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大师德鲁克说:企业精神的最基础的内涵(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是进行系统化的创新实践。从国外企业来看,下表反映了来自完全不同领域的企业管理者所确认的、与创新连在一起的规范有其显著的特点。
我们通过分析中国与具有东方文明的日本和具有移民文明的美国创新文化,可以透视出不同国家的创新文化特点。
在日本各界,尤其是在工商界,对外联系日趋频繁,很需要训练有素的人才。而几乎每家公司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都是一样的:把自己有大学水平的青年雇员派到西方教育机构去接受再教育。如果是搞科研,在日本来说,最有效的做法,莫过于以一个比较有资历的教授作组长,再从他的门徒中挑选数名作助手。这种研究集团是一个共同体(Gemeinschaft),当工作完结,这种合作关系则可能会保持一辈子。可见日本和欧洲的研究与开发团队和企业文化各有各的特点。以新日本制铁公司为例,有6000多个小团体,开展以下活动:每个社员都在提高能力,发挥创造性,谋求自我发展;互相尊重人格,建设具有充满活力、光明的工厂;通过活动进一步为企业发展努力,为社会做贡献。
移民所具有的开拓精神仍然是美国人性格的一个重要特征。美国在全世界最早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与美国人的创新精神是密切联系的。日本佳能公司的最高研究开发执行官公开认为,海外比日本更富有企业精神及有经验的研究人员,同时强调海外实验室能提供一个“非常宽松和平等的氛围”。认为他们的西方研究人员的日本化是个问题,并清楚表明希望他们保留西方的思想及研究的方式。为此,佳能宁愿西方研究人员留在海外而不把他们调进在日本的佳能研究中心。
美国、日本都是钢铁强国,其技术创新水平是世界领先的,中国钢铁产业技术创新借鉴他们的做法是有益的,虽然国家民族的特性与价值准则是不同的,但对于创新的精神和典型的经验是可以相互借鉴的。美国、日本、中国文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分析见下表。
决策者个性对于企业技术创新十分重要,1910年熊彼特在一篇文章《论经济危机的性质》(英文)中第一次解释经济的变化起源于创新,即在经济中引入新产品和新工艺。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他确信,经济“发展的核心基本上是一个由单一原因产生的简单的经济进程,这个原因就是企业家的创造---创新”。熊彼特称创新是“一种新的组合”,在这本书的第一版序言中,他写到“此书献给那些能够以科学精神对社会进程做科学描述的人”。企业技术创新离不开高层领导的支持,说到底要靠企业的决策者。虽然离熊彼特提出创新思想已经跨越近一个世纪的时光,但他所憧憬的企业家创新精神并没有过时。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家要保证企业生存和发展,意识是首要的。现代企业家需具备的十大意识,它们分别是:危机意识、创新意识、战略意识、竞争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知识管理意识、市场意识、人本意识、资本运营意识、组织再造意识。
中国钢铁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仅靠自身的积累显然是不够的,因此要挖掘科技全球化的优势,以开放、竞合的理念,采用开放的技术创新体系。利用发达国家现有的先进技术与设备,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加速产业化步伐,在重视应用技术、用户使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的基础上,逐步向基础研究领域挺进,进而实现技术创新的跨越式发展。从企业文化和决策者个性的分析来类比,我们分析中国企业的创新文化,如包钢的创新文化就有其显著的特点,包钢的第一代创业者也属于国内“移民”,上世纪50年代几万建设大军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带来了不同的人的特性和价值观,并逐步在建设包头钢铁基地的过程中不断碰撞、融合,形成了具有地域色彩、崭新的包钢人所特有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他们是拓荒者,在大漠上建立起一座现代化钢城。在价值观上,包钢人形成了很强的开创性、多元化、包容性的特点,在一代代传承,可以说包钢的创新文化有其历史的背景,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新形势下打造创新型新包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关键是如何把这种开拓精神凸显出来,激发出来,并发扬光大。包钢人在总结包钢50多年建设和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出了“坚韧不拔、超越自我”的企业精神,这是包钢人核心价值理念的集中体现,为打造“特色包钢”、“绿色包钢”、“人文包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国企业要建设创新型企业,没有创新精神就要落后,没有创新文化就不能实现创新的跨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大力培养、造就一大批有创新精神和战略管理能力的企业经营管理队伍和科技人才队伍,使企业涌现出更多的“知识英雄”。激发各类专业人才的“创商” (CQ)。营造一个激励人才发挥作用的机制,使人才在技术创新中发挥出最大的潜能和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殿举、齐二石 编著,技术创新导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
[2]戴大双、李浩,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
[3] [日]中根千枝,日本社会[M],许真、宋峻岭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4]袁沛清编译 ,日本博览[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
[5] [美]埃塞尔·泰尔斯基、马丁·泰尔斯基,美国的文化与传统概览[M],陈维雅译,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89
[6] [美]洛林.艾伦,开门———创新理论大师熊彼特[M],马春文、郑炯、韩立鑫、孙晓华、徐爽 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