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名不正言不顺”,“中四角”虽然把长江中游城市群四个省份包括在内,但名称很别扭,在国内外都很罕见。“×三角”的叫法在国内外还是有先例的,既有三角形的稳定性特征,又有河流三角洲的地理特色。 当然,这不是核心问题。中部崛起的区域范围包括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河南和山西六个省份,无论是“中三角”还是“中四角”,都在中部崛起的范围之内,也是中部崛起的题中之义,就像长三角、珠三角都在东部率先发展的范围之内。 长江中游城市群竞争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有其自身的优势:一是梯度推进、产业转移、扩大内需等都需要我国中部地区出现一个经济增长极,长江中游地区无疑是最佳区域;二是各项基础良好,包括自然地理条件、产业基础、人口素质等;三是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取得巨大进步,但资源环境代价同样巨大,土地退化、水污染严重、空气质量恶化,而长江中游地区水资源丰富、湖泊众多,又是“两型社会”的试点地区,可以在我国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承担更大的责任;四是相比其他几个竞争对手,该区域的交通运输条件等具有优势。

但长江中游城市群也存在先天不足,四个省份结构松散、经济同构问题比较严重。这是我国的普遍现象,不是长江中游城市群所独有,在成渝经济区、中原经济区这个问题都也很严重。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发展与合作,就是要在合作中统筹,在竞争中逐步形成各自的特色和核心竞争力。 在形成具备共同利益为纽带的经济共同体方面,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基础和条件、可能性相比内地其他几个区域要稍胜一筹。当然,要形成竞合关系良好的、中国内地最大的经济增长极,还有许多的事情要做,包括深化内部共识、争取中央政府支持等。 长江中游城市群如何推进合作?我认为,首先从合作难度最小的基础设施一体化为突破口,加快基础设施、文化旅游、生态环保、市场体系和产业等五个一体化;其次要突出打造水资源综合利用和“两型社会”的国家典型示范区特色,在江湖保护、治理、合理开发,岸线资源的有效利用和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等,探索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和谐的新道路;第三是以武汉、长沙、南昌和合肥四个省会城市为核心,以主要交通干线为纽带,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