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职业资格认证行业在走过眼花缭乱的泡沫式“繁荣后”,终于开始理性的回归。
1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清理规范各类职业资格相关活动的通知(参见http://www.tianshannet.com.cn/news/content/2008-01/07/content_2381635.htm),清理将于2008年4月30日前完成。通知称,我国职业资格制度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集中表现为考试太乱、证书太滥:有的部门、地方和机构随意设置职业资格,名目繁多、重复交叉。
几十年来,我国人才队伍的建设与职业教育的发展在曲折中不断前进,期间也经历了若干一哄而上的几个热点阶段:文化补习热、职称热、学历热、职业资格热。
改革开放之初,猛然发现“知识青年”们原本最缺乏知识的营养,于是开始以高中为基点的文化补习,许许多多上山下乡后的青年人又回到了课堂。拨乱反正后,各行各业人才断代现象严重,大呼青黄不接,评聘职称又成为那个时代的产物,也迅速集合与培养了各个行业的中坚力量。随着知识经济的日益迫近,只是急用先学、哪儿缺补哪儿的人才培养方式捉襟见肘了,需要全面、系统的高层次人才队伍;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使得学历热急剧升温,一时间“文凭”成了“人才”的代名词。有了基础性垫底,应用型人才的价值开始凸现——职业资格于是应运而生;加之基础型人才总量供大与求而职业型人才相对稀少,这种人才市场的倾斜吸引了众多商家角逐,名目之繁多、手段之精明,令历史上那些“真真王麻子”们汗颜!
回到主题上,反思几十年这些一连串的热点历史现象,至少有两个特点:其一是这些社会热点都贯穿着对人才培养与确认的标准这条主线,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高质量的人力资源,而且都是政府推动或主导型的。其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人才发展的管理方式也逐渐淡化行政色彩——尤其是非行政许可类职业资格。
职业资格认证行业的规范化、细分化趋势逐渐露出端倪。有些属于强制型职业资格——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职业,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决定设置的行政许可类职业资格,诸如律师、医师、工程师、会计师等。还有一些属于指导型的职业资格——社会通用性强、专业性强的资格证,将由国家有关部门制定职业标准,确保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顺利实施,更好地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将越来越明显——当然,也包括人力资源。很多属于市场高度职业化的社会角色,最终是由市场确定其价值的——尤其是2004年以来国家发布的许多涵盖知识经济特点的新职业。
这些新职业细分了市场的“小众化”需求,提高了服务专业化水准,提升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为产业结构的升级奠定了良好基础。
先发展,后规范,也是中国改革和建设的一个特色。随着国务院清理规范各类职业资格相关活动的展开,我国职业资格教育开始了其理性的回归。快速发展的职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必然带来制度建设的繁重任务,而随着这些任务的逐步完成,我国职业资格教育的竞争环境也将大大改善,职业目录、行业规范、资格认定等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也将在发展中不断规范、不断完善——而不是在追逐商业利益的名头中获取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