片,铺上湖底泥浆打成的湿砖,再糊上湿泥浆,最后再铺上水草和陆地运来的泥土,方才成为农田,可以栽种蔬菜瓜果了。农田里插着无数根长竹竿,竹竿的作用不是供农作物攀援,而是固定浮岛,它们直插到湖底,确保农田不会漂走。就这样,在湖里就地取材,人们造出大片农田,除了打鱼还能种菜,自给自足之余,农、渔产品还可以销售到外面。 我们的船就在一片又一片浮岛农田和一座座高脚屋间航行,就好比在陆地上走大街串小巷,在我看来是犹如迷宫般的水域,当地人却了如指掌,根本不需要任何的指示牌。太阳升高以后,湖面变成了一面镜子,茅草和竹子搭建的高脚楼有了修长的倒影。不少人家在楼梯上、窗台上摆着几盆花,虽然没有什么名贵品种,却足以成为房屋最靓丽的点缀。有妇女捧着洗衣盆下到湖边来洗衣服,脸庞上涂抹着特纳卡(黄香楝树枝干研磨成的粉末,缅甸独有的“防晒霜” ),一见到游客就会露出友善的笑容,或开朗,或羞涩。 “天空之镜” 船走了很久,终于到了宽广无边的大湖—之前经过的只是茵莱湖延伸出去的河道。湖面波澜不兴,漂浮着零星水浮莲和小渔船,除此以外,就是湛蓝的天空、云朵和它们的倒影。我想起玻利维亚那个被誉为“天空之镜”的盐湖,此刻的茵莱湖也担得起这个美誉。它宽广得像海,湖鸥低空飞翔,如果你高举一小块面包,很快就会吸引到湖鸥飞扑过来。我极目四望,仿佛内心的空间也随着视线的延伸而得到舒展,天地间,大美不言。 观看和拍摄单脚划船是茵莱湖一日游的固定节目,看了许多次,我始终无法想像自己如何在那样的小舟上保持平衡。由于湖面不少地方被芦苇和浮游植物遮挡,站立船上要获得比坐着更佳的视角,而用脚划船又能把双手腾出来。于是,茵莱湖的男人从小就练就了这番绝技:一脚金鸡独立,一脚用膝盖弯和脚背别着桨,桨把儿则夹在腋下,两手张罗渔网,还能稳稳当当地如履平地。 一天里的不同时段,茵莱湖有不同的美。白天日照强烈,我们的船溅起的水花折射出彩虹。日落时分,火烧云“烧”着了半个天空,又映在水里,美不胜收。次日,跟客栈索取了免费的骑行地图,绕湖边骑行,一边是田野,一边是茵莱湖的支流,一路风光。骑行经过的公路状况并不太好,每有大卡车开过,就掀起久久不散的沙尘,还有一小段要推车走的碎石子路。不过,沿途美景让骑行的辛苦都变得值得。由于贪恋路上风光,我们没能在日落前赶到地图上标记的日落观景点。那时候,我们正在芦苇丛中穿行,小路两边的芦苇都长到两三米高,像墙一样阻挡了视线,顶端羽毛般的芦花被夕阳染成粉紫,就在这样翠绿粉紫的“围城”里,拐多少道弯都不知疲倦。 以雪茄示爱 雪茄是茵莱湖最具特色的手工业之一。世人皆知古巴雪茄,而缅甸雪茄则平民得多,普通老百姓都抽得起,在农村地区尤其受欢迎。缅甸雪茄从外表到制作都跟古巴雪茄大不一样,它的外层不是纸,而是塞贝斯滕破布木(sebesten)树叶,树叶的纹路和青翠色泽被保留下来,不作更多加工,感觉很原生态。雪茄里面,除了有产自缅甸中部的烟叶,还有切碎的烟草植茎和软木材,两者比例接近1∶1,还有棕榈糖、丁香、肉桂、罗望子等香料,抽起来味道比香烟要温和得多,却也丰富得多。 烟叶和烟梗用机器切碎,树叶用机器压扁,而此后的工序全由人手完成。在一家高脚楼里,一班女工在熟练地制作着,两名女工筛选出外形无瑕疵的树叶,其余女工都负责手卷雪茄。她们的双手不停翻飞着,卷烟、糊上接口、制作滤嘴、剪去多余树叶,一根雪茄就做好了。 18世纪,这种雪茄在缅甸和印度都很流行,被英国殖民者传到欧洲,如今的英文名cheroot就源自印度泰米尔语churuttu,意为烟草卷。在那个年代的英国文学作品中,缅甸人常常以抽着雪茄吞云吐雾的形象出现,比如说英国作家鲁德耶德·吉卜林的诗集《曼德勒》。缅甸民歌里也有关于乡村姑娘以雪茄示爱的故事:她用双手亲自卷烟,完全不使用剪刀,她觉得用金属太冷酷了!她用银牙轻轻咬去多余的树叶,这根雪茄将因为她的柔情而变得更甜。 莲梗纺丝成僧袍 雪茄厂并非茵莱湖独有,而莲梗纺丝就只在茵莱湖南部村庄Kyaing Khan才见得到。顾名思义,莲梗纺丝就是从莲梗中提取丝线纤维,纺织成布料衣物。茵莱湖生长着许多种莲花,但只有一种叫Padonmar的红莲才能用来纺纱。看过莲梗抽丝的过程,我就觉得那五六十美元一条的莲丝围巾也不算贵了。女工把4根莲梗拦腰折断,拉出丝,放在木头矮几上,再用手掌把丝搓成线,重复多次才能得到一米细线。多条细线用纺锤聚合成更加坚韧的丝线,才能纺织成布料。搓线和纺纱的女工都常年保持手掌湿润,好让莲丝更加柔软。只有新鲜摘下的莲梗才能抽出丝,因此莲丝纺织也只能在红莲生长的6月到11月间进行,荷梗数量有限、全手工制作费时费力,自然物以稀为贵。 过去,莲丝衣物仅用来制作僧袍,供奉给佛像和地位尊崇的高僧。莲丝僧袍称为Kahtein-thingan,纺制一件僧袍需要超过22万根荷梗、10名丝织女工连续工作一个月才能完成,有时还会镶嵌上金箔和银箔,显得更加华丽。上部座佛教传入缅甸后,人们开始制作黄色僧袍供奉,不同季节供奉什么僧袍都有讲究。其中,Pantthagu-thingan是僧人用穷人供奉的旧衣布料拚起来缝制的,而Kahtein-thingan则在每年大斋节结束时供奉给佛祖和僧人。后者用莲丝制作,被认为是最尊贵、最神圣的一种僧袍,不仅因为其稀罕,更因为莲就是佛教的象征。莲丝僧袍的制作在缅甸已经有数百年历史。相传,一棵莲花上出现了5名手捧经书的少年,预示着世间将出现5位佛陀,向世人指引脱离苦难通向极乐之路。梵天把这5名少年带到圣徒的住所,拿出带着清甜芳香的莲袍给他们。但莲袍只有4件,还少了一件,这就成了佛教徒开始制作、供奉僧袍的缘起。虽然红莲在5月间就已经长得繁茂了,但当地人认为,只有在莲花盛放时摘下莲梗纺丝,这样的僧袍才具有神圣法力。因此,每年摘莲梗之前,他们会在莲塘举行庄重的仪式,用食物供奉一周。
更多阅读
上海地铁17号线:串连虹桥和淀山湖,跨省延伸至江苏不确定
上海地铁17号线:串连虹桥和淀山湖,跨省延伸至江苏不确定 近日,由上海城建路桥集团承建的轨交17号线部分标段工程正式开建。这标志着作为上海“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的重要轨交线路——轨交17号线正式开工建设。上海轨交17号线谋划促
最牛钉子户在日本拖延东京成田机场建设十余年,抗争40年迫使首相 成田机场 最牛钉子户
最牛钉子户在日本 拖延东京成田机场建设十余年,抗争40年迫使首相谢罪日本也有钉子户,他们还有这样一句名言:他们(gov-ern-ment)把百姓像虫子一样对待。网上贴出的成田机场卫星图片,圈中即是“钉子户”最牛的“钉子户”或许在日本。因为
中菲南海之争,除开战已别无他选!
94 中菲南海之争,除开战已别无他选!2012-05-10 06:50:08浏览 686975 次|评论 70 条中菲南海之战已势成必然?战争,有时候是一种选择。但战争,有时侯是一种趋势,是一种必然,换句话说,战争,有时候是你没得选的选择!当下的中菲黄岩岛之争日益升级,
巧用快速抠图工具,一键抠图无烦恼!新手必备-QQ空间 新手化妆必备化妆品
巧用快速抠图工具,一键抠图无烦恼!新手必备管理提醒: 本帖被 …★叫兽★… 执行取消加亮操作(2010-08-14)相关文章:新手必看 通道抠图技巧今天我教大家如何抠图2.16 Tamc丨宅莮 送上一些抠好的FD设计素材,让你省去抠图的功夫一键点亮/熄
尼泊尔 费瓦湖,博卡拉的魂FewaLake-SpiritofPokhara 博卡拉
两个温暖的背影印在费瓦湖的落日余晖中,氤氲的水雾里润湿着爱的气息,我想起那首歌:雨的气息是回家的小路,路上有我追着你的脚步;脚下边保存着昨天的温度,你抱着我就像温暖的大树!这里是我见过的最浪漫的湖泊,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