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2002年4月于赣南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学术报告
摘 要:作为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总量指标,GNP与GDP在不同的阶段和条件下存在着大小问题。本文先从GNP与GDP的联系和区别入手,引出论题的关键国外净要素收入;接着在具体分析国外净要素收入的基础上阐述了GNP大于、小于和等于GDP的三种情况及其因由;文章最后对GNP与GDP的大小做了近期预测。
关键词:GNP GDP 大小 预测 国外净要素收入
1992年以前,我国在进行国民经济核算时一般都以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作为最重要的核算指标,采用传统的计划经济国家的MPS体系。由于MPS体系存在核算范围过窄、核算中包含重复计算和得出的核算资料与数据不具国际可比性等缺陷,特别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就显得越来越不适合我国市场经济宏观管理的需要。因此,到1992年我国决定逐步建立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逐步取消旧的MPS体系。作为SNA中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两个重要总量指标GNP与GDP,随着我国于1995年基本完成向SNA新的核算体系的全面过渡,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应用越来越为广泛,从而为我们具体比较和预测它们大小提供了可能。
一
所谓GNP,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由该国国民拥有的所有生产要素生产出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GDP是指一国(或地区)在其领土范围内的所有生产者(包括该国居民和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和提供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要研究GNP与GDP大小问题,首先必须弄清楚GNP与GDP 的关系。
GNP与GDP 是一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国民经济活动总量指标。二者的联系表现在:首先,二者都作为反映国民经济活动的总量指标,表示一国或地区在某段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和提供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其次,计入二者的产品和劳务,都是为了最终使用或消费的最终产品,不是为了转售或进一步加工制造购买的商品和劳务的中间产品。再次,二者最终产品的价值都等于生产它的各阶段新增加值之和,包括了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增加值。最后,二者计算的都是现期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不是前期或预期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避免了重复计算。由于GNP与GDP有以上联系及其自身优势,大部分国家在进行国民经济核算时都采用它们作为衡量指标,有些国家还倾向于用GDP代替GNP进行计量。
GNP与GDP又是有着差别的概念。GNP是按“国民”原则计算的,即不管产品和劳务的产地是在该国国内还是在国外,只要是该国国民提供的,都被列入到GNP的统计范围之内。GDP则是按“国土”原则计算的,也即不管产品和劳务提供者是哪国公民,只要是在该国领土上生产的,都要被列入GDP的统计范围。所以,GNP与GDP的关系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
GNP=国内生产总值(GDP)-他国公民在该国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总值+该国公民在他国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总值;
GDP=国民生产总值(GNP)-该国公民在他国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总值+他国公民在该国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总值。
或,
GNP=国内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
GDP=国民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
上式的国外净要素收入,显然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在他国从事投资和提供劳务所取得的要素收入与他国国民在该国从事投资和提供劳务所取得的要素收入之间的差额。要素收入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收入(利润、投资利息、股息等)、劳动报酬和财产收入三部分。
二
如前所述,GNP与GDP的关系是:GNP=国内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GDP=GNP-国外净要素收入。所以,假定一国公民在该国领土上生产的产品和劳务价值既定,那么,GNP与GDP大小的关键就在于国外净要素收入的大小,即该国居民在他国所创造的收入与他国公民在该国领土内所创造的收入差额的大小。若所得差额的值为正数,GNP大于GDP;若为负数,则GDP大于GNP;若为0,也就是GNP等于GDP(此种情况比较少)。因此,研究GNP与GDP的大小,不能离开对国外净要素的具体分析,否则很难得出科学的结论。现实中,研究GNP与GDP的大小,具体还要看一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政府政策、经济资源以及国内外环境等,而其中最重要的是看一国的经济开放程度和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安定团结,局势相对稳定,GNP与GDP都迅速增长,但两者并非是按同一比例增长,有的年份是GNP增长幅度大,也有的年份是GDP增长幅度大。但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开放的继续扩大,外国资本的不断涌入,GDP呈现出优先增长趋势。请参见表一:
方正报宋简体">
表一 90年代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注:GNP与GDP 总值按当年价格计算,GNP和GDP指数按可比价格计算。1980年及以后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差额为国外净要素收入。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
从表中记录的数据可以看出,1990年至1992年的GNP大于GDP,1992年以后的GDP大于GNP。之所以会出现GNP大于GDP,是因为1992年以前我国虽然处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但改革开放的步子迈得不大,相对于1992年以后要小得多。到了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要建立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年10月,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了要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从而促进了1992年后来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使1992年以后出现GDP大于GNP。
从经济上考察我国的GDP之所以大于GNP,在设定人们在原有价值基础上所创造的价值总额不会减少的情况下,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第一,在我国国民在国外创造的价值增值总额不变条件下,外国居民在我国从事投资和提供劳务的总量相对于上年有所增加,从而在我国领土内创造的新价值总额也随之增加。第二,在外国居民在我国创造的价值总额不变的情况下,我国居民在国外从事投资和提供劳务的总量相对于上年有所减少,减少的正是用于我国生产领域内,故在国外创造的新价值总额相对减少。第三,在外国居民在我国从事投资和提供劳务的总量相对于上年减少的情况下(参见表二),虽然我国居民在同期在国外从事投资和提供劳务的总量或许有所增加,但由于外国居民总体上拥有更先进的技术和更科学的管理方法,劳动生产率比同期我国的高,所以外国居民在我国境内所创造的新价值总额还是大于同期我国居民在国外创造的新价值总额。
表二 1990-2000投资增速及比重(%)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0》。
表三 近几年中国利用外资情况(单位:亿美元)
注:2000年为1—7月份利用外资统计,增长率皆为同比。括号内为百分比。
数据来源:刘国光等《2001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11页。
三
预测:近段时期,GDP呈现优先增长,GDP大于GNP。
根据2001年IMF WEO(World Economic Outlook)数据库显示,中国GDP值在2000年达10798亿美元,居世界第六位;中国GDP增长速度在1990—2000年达10.10%,居世界首位。我国GDP近期呈现出优先增长势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基本的原因无疑是国外净要素收入的不断减小,这主要又是由当前外国资本(包括投资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不断进入国内投资、生产造成的。当然,目前国内市场、法制建设还不够完善,各发面的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引进外资上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导致近几年在利用外资上甚至有所下降(参见表三)。但是,近段时期我国更有利于外国资本进入的因素,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加入WTO。加入WTO,意味着我国获取了WTO的一个席位,等于拿到了国际市场的多张通行证,有利于我国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政策,能够在更广阔的天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分亨多边市场体制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好处。中国入世,也将更有利于外国资本更自由地进入,外商可以在更广阔的领域内投资、经营(含金融保险、电信、商业、外贸、运输、旅游、中介及其他社会服务)。据世界银行最新预测,中国的GDP将由此提升2.94个百分点,新增就业机会1000万个,出口平均增长率也将增到4—5%,出口贸易额在世界贸易中将占6%的市场份额。
(二)我国申奥成功。申奥成功,意味着我国国际影响力大大增强,外商很可能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大举进资中国,这必将有利于促进我国体育相关事业,诸如建筑业、食品业、服装业、医疗卫生业、保险业等的迅速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国内经济的增长。
(三)美国的“袭击事件”2001年9月11日的美国遭恐怖主义“袭击事件”球市场,欧洲各大股市场出现暴跌,日本东京日经指数也跌至1984年8月5日以来首次低于1万点水平,外汇市场极不稳定。而相对稳定的中国市场必定是国际投资者的一个避风港,是他们资本投资的新渠道。
另外,近期的美伊战争。美国绕开联合国悍然对伊拉克动武,严重影响了世界稳定格局,痛伤广大爱好和平人们,降低了美国的国际形象、信用评级。一向爱好和平的中国将倍受世界人民青睐,能够进一步增强外商入境信心,拓展外国资本进入渠道,促使国外净要素收入进一步锐减,进而扩大GDP价值总额。因此,由近期GDP呈现优先增长导致的GDP大于GNP也将成为一种态势。事实上,近几年来外国资本所产生的收益已经使中国的实际GNP(国民经济主体的总收入)每年都比实际GDP(国土上的总产出)小1.5%,总收入与总产出之间的差距已经不容轻视。
附:
1.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 国民生产总值。
2.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 国内生产总值。
3.MPS(material product system):计划经济国家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
4.SNA(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市场经济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采用的国民经济账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