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起,跨国公司海外业务不再允许配备翻译。据说有一个规定,凡是在旅游团队或者工作组中有1985年以后大学毕业的,一律不配备翻译。
这条规定如果放在旅游团队游山玩水、对外考察的条件下,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如果把它置身于海外日常工作中,就需要有一点变通的境界了。
毫无疑问,语言是沟通信息、交流经验、发布指令、感情交流等的重要媒介。没有语言,就无法工作。很多跨国公司也看到了这一重要性,因此规定海外员工必须掌握当地语言,比如俄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法语、葡萄牙语、英语等等,很多公司甚至还要求自己的海外员工懂得或者精通两门以上的外语。显然,这是正确的。
但是,配备翻译人员也不是错误的。理由如下:
其一、对于那些不懂得外语人员,能够带来极大的帮助
毫无疑问,既然不会说外语,配备翻译人员就理所当然。不会说外语也不要自觉矮人三分。马克思当年倒是会很多外语(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方言而已),但无论到哪里他都只能看不能说,说了别人也听不懂,自己也听不懂当地人说话。如果外语不精通,还不如一点都不会。
目前似乎有一种很有意思的思潮,似乎出国访问、工作中带翻译人员就丢人了、就低下了。这完全是出于虚荣心,而不是出于工作需要。
记得在2003年的时候,某国有大型企业一领导到国外谈判。在谈判桌上,这位老总遇见了自己的上级领导。不幸的是,上级领导精通英语,可自己什么也不会。本来带了一个翻译,却因为上级领导不带翻译只好让翻译在会议室外面候着。结果是,上级领导和老外谈笑风生、侃侃而谈,自己却什么也听不懂,宛如鸭子听雷。最难堪的是最后上级领导对他说:“那就这么定了。你回去后马上根据今天的会议决定组织落实吧”。落实什么?这位领导立刻汗流浃背。
其实,没必要非要显示自己的语言水平有多好,更没有必要限制下级带翻译人员。一切工作都应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面子出发。知耻而后勇可以,但眼前的事情还是要做好的。退而结网也是需要时间成本的。
其二、对于领导干部或者谈判人员,能够增加回旋余地
谈判时必须使用翻译人员,无论你是否精通外语与否。一方面,使用本族语言进行思考逻辑性强、思路清晰、不浪费用时间。另一方面,由翻译人员进行翻译既给自己保留了思考对策的时间,同时也增加的谈判的回旋余地。如果有些条件或者方面我们不满意、不同意、或者出于种种考虑不予以表态,或者想否认,我们都可以翻译意思不清楚、语言表述不正确、翻译人员没有专业性等等借口或托词一推了之。从而免除了领导者或者谈判代表出现错误、把话说死等尴尬僵局。
其三、配备专业翻译人员是加强企业管理基础工作、搞好信息管理的必须
跨国公司的在海外经营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海量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其中,第一步骤的信息收集就十分关键。没有信息的分析犹如无源之水、无米之炊。如果不懂得外语,或者对外语知之甚少,则无法完成这一使命。因此,专业的外语翻译作用凸显。如果单纯地想通过专业技术人员或者管理人员在工作当中顺便收集,或者想通过看报、看电视、听广播、互联网等媒体了解,效率很低。也容易使工作人员在工作当中分散精力、工作内容容易出现喧宾夺主之弊端。如果配备的专业的翻译人员,就不仅可以接收上述类型信息,还可以更深入地对专业文献、技术资料、经济技术理论等问题进行分析。与非专业人士比较,事半功倍。
其四、对于那些对外语水平马马虎虎的人是一种鞭策
目前,尽管中国一些跨国公司的中方员工已经达到了精通或者说是运用自如的境界,但绝大部分人还是无法自由交流的。他们仍然需要在语言的必然王国中徘徊,无法突破瓶颈超越自我踏入语言的自由王国。如果有专业翻译人员在身边,一方面可以时时刻刻请教,另一方面也有了追赶的目标。身边的榜样往往对人们具有极强的激励作用。
其五、对本民族语言的尊重,国格的提升
凭什么我们中国人就必须到处说外语?在国内,评职称要考外语、就业要出示外语等级证、路标要中英文对照、技术标准符号用英文、企业标识除了图标还要加上英文缩写、内销产品的说明书要有外文、岗位培训也用外语、出国前使馆要求外语水平……似乎讲中文就没有品位了,低贱了。其实,这是一中弱国思维定式行为。在国外说外语还好理解,在国内还说外语而不是汉语,那就似乎有点太过了吧?
会说外语不是不好,关键是什么时候说,为什么说,在何处说,是谁在说,是怎么说的。这一点很重要。根据国际惯例,跨国公司内部生产经营应共同使用第三方语言,以表示对双方国家语言的尊重。但并非要处处照此办理。但事实上,我们在很多场合都只能看见是我们中国人在说外语!外国人则在说其本族语言。这不是外语水平的问题,而是已经变成了国格问题。
想自贬身份,那你就说外语。
另外,还有利于为国内外语人才创造就业机会,这也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尽管很多学习外语的人才都养不住,跳槽好比跳舞,花样常新,乐此不疲。
所以,关于跨国公司海外业务配备专业翻译人员的问题,我们不妨继续解放思想,努力探索。充分发挥专业外语人才的优势,解放非外语人才,共同为国家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