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物理化学法主要有膜处理——超滤、纳滤、逆渗透,活性炭吸附、化学沉淀、密度分离、化学氧化、化学还原、离子交换、膜渗析、气提及湿式氧化法等多种方法,在CODcr为2000~4000mg/L时,物化方法的CODcr去除率可达50%~87%。和生物处理相比,物化处理不受水质水量变动的影响,出水水质比较稳定,尤其是对BOD5/CODcr比值较低(0.07~0.20)难以生物处理的垃圾渗滤液,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但物化方法处理成本较高,不适于大水量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因此目前垃圾渗滤液主要是采用生物法。 生物法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以及二者的结合。好氧处理包括膜生物反应器、活性污泥法、曝气氧化池、好氧稳定塘、生物转盘和滴滤池等。厌氧处理包括上向流污泥床、厌氧固定化生物反应器、厌氧滤池、混合反应器及厌氧稳定塘。 城市垃圾渗滤液由于其水质差、BOD5和CODcr浓度高、金属含量较高、水质水量变化大、氨氮的含量较高,微生物营养元素比例失调等因素,对其处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 城市垃圾渗滤液及其处理[7]](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9042349374192.jpeg)
另外由于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年代的跨度极大,在西方发达国家,始于二战以后即上世纪四十年代,至今已有六十年的历史。就我国而言,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在少数大城市有雏形出现,我国城市垃圾的文生填埋则始于八十年代中后期;九十年代起,在中等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小城市迅速得到普及,进入本世纪以来,已经逐步推广应用到中西部地区的中等以上城市。 而对于渗滤液处理系统的配套工程,国外也同样开展的较早,在我国始见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其时间跨度将近30年。在这么漫长的年代里,污水处理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时至今日,各项技术的发展已经今非昔比,渗滤液处理的工艺和技术水平也必然会打上不同年代的印记。因此,我国所见到的渗滤液的处理技术和所采用的工艺方法,可以说应有尽有,几乎囊括了水和污水处理的全部技术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