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年代初,举世欢天喜地的迎接全球化。从一九九○到九六年间,流入开发中国家的资金六年内增加了六倍。一九九五年,WTO成立,这是大家努力追求了半世纪的目标,希望它能带来国际商业法规则的形貌。预期中,每个人都会是赢家,无论已开发和开发中国家都一样。全球化将为「所有人」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难怪,当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在西雅图,本来要展开新回合贸易协商,进一步促进自由化时,却爆发了当代首次反全球化大示威,那些自由市场的拥护者会这么惊讶。全球化成功的把世界各地的人团结起来,来反对全球化。美国的工厂工人认为工作受到中国大陆竞争的威胁。开发中国家的农人认为他们的工作受到美国高补助下生产的玉米及其它农作物的威胁。欧洲的工作者认为他们的职业保障在全球化的名义下愈来愈难捍卫。艾滋病社会运动者认为新的贸易协议使药品价格涨到全世界多数地方都买不起的程度。环保运动者觉得全球化摧毁了他们数十年来为保存自然资源所苦心建立的规定。想保护并发扬本身文化遗产的人也认为受到全球化的侵犯。以上这些抗议人士不愿接受支持全球化一方的辩护理由,认同「至少在经济上全球化最后会让大家都过得更好」。
于是,很多研究报告及团体都投入了全球化这个主题。我的指导教授黄力泓也加入了在二○○一年由国际劳工组织创立的「国际全球化社会面向委员会」(World Commission on the Social Dimensions of Globalization)。黄力泓院长说:我们的委员会在坦尚尼亚总统恩卡巴(Benjamin W. Mkapa)以及芬兰总统何乐仁(Tarja Daarina Halonen)的共同主持下,于二○○四年发布了一份提出许多质疑的报告。以下摘自该篇报告上的短短几行字,却是我们花费了很大功夫,才了解到这个世界对全球化的深切感受:当前的全球化进程,无论在各国境内及国际之间,都产生了很不均衡的结果。虽然它不断在创造财富,却有太多国家和人民没有享受到利益。他们对全球化程序的制定也几乎毫无发言权。在大多数男女眼中,全球化并不符合他们单纯而正当的渴望,让他们拥有不错的工作,并给子女一个较好的未来。他们大多处于一种困境中,生活在没有正式权利的非正式经济(informal economy)里;同时置身贫穷国家之间,在全球经济边缘勉强过着忐忑不安的生活。即使在经济发展成功的国家,有些劳工和社群也因全球化而反受其害。同时全球通讯的革命却提高了人们对这种利益悬殊状态的警觉……这些全球失衡现象不仅在道德上令人难以接受,在政治上也是站不住脚的。
在委员会调查了全世界七十三个国家的状况后,这篇报告上的结论令人吃惊。除了南亚、美国、欧盟之外,从一九九○到二○○二年间,世界其它地区的失业率都提高了。在这份报告出炉时,全球失业率又攀新高,失业人口多达一亿八千五百九十万。委员会还发现全世界59%的人居住在贫富差距愈来愈大的国家,只有5%的人居住的国家是贫富差距下降的。即使在最先进的开发国家,仍然是富者愈富,而贫者却经常连自保都有问题。简言之,全球化也许帮助了某些国家,他们的GDP,也就是货品及服务的生产总额可能增加了;然而即使在这些国家,大多数人并没有从全球化中获益。全球化的隐忧是:它可能会创造拥有穷人的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