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不良习惯的责任在谁——《半部论语学管理》



2,5,职工不良习惯的责任在谁

【原文】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子罕9.18』

【译文】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像喜欢美色那样喜欢美德的人。”

【评析】

孔子将喜欢美色与喜欢美德相比教,非常有趣。由此我们亦可看出,孔子不但喜欢美色,还希望大家能像喜欢美色一样去喜欢美德。

 职工不良习惯的责任在谁——《半部论语学管理》

作为一个21世纪的管理者,同样也都喜欢自己的部下都能喜欢美德,因为喜欢美德的部下肯定比不喜欢美德的部下容易管理。那么怎样才能使部下像喜欢美色一样去喜欢美德呢?

我们不妨先来分析一下,喜欢美色与喜欢美德有什么不同。喜欢美色是一种本能反应,每个人不需要接受任何特殊的培训和教育都会具备喜欢美色的本能反应。可是喜欢美德不是一种本能反应,而是一种理性的选择。那么能否让人类的理性选择成为或接近一种本能反应呢?

答案是肯定的。1904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的前苏联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创立了条件反射学说。他通过持续30多年的研究证明言语功能为人类所特有,是以语词作为刺激的条件反射。也就是说通过语言的训练,可以使人或动物产生一种接近本能的反应。从理论上来说,可以通过各种综合培训,使一个人养成像喜欢美色一样喜欢美德的反应。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中国人普遍存在随口吐痰的毛病,当他产生了吐痰的欲望的时候,他本能地就吐出来了。可是我们如果有机会到一些发达国家或地区,就会发现他们在产生了吐痰的欲望的时候,会先吐在纸巾里,然后再扔进垃圾箱。将痰直接吐到地上显然比吐在纸巾上再扔进垃圾筒要方便许多,但是为什么人们会选择复杂的而避免简单的吐法呢?这依然是长期培训的结果,培训使得他们形成了自然的本能性的反应。如果我们注意观察,类似的情况还有许多,比如红灯亮时自然停止过马路等。

作为一个职业管理者,必须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即任何美德都是可以通过培训和教育到达接近本能反应的程度的,但这样的培训和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反复长期地坚持,尤其是管理者要身体力行做好表率。美德的培训之所以需要比其他技术的培训花费的时间更长,是因为人们在接受技术培训的时候基本上不存在反作用,比如说,你学习了一种技术,不会有别人或另外一种技术来干扰你所学习的这种技术。但是美德不一样,你在接受美德培训的同时,还在受着各种非美德的反作用。比如说,企业一方面教育职工要保护环境爱护清洁,但是一方面却向社会排放超过环境标准许可的污染物,又比如企业连政府要求的最低工资标准都没有执行,又怎么可能要求企业工人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办事呢?怎么能使工人从内心接受企业此类的要求呢?

作为改善不良习惯的方式,许多企业采取简单的惩罚制度,希望通过严厉的惩罚来达到改变不良习惯的目的,可是往往效果不好。如果你处罚太轻,工人无所谓,如果你处罚太重,又会激发工人的反感情绪。所以还是要从反复教育入手,正如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那样:“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⒍20』,只有让工人真正认识到为什么那些不良习惯是不好的,为什么要自觉养成好的习惯, 才能真正提高工人的素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78044.html

更多阅读

半部论语 什么是管理中的5W2H——《半部论语学管理》

  2,43,什么是管理中的5W2H  【原文】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⒎8』  【译文】  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

经营管理者 什么样的管理者最讨人喜欢——《半部论语学管理》

  2,31,什么样的管理者最讨人喜欢  【原文】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公长治⒌23』  【译文】  孔子说:“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所以怨恨他们的人就少。”  【评析】  孔子以两个历史人物为例子,告诉我们,只

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意思 部下犯错怎么办——《半部论语学管理》

  2,26,部下犯错怎么办  【原文】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19.21』  【译文】  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好比日蚀、月蚀。他犯了过错,人人都看得见;他改正过错,人人都会仰望着他。”

声明:《职工不良习惯的责任在谁——《半部论语学管理》》为网友热恋之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