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那里有一种说法,过去20多年,他们只干了两件事:吸引有钱的人到那里去投资办厂,吸引没钱的人到那里去打工。现在和将来他们想干另一件事,吸引全球最有智慧的人到那里创业。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从吸引外来的出资创业者同出力打工者向着吸收出资者来本地、本土化创业转变,这是珠三角的一个重要创新认识。从客户经济看来,现在重要战略课题之一就是,打造以用(客)户为中心,以企业为经济实施者的新型经济单元。
各类开发区究竟该采用何种方法进行轮换更新?末位淘汰制虽有它的优点可以实行,但问题在于:究竟由谁来淘汰,或者说,真正淘汰开发区的主体,到底是谁?真正对高新区起淘汰作用的是开发区的“客户”,是企业。
现在海尔、联想以及家电行业,还有长虹等企业搞得好的原因,就是都正在把价值链变成环状,各个环节直面客户,同客户互动、直接对接,按照客户经济的要求进行企业再造。
各类开发区也应该是这样。从宏观上说起淘汰作用的是市场,更准确的说是“客户”,也就是企业。“市场”,通常说法是一买一卖的关系,而科特勒则科学地揭示道,“市场”是若干用户的“集合”。若干厂家(卖产品的)合起来叫产业。卖的叫产业,买的叫市场。开发区的设立必须有“客户”企业入区,企业就是开发区的客户,入区企业越多开发区办得就越好,所以真正起淘汰作用的是客户——企业。
另外,客户又分为两种,一是指企业,二是指自然人(也就是一般的消费者),所以准确地说客户是企业,所以通称市场的说法很笼统,买与卖不能混为一谈。
我国的开发区目前正向第三阶段过渡。第一阶段是国家主导的,第二阶段是市场是主导的,第三阶段是客户主导的。开发区应将入区的企业当作上帝,为其提供各种“优惠政策”、“优越条件”(当然,这主要是指的“服务”,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优惠政策”)。
开发区运行的最高层次就是企业主导,企业评价认为你好你就好,企业评价不好就不好,政府的作用就是把行政服务搞好。海尔有句话,“依市场进行资源配置”。
对于淘汰高新区最严峻的形势是好多大企业自己办工业园,因为高新区本身说到底是一个产业群,是若干企业的集合,海尔在合肥、大连、青岛、美国、巴基斯坦都办了自己的工业园。因此,对于高新区来说关键是企业,即“客户”的忠诚度。如顺义的空港开发区,一个大企业一来便带来若干配套的小企业,形成“大鸟效应”,这充分说明是企业客户在决定着开发区的命运。
政府通常该做的是行政性服务,不是搞商品生产和流通。而开发区的服务对象不是政府,而是企业。我们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应该从由政府说了算过渡到企业说了算,在一段时期之内还不会马上改变,应有一个过渡阶段,一段时期后一定要淡化行政级别。
现在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强调企业本位,许多具体事情由社团来组织,政府也可参与,因为我们现在大多都是政府管理的高新区,由政府投资。作为投资者,政府的身份是民事主体,而不是公法主体,按规定分红,不能搞双重身份,又当运动员,又是裁判员。
如果实行末位淘汰制一定要避免这种情况。世界上也只有企业能1+1=2,能成为下金蛋的母鸡,创造财富。国家可以进行二次分配,企业不创造出财富怎么来分配?现在有些地方还是吃鸡,不是吃蛋,我们要吃蛋,不是把下蛋的鸡吃掉,应坚持是“鸡本位”,而不是“蛋本位”。
注:本文节选自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管益忻新书《营消:迈向客户经济的商业范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