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12月19日,镇海国家石油储备基地验收过关,而与之相隔千里之外的重庆万州,却陷入“立储”争执的漩涡中。
“中心之所以18日才成立,就在于各项筹备工作需要时间,比如寻找办公地点等。”发改委能源局副局长吴贵辉如是作答。所谓中心是指国家石油储备中心。
但蹊跷的是,当日该中心人事安排并未宣布,仅发布了一则招考工作人员的启事。此前有消息称,原《中国经济导报》社长杨良松出任中心主任一职。
从去年开始,发改委着手组建国家石油储备中心。“它是发改委的主要任务之一。”发改委主任马凯如是置评。石油是保障国家经济、政治安全的重要资源。根据中国石油储备三级管理体系的设定,发改委作为石油储备的管理者,石油储备中心则是管理体系中的执行层,而石油储备基地则担当储备的重任。
“这还只是第一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邓郁松提醒说,从整个中国能源战略来说,石油战略储备是一个长期过程。
一问:公司化和事业单位
“这一机构早就该成立了”。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坦言。据介绍,国家石油储备中心设置在能源局之下,与能源局之下的行政机构——石油储备办不同的是,中心属于事业单位。试问,建立国家石油储备中心,其意何在?据悉,此次建立的国家石油储备中心,主要是在我国遇到重大突发事件时,保证我国的能源安全,同时也满足了我国战略储备的需要。
发改委于2003年设立了石油储备办公室。“它与能源局是‘一套机构,两块牌子’”。 剑桥能源咨询公司高级分析师严克风置评说,“就职责范围而言,国家石油储备中心较发改委能源局更窄,仅是负责国家石油战略储备的执行机构。”
发改委能源研究所高级顾问周凤起也表示,“中心受发改委直接领导,首要职责就是管理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包括买油。”
或许正是源于“政企不分”,一场审计风波随之而来。记者获悉,前不久审计署披露,在首批国家石油储备基地项目的建设中,发改委未报经国务院批准,擅自将投资额度上调了28.5%。
审计署据此提出,发改委具有项目申报、建设管理和建成后运营管理等多种职责,不利于(石油储备基地)实行公司化管理,不符合政企分开原则。
所以说,“在储备基地建设期需要一个‘业主’,发改委作为政府部门,不能成为‘业主’。”中国石油大学副院长董秀成告诉记者,这需要成立一个机构行使出资人权利,对原油进行储备和运营。
“履行国家石油储备义务,不能以盈利为目的。”董秀成称,在油价高时,中心可以抛出一部分石油,等待油价回落时重新购入。长期以来,由于国家石油储备中心的缺位,导致国家石油储备三级管理体系,至今未能理清。
二问:油源和基地选址
位于浙江省宁波市的镇海国家石油储备基,12月19日验收过关,储备量为520万立方米,合3270万桶。“首批注入的原油来自俄罗斯乌拉尔。”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曹晓晞向记者证实,该基地在去年10月交付使用。
“当然,为合理降低成本,中国石油公司在海外所产原油,可优先成为储备对象。”中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薛力博士如是建议。
“除镇海基地外,其他三个基地将在今、明两年陆续建成。”19日下午,一位发改委官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他们分别位于浙江舟山、山东黄岛以及辽宁大连。“今年底竣工的黄岛石油储备基地,库容约为300万立方米”。山东省经贸委如是回复记者。
“上述石油储备基地,由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负责工程总体建设。”按照发改委官员的说法称,“待项目建成后由国家石油储备中心接管,负责运营。”
中国筹建石油储备基地始于2003年。根据规划,中国拟用15年时间,油库建设分3期完成,总投资1000亿元。三期的储量安排是:第一期1000万吨至1200万吨;第二、三期均为2800万吨。
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陈德铭最近在美国表示,目前中国战略石油储备量在200万吨至300万吨之间,2010年前将增至1200万吨。
时至今日,首批油储基地建设几近尾声,第二批基地的选址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其中,广东、海南、湖北、重庆、甘肃等省市,有望进入第二批选址名单。
最近传出重庆加入第二批选址之列,但消息一出,一片哗然。重庆万州区委书记吴政隆表示,在万州投资建设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库项目,具有国家的战略意义。
“万州并不具备石油储备的油源,更没有千万吨级的炼油厂。”19日,万州区委办公室一位女士义正严词的回绝。
三问:商业化和储备体系
“下一步,国家肯定还要加大石油储备。”中国石油大学庞昌伟教授说,“不仅战略油储,今后还会向商业和民间储备发展。”这与董秀成的观点不谋而合:“基地的储备将以原油为主,不排除今后向成品油迈进。”
而今,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战略石油储备因此颇受国际关注。“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只打算在紧急情况下使用,而不会用来操纵油价。”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经济师牛犁回应称。
根据规划,中国建立的是30天的石油储备数量。相比而言,美国、日本和德国的石油储备量分别达到158天、161天和127天。
因此,“在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接近50%的情况下,仅30天的储备量还远远不够。”能源专家夏义善担心的说。
中国商业石油的“立储”之路,也非一帆风顺。有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国家石油储备中心采取类似于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的运作模式,在业务隶属上暂归发改委管辖。
“在战略石油储备方面,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驻北京办事处主任高一峰说,商业石油储备进程将更漫长,《国家石油储备法》等法律法规尚未出台。显然,建立商业石油储备,中国需要出台相关的法律文件。
战略石油储备是保障一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缺乏必要的石油战略储备能力,导致中国对油价波动的应变能力较差。”新华社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杨元华一针见血的说。
“降低能源强度、发展高效节能技术、收取高额能源消费税,以应对石油危机。”在“李家杰珍惜生命基金”启动仪式上,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告诉本报记者,这方面韩国、日本、法国都是中国的参照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