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货币政策调整为“紧缩”后,这个词汇便开始快速流行起来。不过既然是流行,肯定会夹杂着众多疑惑或者质疑,犹如周杰伦的歌曲,让人懵懵懂懂。那么,紧缩货币政策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它对我们普通人究竟又有哪些影响?
目前主流的观点认为,紧缩货币政策的出台源于楼市狂飙、股市泡沫、还有逐步高企的CPI。但如果仅仅这样解读,显然是低估了中国金融高层的能力。
楼市的确是危机四伏,过快的涨速已经把经济问题转化为沉重的社会问题。但楼市上涨和货币政策并无根本性的因果联系,造成楼市如此暴涨,主要源于城市化的推进将众多非城市户口人员吸纳到城里,再加上目前正值人口红利时期,大量的适婚青年需要拥有自己的住房,庞大的刚性需求造就了楼市的买方市场。这个需求究竟有多庞大,其实不需要精确的数字计算。只要对比一下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中国高中学生的人数便可知晓。我所熟知的一个中学,1997年高三仅有4个班级,但到2003年,已经扩展为36个班级。这部分青年在2010年前后正是适婚人群,传统观念将迫使他们在城市里负债购房。
而恰恰此时,供给却出现紧张局面,土地资源被垄断直接造成政府和开放商的利益共享。在一个无法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楼市里,价格的升降只能有垄断者掌握,老百姓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用毕生的辛劳也无法换取几十平方米的陋室。所以,解决楼市问题只有两个办法,要么放开土地市场,彻底的让市场来配置资源;要么政府实行严厉的计划经济政策,强行让每一户只拥有一套住房,对第二套住房施以重税,缓解楼市的需求压力。无论如何,都是政策以及执行的原因,不能把楼市问题归结为货币流动性过剩。
股市的问题更为复杂,目前的局面是在本币封闭政策下,中国宏观经济和指数失真的综合体现。可以肯定的是,在海外大盘股争相回归的未来,突破现在5000点的点位,甚至站上前期6000的高点也并不遥远。
至于CPI高企,完全是一种结构性的矛盾,CPI数据显示涨价的大多是农产品。而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与货币流通量关系并不密切。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农村的青壮年劳动者蜂拥进入城市,由于生活水平和劳动报酬的巨大差别,农村的智力型人才也几乎完全脱离了祖辈繁衍的土地,来到城市定居。在这样情况下,农村的农产品产量必然下降,供给减少,带来的就是农产品成本的上升。
那么,为什么要出台紧缩的货币政策呢?这完全是经济衰退前一种政策性的防护措施。
中国这轮经济周期始于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当时为了拉动内需,出台了各种政策,但收效甚微。后来政策制定者研究发现,一般的消费需求无法刺激消费者,只有子女教育、个人医疗、家庭住房这些需求才能使老百姓心甘情愿的掏出口袋中的钱。于是一轮波澜壮阔的教育产业化、医疗产业化、住房产业化拉开了序幕,这些政策成功的刺激了经济发展。
但经济发展的周期是无法改变的,有升必有落。十年前的产业化政策在收到奇效的同时,也显出了巨大的弊端,社会经济的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经济问题全面扩散为社会问题,甚至政治问题。政策调控者于是开始慢慢改变以前的经济政策,教育产业化将停止,医疗改革将全面转向全民医保,住房政策也面临拐点。这些和谐政策出台的代价就是经济增速将放缓,发展周期中那个低谷将会出现。
那么,如何才能避开经济衰落带给国家经济的巨大伤害呢?国际社会给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范本,一是日本,在1980代后期经济衰落后一直延续了15年的低迷,另一个是韩国,上世纪在遭遇周期性低谷后迅速从经济低迷中走出。分析这两个国家,根本性的政策区别在于货币政策的不同,韩国在经济衰退前施行了紧缩货币政策,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限制住房贷款发放,结果成功保护了银行和房地产业。日本恰恰相反,在经济衰退前还在做着收购美国的黄粱一梦,积极的货币政策将他们的银行系统带入崩溃的边缘。
很显然,如今中国货币政策变化是经济周期轮动前的防护措施。对普通市民来说,理解这个政策也就明白了需要注意的三点,一是从2008年起,大规模的失业潮可能到来。二是别碰房地产,三是对股票要有一个2008年冲高后开始步入熊途的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