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企业管理,很多老总们更多考虑的是:生产、营销、物流、现金流等,却忽略了企业最根本的构成——人。在此,我将从西方营销理论、说文解字、道家思想、中国传统兵法、儒家思想等几个方面从宏观角度对企业管理的“以人为本”思想进行阐述。 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企,举踵也。”就是踮起脚后跟站立的意思。张春泽在《向西点军校学管理》对企业的解释是:“所谓企业,就是踮起脚后跟,努力向上去做的事业。”再来看“企”字,“人”在上,说明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拆开来是“人”“止”之业,也就是说企业就要留得住人。“企”字又象房子,表示企业如家,爱企如家。 我们习惯把我们的企业工作分为生产、销售两大块,一块是产品、一块是客户,其实都离不开“以人为本”的思想。 企业卖得是产品,产品是满足人的需求的,所以企业是以满足人的需求为目的的。因此我们的产品生产、研发、销售应以消费者为中心。 由于工作习惯,我把企业管理分成三部分,战略管理、企业内部管理、资源配置。这四部分有着不同的出发点。战略管理是以客户为出发点,企业内部管理是以企业员工为出发点,资源配置以投资人或股东利益为出发点,可以看出这三部分都是围绕着人为中心的。 战略——客户——人 企业内部管理——员工——人——道(上下同欲) 资源配置——股东——人 公共关系——关键人物 中国古代对“以人为本”也有很多经典的认识。

《孙子兵法》讲:知己知彼。也是说把目标确定为自己和竞争对手、客户。 《孙子兵法》讲:道、天、地、将、法。其中最重要的是道。孙子在《计篇》中指出:“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孙子·谋攻篇》中讲道:知胜有五,其中之一是“上下同欲者胜。”在企业管理中就是统一思想,统一企业目标的问题。人心齐,泰山移。 老子在《道德经》第25章中指出:“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这里,老子把人和道、天、地共同作为宇宙中的四大,强调了人的地位。“天地万物,唯人为贵”。《论语》记载,马棚失火,孔子问伤人了吗?不问马。说明在孔子看来,人比马重要。 企业的事要靠人做,“事在人为”,管事就先要管人,管住了人也就管住了事;钱要靠人挣,调动了人的积极性就能挣到钱;钱是由人花出去的,管理好人就控制住了成本。所以说企业管理是对人的管理。如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客户VIP管理、公共关系管理、消费者研究、竞争对手管理、商业管理等等。 做客户也是做人。一方面指自己要做好人,另一方面我们的客户也是与人打交道,而不是与客户名称、客户资产、客户产品打交道。 以人为本不是一切都要听从,而是出发点的问题,是考虑问题的方式。我们在激励的同时还要讲求计划、控制、督导和企业文化人认同,即上下同欲。 俗话讲: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人们更多的是侧重于考虑这句话的上半句,对后半句关注的不多。我们讲“以人为本”,是指那些可信任、可塑造的人,对那些不可信任的人,应坚决从我们的队伍中剔除掉。 张春泽 二零零七年九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