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组织只有依靠品牌竞争了,因为除此以外他们一无所有。
——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
在现代社会中,著名品牌早已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商业信任,而是演变为一种信念或文化的象征。——摘自《品牌的自信》
1987年,有个叫王良星的人,拿着打工辛苦赚来的1万元钱,买了几台缝纫机,雇了几名工人,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当时由于市场产品短缺,加上王良星生产的衣服价格便宜,产品销路很好,当年王良星赚了18万。第二年王良星进行了扩大再生产,这年赚了88万。到了1996年,虽然他的企业销售收入还在增长,但利润却在快速下滑。在这关乎企业发展的关键时刻,智慧的王良星请来了一批专家出谋划策,并制定了新的企业战略:销售从批发转向连锁专卖,产品从单一的西装转向男装系列,并开始重视“利郎”品牌的经营。经过精准的品牌定位和深刻的品牌塑造,“商务”、“休闲”成为利郎品牌的价值属性,“利郎”品牌逐渐被市场认可。2004年,“利郎”销售业绩增长10倍,超过5亿元。如今,利郎已成长为国内服装业的知名品牌。
与利郎相比,许多企业就没这么幸运了。我国改革开放后,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可是能像“利郎”这样把品牌做大的企业却不是很多,尤其是走向国际化的中国自主品牌就更少。回顾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品牌建设之路,有欣喜也有忧虑。欣喜的是中国企业家们对品牌不重视的观念已在转变;忧虑的是没有品牌背景下的许多中小企业生存艰难。实践证明,中国品牌的崛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不仅要靠企业的品牌战略,也需要政府和民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悄然倒下的老品牌
中国品牌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其中的经验和教训仍然引人反思。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城乡的年轻人结婚都要备好三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当时,上海牌手表、永久牌自行车、凤凰牌缝纫机因为具有品牌效应,成为抢手货。但那时商品不是很充分,厂家对品牌维护重视程度不够,致使这样的老牌子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很快就倒下了。尤其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开放程度大大提高,多方面取消了对外国投资的限制,外国资本便趁机进入我国。当时跨国企业通常会选择与中国本土企业合资而进入中国。对于品牌价值较大的本土企业,外商一般不会买断其所有权,而是以较少的资金买断其使用权。合资后,外商利用自己的控股决策权,有意把中方品牌安排在低档产品上,或干脆将中方品牌弃之不用,同时大力培育外方品牌,形成“洋品牌”冲击波。像大众、宝洁等品牌就是这样被培育起来的。
在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初期,中方企业出于缺乏资金、管理经验和技术的现实状况,渴望与外企在合作中获得发展。但在合资过程中,大部分中方企业没有品牌保护意识,从而导致自主品牌流失。中方品牌在合资后几年不用,就会逐渐被消费者淡忘而销声匿迹。当年在电视上很火的沙市日化“活力28”洗衣粉,曾是一度排在全国前两位的洗涤用品名牌,出于想发展壮大的初衷,它与德国汉高集团合资。后来,汉高逐渐在经营权上占据主导地位,以“活力28”品牌萎缩为由,将其搁置起来。几年前“活力28”已完全退出市场。有过同样遭遇的还有“熊猫洗衣粉”、“乐凯胶卷”、“扬子冰箱”、“美加净”等品牌。更让人始料不及的是,“合资变独资”案例频繁发生。宝洁公司从1988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步步主导了中国日化消费品市场,并在2004年与合作16年的中方伙伴分道扬镳,实现了独资。
北京大学“中国品牌领袖”高层项目办公室吕副主任认为,从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我国在自主品牌的建设上走过了一个从不重视到重视的过程,特别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市场竞争加剧,说到底也是品牌竞争的加剧。品牌的崛起与企业的战略密不可分,而相当多的企业对自己的战略目标与方向不是很明确,不懂得企业的品牌战略,单从市场推广和广告宣传等战术层面来思考品牌经营,结果难以使品牌真正崛起。目前,中国企业必须由产品经营型迅速转变成品牌经营型,建立以品牌建设为中心的全新运作模式,才能适应市场的激烈竞争。这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核心,也是中国企业长久生存发展之道。
“制造大国,品牌小国”下的困扰
尽管中国自主品牌已在国际化上崭露头角,但做强做大的还是凤毛麟角。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国内中小企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没有品牌积累的大背景下,相应缺乏国际竞争力,利润空间低,生存状况艰难,尤其是为跨国企业打工的小企业生存状况堪忧。据统计,我国作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GDP约占世界总额的4%,出口约占世界总额的5.9%,170多种产品在全世界的产销量第一,但却鲜有世界级品牌。拿制鞋业来说,我国已拥有年产量60亿双鞋和120多亿美元的创汇能力。在全球制鞋业,是当之无愧的第一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但这其中没有知名品牌。耐人寻味的是,贴上人家的“牌子”再出口到国外,那就是品牌鞋了。再以服装产业为例,全球每3件出口服装中就有一件是中国的产品,中国生产的服装占有世界服装行业的很大份额,95%的世界知名品牌服装在中国加工。由此可见,无论是从质量,还是从技术角度讲,中国服装已经符合世界行业标准。但由于没有知名品牌,中国服装行业还处在为人做嫁衣的情形,被人俗称“8亿条裤子换一架飞机”。也是因为没有品牌的原因,中国手表卖到欧洲均价为12欧元,而欧洲手表卖到中国基本都超过1200欧元,这样大的反差不得不让人思考。
中国有着发达国家的贸易额,却有着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结构;所以中国只是贸易大国,而非贸易强国。是典型的“制造大国,品牌小国”。缘于此,我国中小企业,特别是温、浙、广一带小企业,从去年以来,由于受大幅上升的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人民币升值、国家出口政策的调整、银行银根紧缩等大气候的影响,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据统计,去年以来,我国沿海地区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加工贸易企业因扛不过这一关,已经停产或倒闭的有几千家,其中包括制鞋、棉纺、电子等行业,而这一态势目前仍在加剧。
针对这一现状,北京大学“中国品牌领袖”高层项目办公室吕副主任认为,中小企业如果能够用技术研发、品牌创新来应对目前所面临的危机,那么危机可以得到化解。当企业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更多高附加值的产品进入到品牌竞争、进入到产业链上游的竞争后,企业不仅可以改变自己低成本、低价格的低端形象,更可以使自己在全球化的舞台上彻底告别“边缘化”,成长为市场的主角。
防止步入品牌建设的误区
提到品牌建设,许多企业人会认为,做品牌进入市场的成本很高,中小企业不具备这样的实力,不如抓销售来得实惠。这恰恰是一个误区,有的跨国企业还会用事例证明:“做品牌是大企业的事,需要长期大投入,是一个时间长、见效慢且亏损的过程。你看我这个品牌值300亿美元,那我投入了50年,投入了60亿美元。”听得中国中小企业就不敢做了。事实上,这只告诉了事实的一半真相。做品牌确实是一个投入的过程,但同时也是一个同步产出的过程。但这后半句话他不说,其实,这才真正是做品牌的价值所在。
有专家认为,很多企业不停地推出一个又一个的新产品,每一个产品都要做大量的推广,却忽视了品牌的经营,几年下来发现品牌没有累积,产品与产品之间缺乏规划和互动,摆在货架上,根本看不出是一个企业的产品。还有的企业将产品类别名称当作品牌传播的重心,最后消费者记住了产品类别没有记住品牌,等于为所有的同类产品作了免费宣传,就像二锅头,许多人不知道是什么牌子的。其实二锅头这样的名称只是一个产品类别名或者工艺,是不受法律保护的,谁都可以用,它不应该是品牌传播的重点,舍弃品牌而大肆宣扬产品类别是一种舍本求末的做法。这都是品牌建设的误区。
还有一个误区,很多人认为,做品牌是个复杂的过程,其实做品牌也是有方法可循的。其中韩国“三星”品牌的成功经验是值得中国企业借鉴的。1969年三星公司刚成立时只是一个盲目的模仿者,为日本“三洋”制造廉价的12英寸黑白电视机。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三星电子出口到美国的微波炉,由于质量低下,让美国人认为三星只是一个模仿别人的地摊产品公司。直到1993年三星提出新品牌经营哲学,确立“高档数码战略”,才使三星的品牌从大路货中破茧而出,树立起品牌,并发展成为今天在欧美家喻户晓的三星集团。
如何推进中国品牌快速发展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民族品牌将与国际品牌展开一场全面的、更高层次的较量。我国“十一五”规划相应提出了“创新经济”的要求:即在“十一五”期间,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展望未来,品牌不仅是企业的立身之本,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没有民族企业和民族品牌的崛起,国家的经济实力就是空谈。日本一位知名人士曾幽默地说:“日本人的左脸是松下电器,右脸是丰田汽车。”我国要推进自主品牌又好又快发展,有关专家认为,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强化和提升。
1.国家在品牌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其一,应加大对品牌企业的扶持力度,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推进品牌产品在市场中发展壮大;其二,应加强对品牌的保护,营造适合品牌企业成长的环境,加大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2.扶持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渡过难关。在国家紧缩银根和人民币持续上升的大环境下,各级政府应灵活掌握政策界线,适度给予资金、政策等方面的倾斜,使这些企业通过“先生存再发展”的路径创品牌。
3.不断提升品牌的公信力和影响力。这是打造整体品牌形象的核心任务。增强公信力,就要坚持质量标准,规范企业行为,落实监管制度,确保产品质量;引导企业强化自律意识,完善自律机制,增强自律能力。增强影响力,就要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提升社会影响力。
4.重视品牌经营管理高级人才的培养。企业应主动与高校研究品牌领域的机构联系,采用多种形式培养国际化的品牌高级人才,突破品牌人才匮乏的瓶颈,使企业文化、品牌战略、研发体系、管理架构有机地溶于一体。
5.企业在打造品牌的过程中,除了追求产品质量过硬、服务优质等基本要素外,更要塑造独特的品牌魅力,从而赢得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使企业有形资产同品牌的无形资产有机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