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市场容量”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发展和有效增长的第一因素,这与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否存在理论上的冲突?这与把发展生产力摆在第一位是否也冲突?
本文回答上述问题。
当人们站在生产力角度主要着眼于资本扩张、企业发展,主要着眼于提高生产力水平时,人们的理论实践视角就需要专注于生产力构成的三要素及其对应的生产关系领域,并针对三要素构成把“人的要素”提到最高位置,同时用科学技术来作为衡量生产力先进与否的“第一衡量指标”,不仅强调改革和改善生产关系,也强调尊重人、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和尊重科学,还要强调用科学管理调动人的积极性。中国30年改革开放用了主要精力解决微观经济领域中的效率问题。
但是,当人们需要在先进的生产关系下有效启动先进的生产力来创造价值时,他们的理论视线就必须及时、及早进入到另一个更广阔、更复杂的经济领域。在这个领域,企业拥有最先进设备,也可以创造巨大价值,却未必都能够实现价值。这是一个什么领域?
这就是相对于各地各企业(生产力)创造效率和创造价值的欲望,但却需要市场容量来接受、来认可、来消化的完整的经济链条领域。在这个链条中,一边是社会生产力水平日益提高和创造价值的效率与日俱增,另一边是社会消费水平日益提高和它伴随的市场容量日益扩展。两者之间,究竟谁是第一推力?究竟是谁首先拉动了谁呢?让我们回到现代人的“原始状态”。
改革开放30年前的1978年12月中国发生了两件事:一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是小岗村启动包产到户。带头搞包产到户的小岗村时任生产队长严峻昌回顾当时说:“那时,搞包产到户是冒着杀头坐牢的危险。但是,我们啥也没想,就是想吃一顿饱饭。三年没有吃上一顿饱饭,只要能吃饱一顿饭,坐牢也值了!”就是这种最简单想法,使小岗村一伙村干部冒死改变了中国农民与土地间的生产关系,从而提高了小岗村生产力水平,严峻昌和他的村民们当年就实现了“吃饱饭”的愿望。
从自然经济启动的源头分析:使用价值需求是人类最原始的渴望和生产力发展的起点动力,是第一因素;创造价值欲望是被使用价值需求逼出来的,是第二动力。体现人的使用价值需求量的市场容量起到的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力作用,对旨在创造价值的生产力发展来说,也是它,可以抢先一步有效拉动生产力发展。人,之所以能成为生产力,就是因为他既有使用价值欲望,接着产生创造价值欲望。人,作为生产力时,其创造价值欲望是个活跃因素;他作为购买力时,其使用价值欲望也是个活跃因素。没有使用价值需求的人,不是人,也不能成为生产力;没有创造价值欲望的人,不是人,是动物。人的两重性,把生产力发展和市场容量扩展组成了一对必须相适应的经济运行两大领域。
从现代经济的运行过程分析:今天的市场经济不再是自然经济时期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而是社会化大生产,社会化商品交换。“我”创造的价值和生产的商品是给别人使用的,并不是我的需要,所有大生产都是为了满足别人的客观需求。因此,“我”创造的价值是否能够实现价值,我自己说了不算,要看客体――消费群体的认可情况。市场的认可,实际上就是市场容量两个要件的共同接纳,也就是使用价值与可支配货币配比关系的认可。在经济运行领域,主观的价值追求欲望要服从别人的使用价值欲望,微观的效率要服从宏观市场的接纳。所以,“市场容量”是经济增长的第一因素,是经济发展的客观原动力。人的创造价值的欲望是经济发展的主观原动力,是经济发展的第二因素。
从30年的理论错觉中分析:我们曾经在长达30年的经济发展中主要是站在“生产力角度”强调“发展是硬道理”。这对不对?在当时条件下很对。因为农村的农民启动承包制以后,9亿农民在很短时间里积累了卖粮钱和卖农副产品的零花钱,这是中国经济起步的“第一桶金”。这桶金,如果在9亿农民手中平均每人每年增加开支100元(实际上当时从0收入开始的农民,收获的不止每人增加100元),可以把当时工业生产力落后的城市日用品商店全部买空(这是很危险的事)。面对这样一个满足不了需求的巨大市场容量,它不仅强力拉动了物价飞涨,也刺激了城市和乡村的工业创业渴望,后来,也激发了生产力要素中科学技术含量的提高。所以在当时背景下,主要站在生产力角度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显然符合国情。但是,胡锦涛倡导的“科学发展观”则是根据变化了的国情提出的。最近习近平在中央党校重新阐述了“发展是硬道理”的观点,我们在这里用理论化表述他的阐述,实际上就是要求各级不要只站在“生产力角度”来谈发展,而要把“资本效率”与“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GDP增量”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一句话,要站在更科学、更客观的角度来谈发展是硬道理。这当然是针对“唯生产力”的否定。
在另一文章里曾经提到,各国市场经济大都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是工业落后的贫困需求阶段,商品市场空空如也,生产力落后到不管怎样加班也满足不了国民的基本生活供应,这时,是卖方市场,卖方产值都是可以实现的价值,卖方产量决定GDP增量。但此时,人们容易忽视的理论问题是:仍然是使用价值或市场容量拉动经济的第一功劳。是市场容量太大,可以忽略它的拉动作用,只强调只肯定资本家、资本积累、资本扩张的功劳。这是错觉,是寄望于生产力扩张尽快填充市场的心理错觉。第二阶段进入有效需求阶段,生产力水平比过去先进了,企业扩张总是在市场容量面前受挫,此时才重视到是市场容量所包含的有效使用价值欲望经常在决定企业前途和发展。第三阶段进入科学需求阶段……不论是哪个阶段,有市场容量才能有效拉动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提高。
从30年的经验教训中分析:站在单一生产力角度强调“发展是硬道理”,实际上仅仅是启动了各地政府和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观原动力,即创造价值的欲望。经济发展只有一种原动力突进,没有两种原动力的协调和互动,会带来许多毛病和麻烦。比如,创业是为了“政绩”,发展不考虑可持续。如果把两种原动力都兼顾到,重点依靠客观原动力拉动经济增量,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质量将显著提高。
在国际、国内企业与企业间竞争的微观领域,我们仍然要强调效率第一,即生产力和科技实力第一。因为那是你亏我赢的争夺,因为那是不能与对手搞平衡的争夺。同样的市场容量,我不争就等于让给你。此外,在微观效率方面不需要太多理论,只需要把体制机制建立好。企业在先进体制机制下会自动提升科技实力,它知道不这样自己会垮。目前企业许多人认识到了科技实力的第一位作用,是机制逼他不能放弃。
但是,在需要全社会共同实现经济平衡的领域,则面对的是一个需要经常适应变化了的客观市场容量。对企业来说,谁抢先发现自己能满足的一种市场容量,它就会走在同行的前列――还是市场容量拉动并决定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构成的领域是全部经济链条中的局部领域或基础领域,在这个局部领域,我们把生产力的科技水平提到首位。然在整个经济领域,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则首先要依据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现实状况,即市场容量对生产力的超前发展提出了何种使用价值欲望。
最后指出,市场容量理论还涉及到“以人为本”思想在经济领域中如何体现。即:我们创造价值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政绩还是为了富国富民?是为了GDP指标还是为了人民幸福?是为了一部分人富裕还是为了共同富裕?如果是只为了前者,那就只需要效率不需要公平;只需要创造价值不需要使用价值;只需要两极分化下逐渐萎缩的市场容量不需要最广大的市场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