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5日,玩具代工厂合俊集团旗下的两家东莞工厂“合俊”与“俊领”突然宣布倒闭。我很惊奇,因为之前的一家公司合俊玩具厂还是我在服务呢。但是蹊跷的是,事件发生后,合俊集团高层均销声匿迹,而7000名失业的工人一夜之间被抛上街头。此事爆发后,报纸、网络、政府等一直认为合俊集团的倒闭罪魁祸首是金融危机,是东莞的产业升级,是加工利润的降低,但是相信你看了下面的数据就知道。
在2008年的上市半年报中,合俊披露,上半年公司销售额约为3.87亿港元,微增2.9%。这一数据表明,合俊的出口并没有受到大的影响。合俊集团欧美订单相比去年仍在不断增长,欧美方面汇款也及时,甚至有近10%的客户提前打款给合俊集团。这些都可以看出,合俊集团的运转还是比较正常的,并没有受到金融危机太大的影响,但是合俊却借助这根稻草倒闭了,所以金融危机成了最好的替罪羊了。我也查阅了很多关于合俊的资料,整理并分析我觉得合俊集团的倒闭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内部管理混乱。据内部员工纰漏,他们一个部门有10个人,但是当官的有7个人,而且这些经理的心思也没有放在工作上,当然经理是香港人,但是没有人来管。不去讨论这位员工的抱怨,但是可以看出,一定是公司的管理有问题,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些人不安心做事,然后浪费成本,不懂什么是开源节流,从而导致公司的销售额是在增加,但是利润却不见增长。另外,以前在东莞的时候,经常能听到人事部的人员和我讲关于公司内部的一些问题,例如经常发生被盗事件,内鬼外部都有,并且在2007年发生过火灾,这些都说明内部的管理确实很乱。
二、盲目扩张,资金链短缺。2007年10月29日,合俊集团公布,将以3.09亿港元总代价收购福建省大安银矿勘探权。当时合俊上市1年,股价处于低迷而据记者了解,因为最终无法拿到开采许可证,合俊根本未能收回成本,跨行业的资本运作反而令其逐步陷入资金链崩溃的泥沼。加上2008年6月份,其老本行玩具工厂被水淹,这一意外事件成了合俊倒闭的导火索,资金周转不灵最终导致了合俊的倒闭。合俊没有在自己擅长的玩具行业做大做强,而是跨行业经营,从而导致资金被市场所吞。如果合俊能在玩具行业发展自己的品牌,我想倒闭还是没有那么快的。
三、股东之间的分歧。在合俊集团董事局中,主席胡锦斌和副主席赖潮泰分别持有38.5%的股份。而东莞的“合俊”、“俊领”厂及清远厂则由赖潮泰掌控。合俊集团投资银矿失误后,公司几个大股东之间便发生了严重的分歧,一些大股东认为胡锦斌投资决策失误致巨亏,令他们利益严重受损,因此便想从合俊集团还在赚钱的合俊玩具厂身上“捞回来”。
四、没有自主的知识产权。东莞樟木头把合俊定义为“东莞最大的玩具企业”,也有人说合俊是“全球最大的代加工玩具工厂”。但是实际上并不是如此,合俊在东莞的玩具企业中估计也就只能排名前五,但是不管怎么样,都是加工型的企业,金融危机导致玩具企业的订单减少,再加上产业升级,导致加工型企业利润降低,又没有自己的品牌,从而也没有太大的竞争力,所以最后只能是倒闭。
合俊的倒闭是必然的,哪怕没有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只是合俊倒闭的最后一个借口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