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粮食问题引发的讨论,一个容易忽略的倾向,是努力在寻找一个类数学题的正解,一个唯一的或者说是正确的答案。其实,这个问题,有的是一个大致的方向,没有唯一答案。
研究问题,以至需要作出选择,搞清楚当下是必要的,先把是个什么事整明白。对于中国粮食问题的现状,是可以弄清楚的。如果需要反思,或者时间足够充沛,完全可以追根朔源。
至于选择,目的不同,看世界的境界和观念不同,选择路径,是不同的,当然就得出不同的答案。局势再复杂、混乱,也遮掩不住简单、纯粹的慧眼。
如果是仅仅为了国内的民众,能够享受到低价格的产品,没有别的目的,那就选择强烈的预期控制,价格管理,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控制住粮食价格。至于国家投入了多少,帐另外再算或者不算。好象目前就是这么干的。这个路径当然有很多后果,其中一个突出的后果,就是让民众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老实孩子总吃亏,把他们都逐渐地教育狡猾了,比如农民吧。淘气的孩子都更加狡猾了,大包大揽,大娇大惯使他们总是不用付出、奉献,不需要明白自己对于社会的责任,比如社会的有闲阶层吧。
如果是洞悉了粮食问题,是西方势力蓄谋已久的策划,是把粮食问题当作整个金融战的有机部分,是立足于把具有13亿巨大人口数量的中国,定位在一个世界级打工仔的位置上,而我们中华民族又不答应,那就一定要反其道而行之,保护民族的利益和财富。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是由于所谓机制研究的美国学者获得的,机制是什么?是怎么应用的?我们名牌大学里的教授举例说,城市里的拆迁,用金钱利益机制调动街道等单元以及被拆迁者的积极性,节约时间,就是一个机制性设计,确实不错,但在西方老师眼里,技巧的层次而已,境界太小了,视野也太狭隘了。用花色斑斓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诱导,已经把中国4个亿的农民调离土地,用房地产开发侵占甚至剥夺农民土地,用石油提价增加城市化和工业化成本,提高我们可能战略撤退的压力,进行双向的促进,或者说是双向的围剿和堵杀,这才是高手的大手笔的机制设计哪。既然是打仗,就按照战争的规律来应对好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虽然是热爱和平的历史,但战争却一直没有消停过的,有胜利的战役,也有失败的教训,找答案还是比较容易的。
如果粮食问题的背后,是担忧、是各种担心,那最需要警惕。比如担忧影响社会稳定,引发社会动乱,甚至还可能影响到政权等等。在这个路径上,解决问题的答案,是消除自己的恐惧。恐惧与贪婪一样,是人性的基本构成,也不是什么新问题。而恐惧,被对手所利用,才是新问题。比如,如果面临西方势力的压力,我们国家6亿多人两年多时间内可能的经济压力,就是一个当前的恐惧;比如这些流动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巨大人流量的状态,也是当前的一个恐惧(春节期间的雨雪灾害,已经暴露出了这个问题);比如来自管理层内部的分歧,维护这样的团结与所谓的和气,也可能是恐惧。。。。。。管理者和组织者,在希望教育社会和民众的同时,首先需要教育的是自己。在真理面前,我们无所畏惧,这不是空洞的口号,因为无所畏惧的,恰好是自然规律。