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闭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过去五年,中国经济跨上新台阶,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6%。而对2008年,总理把GDP目标定在8%。很明显,这是一个紧缩的计划和目标,被外界解读为中国政府放弃了单纯追求GDP高速增长。而在2006年底宣布的07年计划也是8%,结果是2007年GDP为246619亿元,比2006年增长11.4%。如此,2008年的实际GDP增长能不能如愿以偿地处于既定的8%,就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了。
GDP的增速该怎么确定?
实际上,单纯以GDP数据来看的经济增长具有自身的惯性,这个惯性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惯性之一,基础利率。银行的基础利率是经济膨胀的基本速度参照。如果企业无法转到高于银行利率的利润率,则意味着赚到的利润还不够支付银行的利息,即处于实质上的亏损状态。用一个简单的商业例子来说,如果利率为r,贷款1元购得商品,至少要以(1+r)的价格卖出去,才够支付银行的本利。
读者可能已经感觉到,有两个因素使得这种分析显得不够严格。第一,周转的周期和贷款的周期不同,在产生r利息的时间内,所贷款项不止周转1次,可能是2次、10次,因此,每次加价就不必是r了。但是第二,GDP考虑的是最终消费,产业链的长度或者说环节数可能足以抵消周转迅速带来的好处,层层加价,从基础资源到最终消费品,环节越多加价也就越多。
当前,中国的银行系统正处于一个加息周期内,2007年已经6次提高了利率,6个月期的贷款利率从2006年8月19日的5.58%提高到现在的6.57%,1年期对应地从6.39%提高到了7.47%。
惯性之二,物价指数CPI。CPI本身如上所说就是以银行利率为基础增长的,因此GDP增长速度如果仅仅满足于归还银行贷款肯定是不够的,而是还要足以抵消物价的上涨。举例来说,如果货物(1+r)卖出去只够还本付息,再加上一个CPI,再贷款1元,也只能买到去年数量的原料,是简单再生产,无法实现生产的扩大。只有利润超过r+cpi,超过的部分才是真实的利率。
如果没有利用银行贷款,则收入增加至少要超过CPI才是实际的收入增加。所以,如果居民的收入增幅低于CPI,实际上就是收入水平缩水而非增加了。
2008年1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宣布 2007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4.8%。这一数字高出2006年3.3个百分点,也超出了政府确定的3%的涨幅。这个数字(4.8%)也成了温总理的2008年CPI目标。
正因为CPI的问题,央行多次密集加息到当前水平,依然认为实际利率是负值,还没有办法抵消CPI。“当前实际利率为负”的认识,等于宣布了2008年的加息是必然的。
主流的经济学理论一直认为加息是一个抑制通涨和防止经济过热的金融措施,而减息是拯救通缩和刺激经济发展的办法。其实不然,r具有双刃剑性质。r的提高,在增加厂商利用贷款的成本的时候,无形之中也提高了厂商对物价增长的期望,厂商会用更高的物价来消化贷款的压力,在生产成本增加的情况下,产品加价几乎是厂商不需思考的策略选择。反之,如果降低r,则厂商也就没有那么大的提价压力了。所以说,货币政策的所谓的“积极”或者“稳健”或者“保守”的性质,都是货币当局的自我安慰之辞,货币政策的最终效果是应该是中性的。
所以,综上所述,GDP的正常增速应该是以贷款利率和CPI之和为基准。如果这样算,2008年的GDP增长速度至少应该是(7.47%+4.8%)=12.27%,这实际上是一个零增长,还是建立在不再提高利率(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了)和CPI指标(4.8%)得以实现的前提下。
当然,严格地说GDP增幅不能和利润率简单类比,其中还有一个价格不变情况下销量变化的问题,但是,对于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消费品来说,需求量可以看做是稳定的,例如每年吃掉多少粮食多少肉多少食盐多少水以及国家的能源供给能力等等,如果在GDP和CPI的变动当中,这些是主要因素和权重项目,那么GDP的增加受价格拉动的影响就非常大了,则这种类比就有很大的可比性了。是否认可这种类比,读者可以自己思考。
所以,如果新一届政府将2008年的GDP增速定在8%,是一个实际上的倒退计划。单单是上述经济的惯性,就会指向12.27的点位,所以要退到8%目标位,就不是如何发展的问题,而是如何拼命打压的问题了。
难道,政府果真要打压经济发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